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贴近学生心理,真诚走进学生

2015-04-22赵培景

黑河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爱心心理同学

赵培景

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与挚爱,我走向了教师这个神圣的工作岗位,如今已走过了二十四个春秋。期间有欢乐,有苦涩,有奋进,有收获,我的内心是充实的,永远怀着一颗真诚的心,走进一个个可爱而富有天赋的学生。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要有高尚的人格和魅力,更要有丰富的智慧和才能。教师应该贴近学生的心理,用爱心和真诚来关怀、尊重、鼓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团结合作的一代新人,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担当的角色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即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每个学生都渴望成才,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坐下来和学生谈心、静下来贴近学生心理、真诚走进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开心。用真心教育学生,对学生奉献爱心。记得曾经有几名学生总是不听话,对学习不抱有希望,经常有逃课、缺课现象发生,甚至有的扰乱课堂纪律,逆反心理极其严重,甚至和教师发生冲突,几乎所有教师都束手无策,当时我也很苦闷,后来我想可不可以换个思维来对待这些学生,给学生一点爱心,尊重一下学生人格,多与学生接近,慢慢的走进他们的心灵,看一看学生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那样做?于是,我就和这些同学真诚地谈心,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个人经历、对学校和教师的态度。学生们聊得很开心,每名学生都能够尽情说出自己的想法。在交谈中,我仿佛悟出了一个道理,也好像看到了一个希望,我必须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从中找到了很多需要我们挖掘的东西,迫切需要我们去研究,去开发。学生心里想的和老师想的、做的截然不同,我们只是一门地看中学生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时代不同了,对学生的教育方法也应该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现在的学生缺少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精神食粮。学生说出来的话无非有以下三个层次:一是各科任老师关注他们太少了,课堂上跟少提问他们,认为上课与他们无关,只是关心那些学习较好的同学,甚至把所有的错误都归结为这些同学。课下很少辅导他们,他们所听到的总是训斥,没有闪亮的地方,时间一长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老师失去尊重,造成种种后果,甚至做出不尽人意的事情;二是没有发现他们另一方面存在潜能,只是片面地看重考试成绩,对学生的评价存在种种弊端,学习不好的同学,即使有了进步和成绩,也很少有老师去发现去表扬;三是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没有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爱心,忽视了他们的存在,认为他们没有任何能力,甚至不让他们参加学校及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这些事实的存在说明我们的教育手段还存在着一些不切实际的方面。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的准则。过了几天,我到他们中间听课,而这几位学生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好像我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他们在课堂上举手了,可老师却很少的提问他们,认为他们回答的问题不对,反而耽误时间,这些都无情的打击了他们。到最后再提问时,他们却很少举手了,教师是文明教育的使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孩子充满未来的决定者。课后我把他们都叫到办公室,询问下一节课的收获,可他们都说一无所获,针对这种情况,与各科老师进行沟通认为,应该给差生多一点爱、多一点关心,多走近他们的心理,换个角度,让他们知道老师也关爱他们。又经过一周时间的实践观察,进一步跟踪调查,学生们奇迹般地改变了。他们说:“老师爱我们,老师心中有我们,我们应该尊重老师,我们应该树立坚强的信心,具备高尚的品德,一定努力学习,听老师的话,在家争做一个好孩子,在校争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争做一个好公民。随后我又去听了一节课,效果和情形同开始截然不同,老师更加关注他们,学生也更积极回答问题了。老师们应该善于观察学生、贴近学生,多了解她们的心理想法,用激励的语言多鼓励他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奉献爱心,鼓励学生张扬个性,教师应该拥有博大的胸怀,给学生多一份宽容,多一份信任和鼓励,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喜欢你,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学生和教师应该建立起真诚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能摆出一副居高临下,咄咄逼人的姿态,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逐渐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势,要俯下身来与学生交心。学生毕竟年幼好奇,他们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容易被不良现象所影响,从而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从青少年学生出发,善于贴近他们,了解他们,寻找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最佳途径,尤其是教师在具体教学中,班级中难免会有一些学困生、后进生或者行为一时有过失的学生,教师不要因此就对他们冷眼相看,放弃对他们的教育,而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不急于求成、心浮气躁,不指望通过一次谈话或一次活动就能把他们教育过来,要用真诚和理解逐渐打动他们的心灵,使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作为班主任和教师,心里要充满善意,洋溢着正义,要阳光的看待学生,做一个优秀的教师,让学生更加温暖的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 刘新蕊)

猜你喜欢

爱心心理同学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