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甫是撑死的

2015-05-04吴涵碧

作文与考试·小学低年级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欢颜李杜茅草屋

吴涵碧

杜甫少有才学,可是考场失意。安史之乱,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他秉着一腔热血,从长安逃到灵武。肃宗见到这位白发苍苍、未老先衰的诗人,对他的忠贞十分欣赏,授他左拾遗(古代的官名)。从安史之乱,到他入蜀的四五年间,个人的流离转徙,妻儿饥饿,加上目睹长安之残破、战争之可怕,杜甫写下了许多诗篇,被誉为诗史。

不久,杜甫因为上疏直言,惹恼皇帝,被贬。

杜甫的遭遇一直十分坎坷,贫病交加,但是他始终崇拜圣贤,遵守礼法,忠君爱国,再穷、再苦,他都不失意。而且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杜甫有一颗同情心,他不是自顾自地发牢骚,而是从心底关怀每一位受苦受难的同胞。

杜甫最有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能表现他的伟大情操。在四川时,有一天,他的茅草屋的屋顶被风吹掉了,黑漆漆之中,又冷、又饿,又有说不出的恐怖与凄凉,杜甫的身上被雨淋得湿透了。他在如此倒霉的状况下,想的竟然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意思是说,我怎样能够得到千万间广阔的大厦,让天下寒士都能欢颜地一笑,在大风大雨的日子里能够安稳如山。呜呼,要是哪一天,眼前突兀见到这些房子,那我杜甫这栋破庐就是残破,让我受冻冻死都心甘情愿。

这是何等伟大的胸襟啊,杜甫“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的情怀,太叫人感动了。自己饿成那副样子,还时时记挂着穷人,他傻得可爱。

大历五年(770年)杜甫五十九岁,他避乱来到耒阳,忽然河水暴涨,他被洪水所困,回不了家,整整十天没吃一点东西。

后来,县令派了一条小船来救杜甫,好好款待他一顿。杜甫十日未进食,饿得发昏,吃了许多牛肉,又喝了不少白酒,结果当时暴卒。其实,多日不食,消化器官脆弱不堪,应该热一点米粥进补,也不至于撑死。

韩愈曾说“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真是一点也不错。杜甫不但诗写得好,他的人格更受到千秋万世的景仰。

(节选自《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唐 五代》有删节,标题为编者后加)

杜甫的诗,同学们耳熟能详,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他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尊为“诗圣”。谁能想到,这样伟大的诗人,竟是吃撑死的。

猜你喜欢

欢颜李杜茅草屋
告别茅草屋 搬进新楼舍
和李杜合影
长桌宴上尽欢颜
此时
甜蜜欢颜
茅草屋的救赎 (外一首)
奶奶的茅草屋
秋兴
诵读“李杜”时的遐思
我国历史上有七对“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