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台生物医药产业基础比较

2015-04-26福建省科技信息研究所钱莉萍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医药产业闽台生物医药

福建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钱莉萍

闽台生物医药产业基础比较

福建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钱莉萍

生物医药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我国政府明确指出发展方向和规划,台湾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生技产业领域收获了一些成果。本文介绍了闽台两岸对生物医药产业的认识、定义、发展现状、政策推动等多个方面内容,将两地的多项数据进行对比,客观分析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对海峡两岸的产业带动作用,旨在为福建或大陆的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台湾;福建;生物医药

经过全球金融危机的“阵痛”,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经济制高点的“新宠”。我国政府也将生物医药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生物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其中第三点提到“生物产业要面向人民健康、农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重大需求,强化生物资源利用等共性关键技术和工艺装备开发,加快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生物医药产业正在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福建省医药产业发展在全国范围内较晚涉足生物医药领域,近几年正加紧布局,努力改善基础环境。台湾于20世纪80年代就将生物技术列为重点科技项目,陆续颁布了推动方案和规定来发展基础环境,特别是2000年以后台湾地区生物医药产业营业额逐年增长,并已大致完成产业研发基础的建设,在国际上奠定了一定的竞争地位。

1 产业的定义范畴

生物医药产业目前概念还没有确切统一的界定,其定义与范畴随着各国产业的发展历程而有所不同。国外较少使用生物医药这个词,而是使用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生物制药学(Biopharmaceutics)、生物医学(Biomedicine)、生命科学(Life Science)等与之密切相关的词。

我国对生物医药产业的界定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是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和医药产业的结合体,包括各种类型的新药研发与生产、生物技术产品、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生物信息和医药信息产品、制药和医疗诊断用的转基因动植物产品等;而狭义是指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核心生物技术为基础的产业。福建省使用“生物与新医药产业”这一说法,主要涵盖生物医药、新化学药、中药及天然药物、医疗器械、海洋药物以及生物产业中的生物制造、生物基材料、生物能源、生物农业等领域。

台湾地区称为“生技医药产业”,为鼓励生物医药相关产业的发展,采用较为宽广的定义,即运用生命科学知识与技术进行研发、制造产品或提升产品品质,改善人类生活品质的科学技术产业。涵盖应用生技产业、制药产业、医疗器材产业等。其中生技产业包括特用化学品、农业、环境、食品以及相关的技术服务业;制药产业包括中西制药、原料药及生物制剂;医疗器材产业包括医用手术诊断器械、辅助治疗和预防等医用相关医材工业等。

2 产业发展现况

2.1 台湾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况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增长与台湾岛内生物医药产品需求的增加,为台湾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增添了动能与商机,发展势头良好。近五年产业的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2010年—2014年台湾生物医药产业现况

表2 2009年—2013年福建医药产业现况

2.2 福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况

福建省医药产业发展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规模保持逐步扩大的良好态势(见表2)。比较而言,2012年台湾出口值约是福建的7.63倍。2013年福建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仅为台湾的37.9%。

3 基础环境对比分析

生物医药产业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是否建构完善的产业发展环境。台湾生物医药产业主要得益于其良好的基础环境。现从推动架构、政策、资金、人才、专业孵化器、产业集群等六个方面进行闽台两岸的基础环境对比。

3.1 推动架构

生物医药产业的价值链长,从上游的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临床前及临床试验研究,涉及方面众多,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

3.1.1 台湾生物医药产业的推动架构

台湾在“行政院”的领导下,各“部会”依据权责分工(如图1所示)。为加强“部会”间的沟通与协调,台湾特别成立“经济部生物技术与制药工业发展推动小组”(1996年)和“行政院生物技术产业单一窗口”(2001年)。

3.1.2 福建生物医药产业的推动架构

福建生物医药产业的推动工作由省政府主导,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级各相关部门落实推进。2014年4月,省政府发布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医药产业发展十二条措施的通知》提出了加强医药产业发展的十二条措施,并指明了责任单位,确保各项措施能够得到贯彻落实(见图2)。

图1 台湾生物医药产业推动架构

图2 福建省生物医药产业推动架构

3.2 推动政策

3.2.1 台湾生物医药产业的推动政策

台湾自20世纪80年代起先后颁布的各项政策目标如表3所示。

3.2.2 福建生物医药产业的推动政策

进入2000年以后,福建省政府才专门颁布了针对医药产业的多项生物医药产业相关政策(见表4)。

3.3 资金投入

充裕的资金投入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生物医药产品开发周期长,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才能支撑生物医药企业从事研发、营运及市场营销布局等一系列活动。

表3 台湾生物医药产业推动政策

表4 福建生物医药产业推动政策

表5 闽台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资金来源

由于台湾与福建统计方式的差异,导致闽台对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资金来源的划分不尽相同。台湾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资金主要来自当局、民间投资、公开发行市场三个方面,福建医药产业科技活动经费则主要来源于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公开发行市场只是个别医药企业的筹资渠道(见表5)。

