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分析重症监护室极低体重新生儿的护理方式

2015-05-08李彦香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3期
关键词:监护室重症体重

李彦香

探究分析重症监护室极低体重新生儿的护理方式

李彦香

目的探讨分析对重症监护室极低体重新生儿的护理方式。方法 68例重症监护室的极低体重新生儿,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34例, 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 试验组新生儿给予发展性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新生儿经不同方法护理后, 试验组的新生儿恢复至出生体重的时间(14.6±2.2)d及恢复至出生体重后体重增长(28.9±3.4)g明显优于对照组新生儿复至出生体重的时间(18.2±3.4)d及恢复至出生体重后体重增长(16.7±4.8)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新生儿睡眠时间(4.6±1.2)h与平均住院时间(36.9±3.4)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新生儿睡眠时间(2.2±1.4)h与平均住院时间(46.7±4.8)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监护室内极低体重新生儿采用发展性护理, 能有效的提高睡眠质量, 使新生儿生长发育快, 有效的提高了生活质量, 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重症监护室;极低体重新生儿;护理方式

近几年来, 早产儿逐渐增多, 死亡率也逐渐增加, 主要原因为产儿胎龄较低、体重较轻、抵抗力较差等。目前在我国,为降低在重症监护室内极低体重早产儿的死亡发生率, 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致力于对重症监护室内极低体重新生儿的护理方式的研究探索中。目前在我国, 发展性护理方式在临床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1]。本院为进一步研究重症监护室内极低体重早产儿采用发展性护理方式及其效果, 特选取68例重症监护室内极低体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 对其进行研究后,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9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68例作为本研究的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4例。对照组中男16例, 女18例, 孕周28~36周, 平均孕周(31.3±2.4)周;试验组中男17例, 女17例,孕周29~36周, 平均孕周(31.6±2.6)周, 两组新生儿的体重均<1500 g, 均符合极低体重新生儿。两组新生儿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的新生儿给予常规的护理, 试验组的新生儿给予发展性护理[2]。发展性护理主要内容包括:①鸟巢护理:将纯棉并且柔软的被做成鸟巢状, 并且将其放入暖箱, 使其温度达到33~34℃, 之后将新生儿放入鸟巢中, 并将其一同放入暖箱中, 依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来调节暖箱的温度, 并保持新生儿的体位为四肢中线屈曲位[3,4]。②保持室内环境暗淡, 新生儿在强光环境下会影响睡眠, 使视网膜损伤, 体重增长缓慢。因此需将室内的温度调节成适宜的光强度。③给予新生儿最少的干扰:要保持室内环境安静, 要在固定的时间接触新生儿, 避免噪声[5]。④训练新生儿吮吸功能, 在鼻导管喂养前要让新生儿吮吸未开孔的橡皮奶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新生儿恢复至出生体重的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后体重增长、睡眠质量及平均住院时间, 并给予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新生儿体重恢复情况 试验组的新生儿恢复至出生体重的时间(14.6±2.2)d及恢复至出生体重后体重增长(28.9±3.4)g明显优于对照组新生儿复至出生体重的时间(18.2±3.4)d及恢复至出生体重后体重增长(16.7±4.8)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新生儿睡眠质量与平均住院时间 试验组的新生儿睡眠时间(4.6±1.2)h与平均住院时间(36.9±3.4)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新生儿睡眠时间(2.2±1.4)h与平均住院时间(46.7±4.8)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比较两组新生儿体重恢复情况

表1 比较两组新生儿体重恢复情况

组别例数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d)恢复至出生体重后体重增长(g)对照组3418.2±3.416.7±4.8试验组3414.6±2.228.9±3.4 P<0.05<0.05

表2 比较两组新生儿睡眠质量及平均住院时间

表2 比较两组新生儿睡眠质量及平均住院时间

组别例数睡眠时间(h)平均住院时间(d)对照组342.2±1.446.7±4.8试验组344.6±1.236.9±3.4 P<0.05<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发展性护理的新生儿恢复至出生体重的时间(14.6±2.2)d及恢复至出生体重后体重增长(28.9±3.4)g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新生儿复至出生体重的时间(18.2±3.4)d及恢复至出生体重后体重增长(16.7±4.8)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 鸟巢式护理符合胎儿在母体内的体位,为新生儿营造一个母体的自然环境, 鸟巢式护理给予新生儿安全、舒适的感觉, 有助于新生儿的生长。避免强光照射,有助于新生儿的睡眠, 降低损伤新生儿视网膜的几率, 使新生儿能量得到保存, 有利于新生儿的发育。使新生儿吮吸未开孔的橡胶奶嘴, 可以提高新生儿的口腔满足感, 使奶量增加, 有助于极低体重新生儿的体重增长[6]。

本研究结果显示:发展性护理的新生儿平均住院时间(36.9±3.4)d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新生儿平均住院时间(46.7±4.8)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展性护理不仅有助于在重症监护室内极低体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而且能缩短住院时间。发展性护理在护理新生儿的过程中, 要尽量排除环境妨碍新生儿生长发育, 要做到温度、光、声、体位等都处于最佳的状态。新生儿生长发育的越快, 抵抗力也随之增强, 使极低体重新生儿住院时间得到有效的减少, 减少了新生儿家属的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 提高快乐新生儿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7]。

综上所述, 发展性护理的方式对于重症监护室内极低体重新生儿有重要的价值, 能有效的提高新生儿的体重, 有助于新生儿的睡眠质量, 减少新生儿的住院时间, 明显的提高了新生儿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值得更深入的研究探索[8]。

[1] 张炼, 陈锦秀, 常立文, 等.视频监测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手卫生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10):1242-1245.

[2] 黄依馨.做好基础护理控制 ICU 感染.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12):1533-1534.

[3] 钟巧, 高晓玲, 王晨虹, 等.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内获得性肺炎临床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19):2548-2550.

[4] 熊惠佳.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19):2551-2552.

[5] 姜玲, 廖和平, 龚瑞娥, 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18):2413-2414.

[6] 郑益娇, 吴件姿, 陈玉叶.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8):693-694.

[7] 唐银萍, 蒋玉梅.ICU 医院感染的预防对策.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1):47-49.

[8] 吴修荣, 赵正楼, 周传銮.新生儿监护病房感染控制流程的建立与循证医学应用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1):71-7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3.196

2014-12-18]

474500 西峡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

猜你喜欢

监护室重症体重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称体重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