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中考新题权威预测

2015-05-05罗小军

美文 2015年8期
关键词:命题角度微笑

罗小军

话题作文:在话题中放飞你的广阔思绪

最近几年,话题作文的分量连续下降。这类命题所占比例越来越小,只有河北“这样的衣着”、山东聊城“提醒”、贵州毕节“味道”等少量考区选用此类命题。从命题形式上看,单独出现的考区并不多,多与半命题作文或命题作文一起出现。这类命题写作难度不大,不过出彩并非易事。提醒2015年的广大考生,写作此类作文时需注意两点:因为话题在内容上往往具有大而全的特点,因此在取材上要力求细小,学会通过一件小事、一个笑脸、一声问候之类的题材,来紧扣主题,表达情感。在表达上要多运用描写手法,力求在细腻的雕琢中展示情感与道德的美丽。

【新题预测】

1.请以“属于我的乐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可以记叙经历,抒写感受,也可以发表议论;③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

【点拨】

虽然每个人的乐趣并不一定相同,但你的乐趣未必能够成为写作的素材。你说你喜欢玩电脑,这种乐趣能够帮你写出情真意切的作文么?你说你喜欢逛街,你能够通过逛街展示你不一样的情怀么?面对这类切入角度较大的话题,一定要扬长避短,在“细”字上做文章。选择阅读、音乐、书法、自然风景之类的题材,文字的美感或许便扑面而来了。

2.在《读者》杂志的扉页上,有一篇关于《时光》的文章。文章里有样的句子:在时光的旋律中,人正如一朵花,有无果实,全靠自己是否投入地去吸收大自然的营养。时光对每个人都是无情的,又是平等的,它时刻告诉你:“青春有过但只有一次,时光不会倒流。”

请以“时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可以记叙经历,抒写感受,也可以发表议论;③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

【点拨】

初识此题,估计不知如何下笔吧?不过转换一下角度,也许是另一番境界了。比如时光让你懂得感恩,时光让你变得成熟,时光让你变得才情四溢,都是不错的主意。也就是说,作文不能空泛地议论,要用具体的成长故事或细节来说话。若能嵌入几句“时光流转雁飞边”“时光渐渐春如许”之类的佳句,文章更会呈现一种不一样的美感。

3.捧读不同的书籍,我们总会获得不同的人生启示。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会懂得什么叫坚强;阅读《老人与海》,你会明白什么叫执着。走进自然更是如此。看到阳光流逝,你会为此感叹“白驹过隙 日光荏苒”;看到落花凋零,你也会不禁赞美“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对此,你有过哪些经历与感情呢?

请以“生活的启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文中请回避与自己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点拨】

这是一个感悟生命哲理的话题。哲理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源自生活的细节,源自美丽的自然,源自我们曾经品读过的那一本本书籍、一首首诗词。也就是说,写作此文,感悟出来的理是结果,而感悟的过程则是文章的核心。因此,无论是议论还是叙述,都得做到内容充实,力求用丰富的素材,或是精美的细节,来挖掘令人心动的哲理。

4.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花儿是泥土的微笑。”在大千世界中,每一个生命,每一种体悟,每一段时光,甚或每一次破茧而出、痛并快乐的经历,都值得我们以微笑迎接,以微笑倾听,以微笑包容,以微笑纪念和珍藏……

请以“带着微笑前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②书写优美,字迹工整,卷面整洁;③字数在600字左右。

【点拨】

以“微笑”为内容的题目,一直是命题的热点。写作虽然不难,但从评卷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同学不懂得发现生活中的微笑画面,没有重视自己生活中的微笑细节,却是去空泛地议论与说教。要知道,支撑这类美德类作文的,是生活。若有对微笑的精美刻画,有衬托微笑的自然背景,有引出微笑的曲折情节,那样的文章该是多么诱人。

5.阅读下面内容,按要求作文。

你热爱旅行吗?当你拿起行囊,畅游于山川湖海之时,你的视野是否因此而变得开阔?当你随着文字,畅游于中外名著之时,你的思想是否因此而变得深刻?当你随着笔墨,畅游于知识殿堂之时,你的生命是否因此而变得充盈?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以“快乐的旅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

【点拨】

有过旅行经历的,写旅游故事,不失为出彩的好方法。因为旅途中的风景,阅览的名胜,都会让文字平添光彩,若是引入几句与景有关的诗词,文章更会美不胜收。没有旅游经历的考生,不妨按照提示的指引,写自己在知识上快乐的追求过程。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故事最好通过一个个的细节来展示,切不可简单地以时间为序,写自己的成长。

【温馨提示】

写作话题作文,首先要实现标题上的突破。大部分考生往往忽视了这一环节,不是照搬话题,便是简单扩写话题,白白浪费了“题目自拟”的命题优势。继而要实现立意上的突破。这类考题,在提示语中一般蕴含着丰富的写作信息,提示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写作内容。正是这些提示,容易误导考生进入千篇一律的误区。我们最好拓展思维,透过提示语后面的省略号去寻找更为新颖的内容。对于提示里的那些优美文字,只能是仿中有创,决不能照本搬来,否则容易弄巧成拙,容易导致语句雷同。

