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花无银,不成姑娘

2015-05-04艾莉李雪设计王静

中国西部 2015年7期
关键词:项圈银饰头饰

文/艾莉 李雪 设计/王静

无花无银,不成姑娘

文/艾莉 李雪 设计/王静

苗家人爱银爱到骨子里,银对于苗家人来说,就像苗族历史中时代传唱古歌里的音符,低吟高唱的都是苗家人的传奇故事。

苗族人为何要用白银来包裹自己?据当地人介绍,那是因为在苗族的传说中,银是光明的象征,也代表着富裕。似雪银花,寓意着苗家女的美丽与生俱来,是奔放的芦笙舞,充满了生活的喜悦。

雪花般银饰装点嫁衣

雷山苗族银饰有一个由兽皮、玉石、青铜、铁片护身向银饰化发展的过程,带着浓厚的辟邪秽、驱鬼域、保平安、存光明的寓意。随着社会的发展,银饰已由单纯的求吉祥、保平安逐渐演变为手巧、显美丽和炫耀富有的标志。

古时,苗族常年迁徙,漂泊不定,所以他们喜欢把所有的财富随身携带在身上,人走则家随。以钱为饰保值财产,这也许是苗族人好银的直接原因。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银饰的功能性作用。苗族人认为银饰可以避邪,还能去毒,防止瘟疫。

苗乡俗语说,“无银无花不成姑娘,有衣无银不盛装”。每个苗家女出嫁时,全身上下银光闪烁的嫁衣,就是她的嫁妆。苗家的银饰,通常只传给女儿,代代相传。

除此之外,每逢佳节盛会,苗家女儿也会头戴银冠、项挂银圈、身穿银衣、手配银镯、脚系银链,再配上亲手挑花刺绣而成的苗衣,显得雍容华贵,流光溢彩。

加之,以前苗家的服饰都是靛蓝染的,色彩很暗,用雪白的银饰来装点,更能衬托出银饰的亮眼以及服饰的珍贵,有的盛装上几乎镶满银饰,可谓银衣华服。

黔东南的银饰,不仅头饰品种极为丰富,各种身体配饰亦十分突出,如银项饰、银胸饰、银锁、银背饰、银手镯等等。每种银饰的样式繁多、工艺精致,如银项饰有片饰、柱饰和链式三种,各式中又能分出若干样式,不同地区各有特色。

①银器

②镂空银压领

包罗万象的女饰图案

银饰又分为男饰和女饰、儿童饰三个类别。男饰有银项圈、银项链、银锁、手箍、手镯、戒指、烟盒、牙签、帽顶、扣珠等,但以此为饰的男士为数很少。儿童饰有麒麟号餐、银罗汉、坐莲观音、太阳花、保命胸牌、保命项链、保命手圈、鼓面、银帽,近代有的刻着“福”“禄”“寿”“喜”“长命”“富贵”等银字,也有加上二龙抢双凤朝阳、雄狮滚球等饰样。

女饰风格各异,品种繁多,头饰有银角、银凤冠、银扇、银抹额、银马排头围、银插花、银插针、银替、银雀、银莽、银花梳、银耳环、银耳坠等;胸饰有银项链、银项圈、银排圈、银亚领、银胸牌、银锁等;背饰有银背吊、银背牌、银背鼓等;衣饰有银衣花、银泡、银铃、银缀、银围腰、银腰链、银披肩、银袖吊、银扣子等;手饰有银手镯、银戒指等;脚饰有银脚圈、银脚铃、银鞋花、银鞋鼻冠等,即使是一同品种,也往往有若干种造型。

雷山苗族女子银饰图案丰富,工艺老成,透出一种神异性的古典美。

银冠是苗族女子着盛装时的主要头饰,它由银马排头围、银片、银花、银雀、银凤等组成;其中,银马排头围,扣于头上,常和银角同时并用,形似银帽,因其一般是一块长约47厘米,宽18厘米的马饰带,故又称小马带。带为两层结构,固定成一块,两层间距离4至8厘米,里层无饰,长47厘米,宽4厘米,上缘焊接12束长柄小花,每束有5朵,高出外层的花饰。外层为一条镂宽骑马并压制花纹的银片,长宽略大于里层。骑马朝中间相向而行,一边六匹。外层下缘吊小铃铛,上连花朵和小草,和里层的花束相互组成花丛。正前方置一朵盛开的向日葵,有如光芒四射的太阳,也有饰鼓花纹的。小马带由近百件小饰品组成,重约500克。

银角是苗族女子着盛装时不可缺少的头饰之一。它似弓形,似水牛角,插在发髻上,高大醒目,用厚薄不一的银片制成。宽各80厘米,立高66厘米,银片最宽处14厘米,两角尖逐收。角中央部位插一把银扇,形似太阳放射的光芒,与银角形成一体,重约400至500克。

银项圈是苗族女子的主要银饰。银项圈有空心管状的,有实心的,六廊柱形(曲扭式)的、蜈蚣形的、圆柱形的,还有板块挂缀银铃式的,这些银项圈主要用于装饰女子的颈项和胸部。

银围腰链系苗族女子用来装饰腰部的银饰品。银围腰链是由几十块经捶压出各式浮雕图案纹样的方块,半圆状银片缝订在一块长面腰带上,并在这些众多的银片下缘垂挂若干银铃,这种银围腰链是苗族女子着盛装的必备披挂。

③鼓藏节盛装苗家女 摄影/李玉贵

银耳环、耳柱、耳坠是苗族女子佩戴的银饰之一。双耳的银饰做工特别讲究,质量也必须严格要求,每对耳环或耳柱中约在70至100克。女子们戴上银耳饰后因坠重能将两耳拉长,行走起来以两耳摆动的幅度大而称美。

世代承袭的别致造型

苗族银饰的种类极其繁多,每一件银饰都是当地银匠手工精心制作而成。

雷山西江镇控拜村、麻料村、乌高村有500多年的银饰工艺历史,村里的成年男子大都能掌握打制银饰的技术。他们从小学艺,世代承袭,至今仍是手工打制,形成铸炼、锤打、编织、洗涤等一整套工艺流程。打制工具主要包括:火炉、风箱、蜡锅(俗称“银锅”)、铁锤、铁钻、铁橙、冲具、刻刀、丝眼板、铜盆、钳子、镊子、油灯、吹管、纹样模具等。

银饰加工从熔银至完成需要8道工序,其基本流程是:熔银、制条料、制丝料、制片料、压花、编织、装配、清洗等。

银饰加工技术十分精细,造型别致,富有气派,种类丰富,约有40种之多。根据着装使用部位,银饰大体可分头饰、手饰、身饰、衣帽饰四部位形状,其中:头饰24种,手饰11种,身饰11种,衣帽饰有7种。

此外,还有生活中使用的银具,如银碗、银筷、银杯、银盘等。 银饰有不同式样,有的是不同地区、不同支系苗族传统风格的沿袭,更多的则是苗族工匠丰富想象力的艺术创造。他们通过自己的精湛手艺,把日月星辰、花鸟虫鱼、飞禽走兽融入到银饰中,让美好的事物永不消失。雷山银饰制作艺人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献艺和加工制作,有的到香港、台湾,有的远涉日本。

猜你喜欢

项圈银饰头饰
改革开放以来苗族头饰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回顾
高浮雕银饰
智夺项圈
炫彩头饰
银饰
你已住进我的心里
头饰类恐龙
如何使氧化的银饰翻新
漂亮的“银饰”
你已住进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