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2015-05-08杨蕊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3期
关键词:高压氧神经功能脑梗死

杨蕊

中西医结合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杨蕊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脑梗死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 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联合高压氧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2 %优于对照组的76.2 %,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64,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下降的幅度较大,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死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中西医联合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中西医结合;高压氧脑梗死;疗效评价

脑梗死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 同时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1]。本组试验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本院接诊的84例脑梗死患者, 相关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本院接诊的8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通过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 均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排除高压氧禁忌证,排除心、肺、肾等功能不全者、排除代谢性疾病者。84例患者中男48例, 女36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年龄42~70岁, 平均年龄(57.34±3.15)岁;对照组患者年龄45~72岁, 平均年龄(59.38±3.2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组试验的所有患者均了解本组研究的全部过程和目的。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 给予患者脱水、溶栓剂、神经活化剂, 促进患者水电解质平衡, 预防感染,有效控制血压, 同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并进行中医治疗, 将500 mg的血塞通、150 ml 5 %的葡萄糖混合, 进行静脉滴注。汤药方剂包括黄芪50 g, 当归、赤芍、地龙各15 g, 桃仁、红花、全蝎、葛根各12 g, 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加减汤药, 用水煎服, 2次/d。

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联合高压氧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进行高压氧治疗, 主要使用多人空气加压舱,将舱内压力控制为0.1 Mpa, 吸氧时间为1 h, 中间休息10 min, 1 次/d, 10~15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接受2个月的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2]基本痊愈:功能损伤评分减少>90%, 且<100%。显著进步:功能损伤评分减少>46%, 且<90%。进步:功能损伤评分减少>18%, 且<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低于15%。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高于17%。无变化和恶化为无效, 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为有效。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2%优于对照组的76.2%,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64, 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下降幅度较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4225.16±2.18 7.01±2.14a对照组4226.14±2.2317.38±2.25

3 讨论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 其主要包括脑血栓、脑栓塞等[3]。脑梗死主要在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骤然减少或停止的情况下, 导致该区域脑组织缺血、缺氧, 最终出现脑组织坏死、软化的现象[4]。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在常规药物治疗过程中, 其治疗的时间较长, 出现后遗症的几率较大。

在当前脑梗死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中西医结合联合高压氧治疗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中医治疗, 在该中药汤剂中, 当归能够活血化瘀, 赤芍、桃仁、红花可助归尾活血祛瘀, 地龙可通络止痛, 黄芪可有效扩张脑血管, 在改善脑血液循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5]。其中高压氧能够有效提高血氧分压及血氧含量, 有利于清除氧自由基。

在本组试验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联合高压氧治疗,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64, P<0.05)。

综上所述, 在脑梗死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中西医结合联合高压氧治疗能够减少后遗症、提高临床疗效,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1] 于亮.尼莫地平防治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血管痉挛.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1, 18(3):185-186.

[2] 刘长文, 郑永科, 陆骏, 等.Lund概念与重型颅脑创伤后脑水肿的治疗.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0, 22(10):610-613.

[3] 李志刚, 巨天赋, 寇宗艳.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迟发性神经病变.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1, 18(6): 379-380.

[4] 李展.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探讨颅脑损伤与血瘀证的相关性.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1, 18(3):149-151.

[5] 孙洪涛, 程世翔, 吴焕成, 等.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颅脑创伤后脑梗死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2, 19(3):149-15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3.137

2014-12-10]

262500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高压氧神经功能脑梗死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高压氧治疗外伤性癫痫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