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射频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15-05-08孙俊华袁义强赵育洁于力牛思泉王瑞敏孙运毛幼林胥良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3期
关键词:左房阵发性消融术

孙俊华 袁义强 赵育洁 于力 牛思泉 王瑞敏 孙运 毛幼林 胥良

射频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孙俊华 袁义强 赵育洁 于力 牛思泉 王瑞敏 孙运 毛幼林 胥良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行射频消融术治疗, 观察术前和术中心率、血压变化, 评估临床疗效, 随访1、3个月, 观察左房内径变化。结果 本组60例患者中, 59例为有效,占98.33%。术后3个月心房内径为(29.72±2.98)mm显著低于术前(34.61±3.24)mm, 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射频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安全性较高, 可有效消除心房颤动。

预激综合征;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左房内径

心房颤动(房颤)属于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 调查研究表明, 心房颤动的发病率0.5%, 若未进行积极干预治疗, 可能诱发学心肌病、心力衰竭等。有研究表明, 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可能诱发死亡。近年来, 射频消融术逐渐应用于心房颤动的治疗中, 通过恢复并长期维持窦性心律, 抑制心房重建, 达到降低血栓发生率的目的[1]。文章分析了射频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 以探讨其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医院收治的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 男39例, 女21例, 年龄27~73岁, 平均年龄(51.06±4.39)岁,病程4个月~8年, 平均病程(4.65±0.81)年, 术前1年内心房颤动次数3~14次, 平均心房颤动次数(6.29±3.87)次, 左心房直径为(34.61±3.24)cm。本组患者均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取SLI长鞘管经右股动脉置入直至房间进行穿刺, 根据患者电生理学检测确定的靶点, 选择合适消融方式治疗, 本组研究中34例为左侧旁路消融, 22例为右侧旁路消融。行消融术期间能量至指定为30~405 Wm, 行显性预激,密切关注心电图变化。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疾病复发率, 有效标准体表心电图预激波消失, RR间期未见异常, 经心室起搏A波与V波无联系;②记录术前和术中心率、血压变化情况;③随访1、3个月, 记录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左房内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文中相关数据输入至统计学软件SPSS19.0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并发症比较 本组60例患者中, 59例为有效, 占98.33%;4例出现并发症, 占6.67%, 3例出现少量心包积液, 1例为气胸。

2.2 心率、血压比较 患者手术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60例患者术前和术中心率血压变化对比

表1 60例患者术前和术中心率血压变化对比

注:1 mm Hg=0.133 kPa

时间收缩压(mm Hg)舒张压(mm Hg)心率(次/min)术前105.30±13.0678.62±9.20 79.23±10.36术中 99.36±16.2076.30±6.5672.36±9.62 t 1.471.591.57 P>0.05>0.05>0.05

2.3 随访情况 术前和术后1个月心房内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3个月心房内镜为(29.72±2.98)mm显著低于术前(34.61±3.24)m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60例患者患者术前、术后1、3个月心房内镜对比

表2 60例患者患者术前、术后1、3个月心房内镜对比

注:与术前相比,aP<0.05

时间心房内径术前34.61±3.24术后1个月34.08±4.15术后3个月 29.72±2.98a

3 讨论

目前, 心房颤动的诱发机制尚不明确, 但已有两点已经临床证实, 即心房颤动与心肌变性、纤维化等心房组织受损和电传导异常存在关系。有研究结果证实, 心房颤动可能造成左房电重建, 诱发心肌收缩异常, 继而可能影响心脏功能。

传统上常取药物治疗心房颤动, 但疾病复发率相对较高, 在抑制心房重建中应用价值有待提高。近年来。射频消融技术逐渐应用于心房颤动治疗中, 取得满意效果。本组研究中, 60例患者均行射频消融术治疗, 治疗有效率为98.33%, 术后3个月心房内镜为(29.72±2.98)mm显著低于术前(34.61±3.24)mm,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采用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可促使左房结构可逆重构, 提高心功能。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可抑制左房扩发, 降低疾病复发率。有研究表明, 射频消融术能够改善心房颤动窦性心律失常症状, 改善心肌血流异常症状, 能够有效控制疾病发展[2]。张健等[3]指出,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理想方案, 可降低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 行射频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 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左房功能, 促使窦房功能恢复, 值得推广应用。

[1] 温旭涛, 谭海斌, 杨希立, 等.射频消融治疗45例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重庆医学, 2013, 42(14):1639-1642.

[2] 唐红, 冯媛媛, 舒茂琴, 等.导管射频消融术对房颤患者左心房结构的影响.重庆医学, 2011, 40(21):2135-2136.

[3] 张健, 蒋华, 周贤惠, 等.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临床研究.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 26(4):387-38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3.083

2014-12-02]

450017 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

猜你喜欢

左房阵发性消融术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价心血管疾病中左房功能的研究进展*
四维自动左房定量技术评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房功能的价值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阵发性高血压暗藏危机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高血压病患者房间隔厚度及其与左房功能的关系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会厌囊肿的效果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关系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