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吡格列酮与克罗米芬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5-05-08许杨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3期
关键词:罗米芬列酮吡格

许杨

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吡格列酮与克罗米芬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许杨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吡格列酮与克罗米芬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8例。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口服治疗, 观察组在克罗米芬治疗前3个月给予吡格列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胰岛素(FINS)、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可有效降低体内激素水平, 促进排卵, 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多囊卵巢综合征;吡格列酮;克罗米芬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是女性生育年龄最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无排卵、卵巢多囊性增大、月经紊乱、肥胖、不孕以及高雄激素血症等。吡格列酮为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物, 其能够使胰岛素敏感性有效改善;克罗米芬是目前对PCOS治疗的首选诱导排卵药物。本文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探讨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96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 年龄20~36岁, 平均年龄(26.4±5.1)岁;其中未婚31例, 已婚65例;病程1.4~5.2年,平均病程(2.51±0.84)年;闭经患者20例, 月经稀发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3年鹿特丹会议制定的关于PCOS诊断标准[1], 且均符合以下3个条件其中的任意2条:①无排卵或稀发排卵;②存在高雄激素临床表现, 如痤疮、多毛和(或)生物化学征象;③给予超声诊断表现为多囊卵巢(一侧或两侧卵巢存在≥12个, 直径为2~9 mm的小卵泡或卵巢体积>10 ml)。排除标准:排除高泌乳素血症及会导致高雄激素产生的其他内分泌疾病者, 如卵巢或肾上腺肿瘤、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库兴氏综合征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8例,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克罗米芬(上海衡山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1021107)进行治疗:自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第5天开始给予顿服, 50 mg/d, 连服5 d。观察组预先给予吡格列酮(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090134)口服, 15 mg/d, 连服3个月后再按对照组治疗方法给予克罗米芬口服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对其FINS、T、LH、FSH进行检测。

1.3 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经治疗, 患者连续3个月基础体温转为双相, 月经恢复正常, 且月经量明显增多;有效:经治疗, 患者连续3个月中有1个月基础体温呈双相或其中有2个月基础体温呈不典型双相, 月经来潮, 但周期不规律;无效:经治疗, 患者基础体温仍呈单相或闭经。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激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 观察组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比较

注:t1, P1: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t2, P2: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t3, P3: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t4, P4: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组别例数时间FINS(mIU/L)T(mmol/L)LH(U/L)FSH(U/L)观察组48治疗前17.64±1.3565.33±5.7713.41±1.1711.36±0.75治疗后 7.82±0.6342.90±2.02 6.23±0.41 7.81±0.39对照组48治疗前18.04±1.0565.19±5.6813.63±1.3511.27±0.94治疗后10.32±0.9745.83±2.16 9.87±0.5910.32±0.76 t1, P145.668, <0.0125.420, <0.0140.124, <0.0129.095, <0.01 t2, P237.416, <0.0122.072, <0.0117.681, <0.015.445, <0.05 t3, P31.620, >0.050.120, >0.050.853, >0.050.519, >0.05 t4, P414.975, <0.016.864, <0.0535.100, <0.0120.357, <0.0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均采用克罗米芬进行治疗,均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且激素水平均有明显下降, 但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更高, 且激素水平下降更为明显,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观察组采用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治疗。诸多学者研究发现, PCOS患者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 能够促进卵巢基质增生, 同时加速卵泡闭锁, 进而对患者排卵造成影响。吡格列酮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其能够激活脂肪组织、骨骼肌、肝脏等外周组织器官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能够使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提高, 并使胰岛素抵抗降低, 使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得以有效改善。PCOS患者联合使用吡格列酮能够是胰岛素浓度降低, 使胰岛素对LH的刺激作用减轻, 从而有效起到促排卵的作用[3]。

综上所述,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治疗, 可有效降低体内激素水平, 促进排卵, 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孙玲珍.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海南医学, 2012, 23(24):68-69.

[2] 张琼丽.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疗效的临床研究.海峡药学, 2013, 25(10):99-101.

[3] 冯益敏.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山东医药, 2011, 51(34):77-7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3.114

2014-12-08]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平煤十矿医院

猜你喜欢

罗米芬列酮吡格
克罗米芬、来曲唑和二甲双胍对PCOS患者促排卵效果和妊娠结局的网状Meta分析
雌,孕激素联合克罗米芬,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分析
达英-35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疗效性Meta分析
PPAR-γ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增殖的影响
吡格列酮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罗格列酮保护氧糖剥夺复氧PC12细胞通过减少HMGB1释放和上调DUSP8
罗格列酮联合依那普利对腹膜纤维化大鼠的腹膜功能的影响
辽宁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基因T45G多态性与吡格列酮疗效的相关性
克罗米芬抵抗的PCOS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后基础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对促排卵的影响
吡格列酮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43例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