3.4 专业人才

生物医药产业属高度研发投入与法规管制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从上游的产品开发、中游的生产制造到下游的营销渠道及知识产权、法律、商务谈判等跨领域支援系统都依赖于专业人才。

台湾和福建生物医药人才的培育以正规教育体系为主,都十分重视生物医药产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学历人才的培养,台湾、福建均形成了多层次的教育框架。台湾在大专院校数和开设生物医药相关专业数方面都高于福建(见表6、表7)。

3.5 孵化器

孵化器(台湾称为“育成中心”)旨在对高新技术成果、科技型企业和创业企业进行孵化,以推动合作和交流,使企业做大。孵化器是创新的重要载体之一。

表6 闽台开设生物医药相关专业高校数量

表7 闽台大专院校开设生物医药相关专业数量

3.5.1 台湾生物医药育成中心

台湾生物医药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当局为强化产业创新育成环境,自1997年起就鼓励公民营机构设置中小企业创新育成中心。截至2013年底全岛育成中心超过130所,半数以上的育成中心培育项目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分布全台各县市,培育生物医药企业超过354家。台湾三大主要生物医药育成中心基本情况如下表8。

3.5.2 福建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

2005年福建明确提出逐步建立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的发展行动要求。同年,福建省首家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在福州开工建设,至2007年一期建成6000平方米的孵化场地,内含40个孵化单元,入驻40家初创型生物医药企业。2006年,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开工建设,投资1.05亿元,孵化场地面积8000平方米,内含40个生物医药通用孵化单元,截至2013年,累计引进孵化企业106家,实现总产值12.75亿元(见表9)。

3.6 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台湾称为“产业聚落”)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的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3.6.1 台湾生物医药产业聚落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3-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台湾产业群聚发展指标排名全球第一。台湾“行政院”在岛内各地推动生物医药聚落的发展,促进技术转移,带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目前,台湾已经在北中南三个区域形成了7大生技聚落,分别是:以研发为主的南港生物科技园区、着重新药与新医材开发的新北生物医学园区、以农业生技和兰花为主的屏东农业生物科技园区和台湾兰花生物科技园区、台湾“科技部”所辖的新竹、中部与南部3个科学工业园区。

3.6.2 福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福建省医药工业“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中,都提及要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医药规模经济,充分利用现有医药产业基础、检测评审、临床研究、海洋资源等方面优势和福建省内陆山区生物多样性、中药材资源丰富的优势,目前在福州、厦门、三明市明溪和荆东、泉州永春、宁德柘荣等区域建成7个生物医药园区,完善海峡西岸经济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

4 福建生物医药产业建设未来

福建省每年都保持着18%至20%的高速增长,但与台湾已建设完备的产业基础环境相比,基础环境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福建还需要做更多的扶持工作来发展、提升、壮大生物医药产业。

1.加强政策引导

贯彻落实国家《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积极落实《福建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推进措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

2.建立生物医药推进小组和智库

由省政府领导组建生物医药推进小组,具体推动和落实各项政策,制定和实施更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政策,形成一个由内向外扩展的“政策圈”,促进福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成立由官、产、学、研各领域有代表性的专家或企业家等组成的智库,不断修正、改善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政策。

表8 台湾三大生物医药育成中心基本情况

表9 福建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基本情况

3.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拓展投融资渠道

政府的扶持和资助不可缺少。科学安排各类专项资金,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开辟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鼓励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以及行业外资本投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

4.培养和引进生物医药高层次人才

鼓励高等院校打造生物医药重点学科,培育相关人才。重视对生物医药领域高端人才的引进,如以各种形式引进人才开展项目、技术合作或创业,为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5.加强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和园区建设

完善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功能,大力推进科研基础设施的开放和共享,充分利用各种对接平台,支持企业受让产业最新研发成果和国际非专利技术。

6.充分发挥闽台区域优势

2010年两岸之间已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海峡两岸智慧财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与“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等协议,共同推动“两岸搭桥专案”,促进闽台生物医药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搭建了闽台生物科技交流和合作研究平台——福建海峡生物科学研究院。开启与台湾生物医药产业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产业对接新模式,合作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推广、生产营运、投资融资,携手开拓国际市场。

[1] 生技医药产业发展策略与措施.台湾“经济部”工业局,2014年.

[2] 福建年鉴(2010-2013年),福建统计年鉴(2014年).

[3] “中华民国”2015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简介.台湾“经济部”生技医药产业发展推动小组,2014年.

[4]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医药产业发展十二条措施的通知.

[5] “2014生技产业白皮书”,台湾.

[6] 中国高技术产业年鉴(2002年-2013年).

猜你喜欢

医药产业闽台生物医药
闽台巾帼馆武夷“茶博会”惊艳亮相
木栅铁观音 百年闽台缘
陈秀容 牵手姐妹 馨润闽台
浅谈羌医药产业发展思考
郑成功与闽台民俗
神威清开灵注射液荣获“中国医药产业科技成果巡礼”奖
生物医药洁净管道系统
生物医药洁净管道系统
生物医药洁净管道系统
生物医药洁净管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