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相关性分析

2015-05-08肖体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8期
关键词:高敏高血压病高血压

肖体梅

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相关性分析

肖体梅

目的 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5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来本院健康体检者82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观察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 C反应蛋白浓度也出现上升, Ⅰ级、Ⅱ级、Ⅲ级高血压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病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高血压病的形成和炎性反应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超敏C反应蛋白;高血压;炎性反应;相关性

C反应蛋白为酸性热敏感蛋白, 通常存在于人的血清中,并且出现在感染的早期, 有炎症、组织损伤或者坏死的时候可以被检测到, 为正五聚蛋白质[1], 在钙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可以和菌体多糖C反应出现沉淀的一种蛋白质, 生物特点为酸性, 并对热比较敏感, 由人体的肝细胞合成, 会出现在各类的感染初期以及炎症反应的患者血清之中[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从2013 年 10月~2014年 7月在本院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患者105例作为研究组, 其中Ⅰ级高血压患者35例、Ⅱ级高血压患者35例、Ⅲ级高血压患者35例;同期在本院正常健康体检者82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男68例, 女37例;年龄最大80岁, 最小55岁;均经体检以及实验室的检查排除掉继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以及合并其他心、脑、肾的功能不全或者存在各种感染的患者, 均经本院确诊为单纯性的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中男51例,女31例;年龄最大75岁, 最小55岁;均没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病史。两组均已剔除存在急慢性的感染、风湿性瓣膜病、肿瘤、结缔组织等会影响血清超敏C蛋白浓度的疾病患者以及在近1个月内服用过抗炎药物者。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所有的观察对象均在清晨进行空腹采血, 检查标本是3 ml的静脉血清, 使用日本TBA-120RF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 使用的试剂盒由四川新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正常值范围0~3 mg/L。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 C反应蛋白浓度也出现上升,Ⅰ级、Ⅱ级、Ⅲ级高血压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高血压组和健康组的C反应蛋白浓度情况(, mg/L)

表1 高血压组和健康组的C反应蛋白浓度情况(, mg/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Ⅲ级高血压比较,bP<0.05;与Ⅱ级高血压比较,cP<0.05

组别例数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对照组821.02±1.23研究组105 2.01±1.97aⅠ级高血压35 1.61±0.80bcⅡ级高血压35 1.87±1.16bⅢ级高血压352.54±2.96

3 讨论

C反应蛋白是可以和肺炎双球菌C多糖体出现反应的一种反应蛋白, 在正常的人体中含量十分少。但是当人体机体发生感染和外伤以及炎症时, C反应蛋白的浓度水平会出现急剧的上升, 如果损伤、刺激等继续的进行, 就会导致出现较高浓度的C反应蛋白;同时随着相关刺激的消失或者减弱, C反应蛋白浓度水平也会迅速的下降, 为临床检查中一项十分敏感的反应标志物之一。目前临床上C反应蛋白的浓度变化是人体出现炎症以及组织发生损伤的一个重要的、灵敏指标[3]。大量的文章研究显示, C反应蛋白在高血压,冠心病, 脑卒中及周围血管梗塞等疾病诊断和预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甚至被认为是心血管病危险评估的“金标准”。

目前, 关于C反应蛋白和心血管疾病方面相关性的报道比较, 也通过研究发现C反应蛋白的浓度和心血管的疾病相关, 例如: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病变以及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以及预后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有学者认为对C反应蛋白浓度的检测是一个没有充分得到利用的一项生理指标, 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危险因子。本文通过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和高血压病相关性的探讨和研究发现高血压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高血压病的形成和炎性反应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高血压组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 C反应蛋白浓度也出现上升。通过研究认为, 出现这样的关系, 可能是高血压对患者血管壁的剪切力的作用而对血管的内皮细胞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 进而出现了慢性的炎性反应, 炎症的出现使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升高。通过研究证明, 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可以作为独自预测高血压的因子, 高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检测已成为临床常用的急性反应指标,也提示这样的炎症反应可能也同时参与了整个高血压病的产生和发展, 对高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进行观测可以在临床高血压预测和诊断以及治疗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并有可能对高血压发病机制的阐明起到一定的作用, 给临床治疗和预防高血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2003年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ESH/ESC)正式推荐, 高血压患者需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

通过上述分析, 高血压病的形成和炎性反应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高血压病患者的体内确实存在慢性炎症, 高血压病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1] 吴寿岭, 高竞生, 郝冰, 等.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 31(12):917-920.

[2] 徐鸿翔, 周谅, 胡伟, 等.高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病的关系.临床研究, 2010, 8(3):208-2106.

[3] 施志雄.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压病的相关性.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1, 28(3):452-45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8.065

2015-02-11]

833200 新疆兵团七师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高敏高血压病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中药外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差错情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Doublet luminescence due to coexistence of excitons and electron-hole plasmas in optically excited CH3NH3PbBr3 single crystal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代表中国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