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2015-05-08李文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急性脑梗死相关性

李文静

急性脑梗死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李文静

目的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研究组), 按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成轻度组(22例)、中度组(22例)以及重度组(22例)。同期选取6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研究组及对照组分别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监测, 并分析其预后情况。结果 轻、中、重度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组与轻度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与中度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三组患者首次检测与治疗1周时结果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1周与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强力评估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因子。

研究已经证实, 脑梗死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较为密切,被视为脑梗死的病理基础, 而对于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是其发生的主要机制之一, 那么作为炎性反应非特异性标志物的超敏C反应蛋白, 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全身性炎症, 因此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子[1,2]。作者就此对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进行测定,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4月接受

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研究组), 其中男42例, 女24例, 平均年龄(54.3±5.8)岁, 按照梗死灶大小分成三种情况, <4 cm3患者19例(28.79%), 4~10 cm3患者22例(33.33%),>10 cm3患者25例(37.88%)。依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标准(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将66例患者再次分成3个亚组, 具体包括轻度组(22例, NDS评分0~15分);中度组(22例, NDS评分16~30分);重度组(22例, NDS评分31~45分), 另选择66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 平均年龄(54.3±5.4)岁, 其中男41例,女25例。研究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参与本组研究者均签署知情书,且经院内学术委员会及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法, 在清晨取受试者空腹静脉血约2 ml, 并在24 h内及时将血清分离, 再应用免疫单扩散法对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 对患者采取依达拉奉注射液清除自由基, 使用丁咯地尔扩张血管,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使用奥拉西坦注射液改善患者的脑循环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时间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 见表1。

表1 不同时间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表1 不同时间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1;与轻度组比较,bP<0.05;与中度组比较,cP<0.05;与首次检测比较,dP<0.05;与治疗1周比较,eP<0.05

组别例数首次检测治疗1周治疗2周对照组66 3.00±1.12轻度组2212.01±1.24a 7.00±1.21d 2.84±0.51de中度组22 17.02±2.00ab11.66±2.45d 8.77±1.82de重度组22 23.66±1.78abc16.30±2.41d10.00±3.02de

2.2 急性脑梗死患者随访情况 急性脑梗死复发15例(22.73%),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17.81±4.19)mg/L, 未复发51例(77.27%),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7.02±1.98)mg/L,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6, P<0.05)。

3 讨论

在近年的研究中发现, 作为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物, 超敏C反应蛋白是经由肝脏合成及分泌, 且整个过程中, 是在一种应激的状态下, 并受到了白介素-1、白介素-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因此对于炎症反应的判断、治疗及预后,超敏C反应蛋白均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信息, 因此在治疗急性脑梗死过程中, 探讨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间的关系, 对病情的评估、治疗以及预后判定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3,4]。在本文的研究中, 对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 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要显著高于体检健康者, 且随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以及脑梗死面积的增大, 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也会相应地升高。在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 患者病情有所好转, 神经功能损伤有所减轻,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也会出现下降趋势, 同时经随访发现, 急性脑梗死复发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要明显高于未复发者, 可见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呈现正相关性[5,6], 同时分析结果发现, 高浓度超敏C反应蛋白患者, 其预后较差, 而且脑梗死的复发率也显著提升, 这与超敏C反应蛋白参与了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有直接关系, 而血栓的形成与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反应有关, 且血栓又进一步会导致脑缺血事件的发生, 超敏C反应蛋白通过各种途径对补体产生激活, 而被激活的活化补体会将静止的血管内皮细胞激活, 从而加重了血管紧张性, 也造成了血管内凝血的加速[7,8]。此外, 高浓度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可以将纤溶系统激活, 并增强血小板的聚集性。因此对于高浓度的超敏C反应蛋白患者, 其脑梗死的预后较差, 易复发。

综上所述, 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梗死的整个发生发展过程中, 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可作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评估和预后判定的强力因子。

[1] 张晓慧, 李光韬, 张卓莉.C反应蛋白与超敏C 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1, 5(1):74-79.

[2] 杨琳.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医学信息, 2011, 24(9):12-13.

[3] 蔡红卫, 冯娟娟.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探讨.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0, 41(1):56-57.

[4] 陈诚.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7):16-17.

[5] 汪亚坤, 赵辉, 翟琼琼.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脑梗死病例特点研究.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2, 20(1):55-60.

[6] 朱红凤.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大连医科大学, 2012.

[7] 陈仰昆, 肖卫民.不同脑血管病变类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的比较.广东医学, 2011, 32(13):56-57.

[8] 中华神经科学会,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 12(7):559.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serum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LI Wen-jing.Department of Neurology, Inner Mongolia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feng College, Chifeng 024000, China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its prognosis.Methods A total of 66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research group) were divided by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scores into mild group (22 cases), moderate group (22 cases), and severe group (22 cases).Another 66 healthy people at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Monitoring on serum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was taken in the researc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for analysis of their prognosis.Results The levels of serum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in group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the control group (P<0.01).The difference between moderate group and mild group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and that between severe group and moderate group also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detection results between the first detection and 1-week treatment across mild, moderate, and severe groups (P<0.05).The difference between 1 week and 2 weeks in treatment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as important value in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it can be taken as factors for disease and prognosis assessment.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Correlation;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2.023

2014-12-29]

024000 内蒙古赤峰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相关性;超敏C反应蛋白

猜你喜欢

超敏C反应蛋白急性脑梗死相关性
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关系
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强化阿托伐他汀干预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影响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