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效率的做法

2015-04-22徐兴慧

黑河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顺口溜形声字字形

徐兴慧

小学低年级的识字任务本身比较繁重,而传统教学中单调、重复的写和机械的记忆,更让学生不堪重负,逐渐对识字、写字、学习失去了兴趣。为了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效率,笔者在识字教学中采取科学的方法,让学生融入自己的想象,调动自己的参与意识和探究的热情,使学习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记得牢固、扎实,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

一、引导观察,在发现中识字

汉字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形表义,因义而音,靠形状来表示意义,其中蕴藏着许多造字的规律。在教学中,教师渗透这些规律,不但能让学生领悟识字的要领,拓宽视野,而且能提高识字质量,培养识记汉字的兴趣。

象形字看似简单,但对于初学横、竖、撇、捺的学生来说,要将字形与表象统一起来并非易事。这时可借助多媒体技术,采用动感的画面展示从实物图形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使枯燥无味的笔画结构和生动鲜明的表象统一起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对于会意字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来记忆字。如“尘”即小土;“休”是人累了,靠在树旁休息;“竹”字是对双胞胎,哥哥和弟弟的模样差不多,只是弟弟调皮,翘起了一只脚。

形声字在汉字中占绝大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可提早引入形声字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形声字形和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如教学“晴、清”,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后,让学生辨析两个字的异同,告诉学生“青”是它们的声旁,“日、氵”分别表义,这样学生很快理解有“日”是“晴”,有“氵”是“清”。随后在黑板上写出一组字,让学生仔细观察:请、情、睛、蜻,帮助他们建立起汉字之间的内在联系,架起了汉字教学的结构框架。做到教学一个,理解一组,提高了学习效率。

实践证明,在识字教学中渗透造字规律,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也随之增强。

二、激发兴趣,在乐趣中识字

生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关,如何化难为易,除了可以渗透造字规律外,还可以教给学生许多有趣的识记方法。如编顺口溜、 字谜法、加一加、减一减等。

编顺口溜是根据汉字的结构,分析部件或笔画的特点,然后编成顺口溜以帮助学生记忆的一种识记方法,深受学生的喜爱。顺口溜的编写可以从几方面进行:

1.依据字形进行分析性编写。如“茶”:草木丛中一个小人;“掰”:两只手分开;“歪”:不正;“孬”:不好。

2.依据字表进行联想性编写。如“高”: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告”:一口咬掉牛尾巴。

3.依据字形进行形象编写。“回”:四四方方两座城,小城藏在大城中;“辫”:辛辛苦苦编小辫。

4.依据字形声旁的特点进行归类性编写。有水方说清,有言去邀请,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浓,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

猜谜语是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根据生字的结构或意思编成谜语,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和识记生字的兴趣。字谜的编写方法和顺口溜的编写有相似之处。如“苦”:一家十口住草房;又如“有土作坟墓,有巾是幕布,有手好临摹,有心其羡慕,日落天已暮”的歌诀,有助于识记“墓、幕、摹、慕、暮”这5个形近字的字形和字义。

如在学习“人—大、日—目、工—土”时,教师应让学生仔细观察,主动说说它们的区别。学生通过细心观察、对比,发现“加一笔、减一笔”的认字规律。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在以后学习生字的过程中,用“加一加、减一减、改一改”的识字方法,体会识字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如在学习“工”时,有的学生就说“二加一竖变成工”,有的学生就说“土字一竖不冒尖”。只要是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就会不断总结出各种有趣的识字方法。

三、联系生活,在情境中识字

识字并不是独立的语文教学环节,如果只局限于课堂上的识字,只局限于书本上的识字量,那是远远不够的。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渠道识字,在开放中识字,不断扩大识字量。

生活是个大课堂,社会文化生活中处处都有汉字的身影。走在校园里,墙上的大字标语,黑板报上的少先队专刊、各种宣传栏上的文字介绍;走出校门外,大街上的各种广告牌、标语、街道名,商店里各种商品的包装、说明等;走进家中,各种报刊、杂志、电视上的广告、字幕等。这些生活中的汉字无处不在,只要学生多问、多读、多认、多记,就能不断提高识字能力。

识字教学不能千课一面、千篇一律,让学生觉得是一种负担,而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中,在体验成功与乐趣中,让一个个方块汉字迸发出有个性、有生命、充满智慧的火花进入学生的世界,扎根在学生的心里。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顺口溜形声字字形
认识带“氵”的形声字
带“火”字旁的形声字
小议形声字
形声字运动会
声母顺口溜
甲骨文“黍”字形义考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我用“顺口溜”讲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