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疗效观察

2015-05-08冯剑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3期
关键词:噻托溴铵肺气肿

冯剑

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疗效观察

冯剑

目的研究探讨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疗效观察。方法 6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2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用噻托溴铵吸入治疗,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5 min步行距离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5 min步行距离及平均住院时间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具有更高的临床医学价值。

噻托溴铵;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自发性气胸;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科多发性疾病, 自发性气胸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常见并发症。据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自发性气胸具有病死率高的特点, 因其起病急、病情险, 不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 将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为研究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 本院进行沙丁胺醇气雾剂与噻托溴铵吸入的对比治疗,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并确诊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2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39~78岁, 平均年龄(43.17±12.47)岁;观察组中男21例, 女11例;年龄41~79岁, 平均年龄(42.33±11.79)岁。所有患者中, 9例为张力性气胸, 4例为交通性气胸, 23例为闭合性气胸, 9例为双侧气胸, 11例为右侧气胸, 8例为左侧气胸。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山西医科大学制药厂, 国药准字H14020757)治疗, 一般为临时用药, 哮喘发作时进行喷雾吸入, 100~200 μg, 即为1~2喷, 每隔4~8 h吸入1次, 24 h内不可超过800 μg;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用噻托溴铵粉雾剂(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90279)吸入治疗, 医嘱推荐剂量为应用药粉吸入器吸入1粒胶囊(HandiHaler吸入装置吸入), 1次/d, 1粒/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5 min步行距离及平均住院时间。两组患者气胸量如>20%, 均常规给予胸腔闭式引流, <20%均按既定方案治疗。其中治疗组10例, 对照组11例联合胸腔闭式引流。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5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 住院时间缩短;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没有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5 min步行距离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5 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5 min步行距离(, m)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5 min步行距离(, m)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b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32274.33±14.57293.45±17.43a观察组32286.79±16.31 358.12±24.12ab

2.3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为(7.84±2.41)d, 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1.23±2.7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具有发病慢、病程长等特点, 且因气胸不具有典型的特征, 极其容易造成误诊,应引起高度重视。

本次研究显示, 噻托溴铵是一种具有特意选择型的抗胆碱药物, 通过对平滑肌M3受体的有效抑制, 能在给药30 min内有效地改善患者肺功能, 扩张支气管, 且对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支气管痉挛的患者可长期维持用药[2]。本院采取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5 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 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陈素婷[3]的研究中, 采取噻托溴铵吸入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肺功能, 增强患者肺组织弹力、缩小容积, 改善患者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破坏形成的不明显的肺纤维化,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 采用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值得大力推广。

[1] 张鸿, 施焕中.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安全性.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4, 37(6):466-467.

[2] 张丽英.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治疗探讨.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 23(6):2984.

[3] 陈素婷.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4):62-63, 6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3.105

2014-12-15]

451100 新郑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猜你喜欢

噻托溴铵肺气肿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应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激素的效果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噻托溴铵粉雾剂的禁忌有哪些?
头孢呋辛钠治疗肺气肿合并感染的临床研究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临床诊治
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噻托溴铵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采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观察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