材料作文:跟上材料作文的新源流

与往年命题相比,2014年考场上的材料作文明显增多,这也是2014年题型格局的最大变化。重庆、河南、海南、山西、吉林、武汉、泉州、遵义、泰安等多个考区,均采用的是材料作文。如重庆考区,是从风与叶的童话中引出;河南考区,让考生阅读一首题为《土》的小诗后作文;吉林考区,则是从古典诗词研究学者叶嘉莹的故事中引出。这一变化让当地考生大为意外,甚至苦不堪言。由此可见,随着作文教学改革的深入,材料作文正在兴起,并逐渐具备了半命题作文与话题作文的特点。可以预计,这种全新形式的材料作文,依然会成为2015年中考命题的亮点。此类命题,不重视都不行啊!

【新题预测】

1.阅读材料,然后作文

艾青在《我爱这土地》里有这样的诗句:“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点拨】

艾青的这首诗虽然是以“泥土”为写作对象,表达自己对祖国沃土的热爱之情,然而作为材料作文,命题者的用意显然不只在此,而是更加注重那一份深沉的“爱”。如果你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对父母的感情或许也会如此深沉;如果你是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人,你对中华文化的情感也许会如诗人一般如此深厚。美好的情感离不开动人的故事,这是文章成功的基础。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随着姚明父女加入《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的消息曝光,湖南卫视这一亲子真人秀节目再度引发关注。节目负责人面对记者采访时指出:“该节目强调的是真实性。因为平时爸爸工作压力大,没时间带孩子,不仅是明星,普通人也是这样。节目的初衷,并不是打明星牌,而是看重父亲这一角色!”(摘编自2014年6月《中国青年报》)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点拨】

这其实是一个以“父爱”为主题的材料作文。材料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思考点:一是爸爸作为家庭的主角之一,因为工作的关系,与我们接触的时间与机会少;二是通过节目的播放,我们又会明白,其实父爱一直就在我们身边,或许只是没有去发现罢了。作文扣住材料的这一主题,便算是准确理解了题意。若能结合生活的经历与自我的感悟,文章定会情感动人。

3.自然世界,花开花落,潮起潮落,是不可违背的道理;人生路上,波澜曲折,苦辣酸甜,更是不可缺的经历。经历过忧伤,或许你才会更加品味到生命的快乐。眼里只盯着痛苦,便往往忽视了快乐。我们开始懂得,忧伤与成功,正如一对孪生兄弟。对于勇者而言,忧伤只是步入成功的一道门槛。越过它,风景便在你我眼前。

请从上面这段文字中撷取一个短语作为文章的标题,如“花开花落”“经历过忧伤”“成功的一道门槛”“开始懂得”等等,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禁止抄袭或套作;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姓名。

【点拨】

这种在材料中选取关键词作为标题的命题形式,是最近两年出现的新题型。从提示可知,这段文字里的任何一个短语,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内容。不过,选什么内容好,哪些内容最容易写出亮点,这倒是一门不小的学问。相比之下,用“风景便在你我眼前”“花开花落”之类的词语作标题,写出美如画卷的作文,或许并不难。

4.这是一个崇尚对话交流的时代,大到我们的国家,小到我们自己,都可以对话交流。对话,可以让我们的困惑得到解决;对话交流,也可以让我们的胸襟变得广阔。我们可以与他人交流,也可以与自己对话,甚至还可以与自然对话与交流……

请以“对话”或“交流”为内容,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选文体,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点拨】

这道材料作文,其实是话题作文“交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从材料提示的内容来看,选择的内容极为丰富,切入的角度可大可小。对广大中考考生而言,切入的角度越细小,文章越会写得真切动人。就提示的几个角度而言,通过几个故事,来与内心对话,不失为好主意;通过几幅美景,来与自然对话,也容易写出真情。

【温馨提示】

材料作文是一种让考生“戴着镣铐舞蹈”的命题形式。说它“戴着镣铐”,是要求文章紧扣材料——多了几分约束;说它像“舞蹈”,是说命题形式在不断发展——倡导积极创新。一段材料,往往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这种时候,我们不能满足于“主旨准确”,而应匠心独运,学会寻找他人笔下没有的新颖角度,这样,写作才能抢占先机。展开时,要在自然地运用所给材料的基础上,立求巧妙引用。如果写议论文,可以自然地将材料作为论据或论点;如果写记叙文,最好只是做到与材料“藕断丝连”,或是抓住关键性的文字“画龙点睛”。

插画:LUNA

猜你喜欢

命题角度微笑
我们不贩卖微笑 我们是快乐的搬运工
《微笑》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Smile
角度不同
人啊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种微笑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