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构建情感数学课堂

2015-04-21董荣兵

关键词:激励激情构建

董荣兵

摘 要:情感在数学课堂中不仅能起到对课堂气氛的渲染和对学生心灵呼唤的作用,并且对于促进学生有效地、富有个性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情感数学课堂;激情;激励;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3-028-1

一、以“欲”激情,构建情感数学课堂

奥苏伯尔认为,驱使学生学习的内部原因表现为三种内驱力。一是认知内驱力,这是学生要求获得知识、了解周围世界的愿望,即求知欲。求知欲是学习的原动力,求知欲的保持和不断增强,是与学生不断获得满足和身心愉悦体验联系在一起的。有人常常埋怨学生不想学习,组织教学困难,这些表现背后的原因是学习枯燥、乏味,实际上是师生关系冷淡,学生不能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二是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这是一种在集体中获得地位、受到尊重的内在需要。学校的不同科目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凭借认知内驱力去学习他们最感兴趣的、令其迷惑不解又新奇无比的种种现象和知识,这种内驱力却很难推动他们去进行必要的记忆和基本训练。但是,为了获得好成绩和赞许,从而赢得与其成绩相当的地位,他仍会自觉地投入学习,这种学习动机就是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强烈的自我提高内驱力所追求的不是知识的本身,而是知识之外的满足——受到尊重、获得在集体中的地位,所以这是一种外在的动机作用,教师的鼓励、表扬往往能调动和强化自我的内驱力。三是附属内驱力,有些学生,他们对某门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是与这门课的教师联系在一起的。对于身心尚未成熟、缺乏自立能力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情感力量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驱动力,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始终保持对每个学生的关注。

二、以“言”激情,构建情感数学课堂

课堂上教师要用趣味性、悬念性、幽默性、文学性等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的语言穿插要伴随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并配上相应的语声、语调,发声圆润、嘹亮明快,吐字准确清晰、自然和谐;张弛有序富有旋律感,调控有度富有节奏感,力求和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协调合拍,不断激起学生环环相扣的思维兴奋。唯有如此,才能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整体功能充分发挥,才能高水平输出信息,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与探究,最大限度地发挥时间效益和学生思维效益。由此可见,语言激励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内驱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三、以“境”激情,构建情感数学课堂

要使数学课堂真正具有启发性,学生思维活跃,教师就应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矛盾得到转化而进入更高一级的数学认知水平,但这需要克服两种偏向:第一,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思考余地。没有挑战性,不能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甚至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愿望。第二,内容过于复杂、抽象。但如果超过了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中“最近发展区”的水平,学生将会由于不能理解它,产生畏惧心理,最后厌恶学习数学。创设问题情境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下面以此例说明。例:已知,如图在用总长为L的篱笆靠墙围成的养鸡厂,设AC=x

问题:(1)写出面积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让90%学生完成基本目标)

(2)求当x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并求其最大值(让85%的学生完成此目标)

(3)将上述条件周长改为面积为定值S,设AC=x,

请你设计一个美观大方的矩形养鸡厂,问宽AC为多少?

(用黄金分割知识构造方程让学生体验数学现实的价值)

(让70%的学生完成此目标)

本例设计不仅能让不同层次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且还能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现实价值,产生强烈运用数学的意识;同时还设计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思维含金量较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根据教学要求,设计既贴近学生生活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以激起学生思维的兴奋,构建一种思维热烈的数学课堂,这是促进学生愉快而又富有个性地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

四、以“趣”激情,构建情感数学课堂

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无趣,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应懂得在课堂上营造宽松和谐、生动活跃的氛围,创设灵活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一百次后有多高?”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告诉他们结果,这时学生会非常好奇,此时兴趣就会通过情绪反应来影响学生的行为积极性,相反,如果学生不感兴趣的,则可能心理动力不够,缺乏激情,效率也就较低。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兴趣和情绪的左右,因此,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从而在快乐中获取数学的知识与方法,这对于促进学生数学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以“美”激情,构建情感数学课堂

当学生以美的感受和审美情感投入学习的时候,其思维的创造性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数学美与数学知识相比,前者呈“隐性”,后者呈“显性”。知识存在的形态是呆板的,美的存在形态是活泼的,能使人的心灵“受到召唤”。数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数学创造往往起因于数学美的召唤。数学课堂应是以数学知识为主体,以挖掘、展现由其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美学因素为两翼的课堂,而那种思想方法贫乏和美学因素欠缺的数学课堂,则是刻板而不健全的课堂。数学课堂既要把知识与思想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田,又要把学生领进华美的数学殿堂,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达到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受到数学美的熏陶,从而唤起学生思维与创造的灵感。

猜你喜欢

激励激情构建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