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绿色课堂,促进生命成长

2015-04-21张瑾颖

关键词:生动绿色生命

张瑾颖

摘 要:在进行学校课堂教学品牌建设的过程中,我校提出了构建绿色课堂的教学主张。本文以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水》一课的教学为例来谈我校构建绿色课堂,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生命;生动;生态;生长;绿色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3-023-1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绿色的课堂环境,让生命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因此,我们主张的绿色课堂是生命的课堂,是充分张扬师生生命活力的课堂。

在《水》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努力把学生当作一个鲜活的个体生命平等地去对待、去尊重、去理解、去相信,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儿童学习的安全、自由的绿色课堂环境,让学生感到宽松、坦然、愉悦,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引导学生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施展出自己的特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步,感受生命的成长过程。

二、建立简约、合理、生态的教学目标,构建绿色的教学过程,让课堂教学变得低负高效

1.建立简明合理的教学目标。

我们根据散文的文体特征和学生实际,认真挖掘《水》这一课的教学价值,把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一担水”、“一场雨”、“一勺水”三个场景体会缺水的苦。(2)学习反衬手法,知道全文整体“以乐写苦”和局部(第五自然段)“以多写少”、“以慢写快”、“以有声写无声”的写法的好处,并结合第四自然段的文本空白处进行迁移写话,进行语言实践运用。这个教学目标简明合理,指向明确,第一条指向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第二条指向语言表达的学习和运用,两者言意结合,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统一,符合语文课程的要求。

2.选择简洁明了的教学内容。

我们根据教学目标取舍整合教学内容,抓住“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根主线,串起“一担水”、“一场雨”、“一勺水”三个场景进行品读,感悟思想内容,学习表达方法,学习语言运用。与目标无关的内容不讲,与主线无关的内容不讲,洗去了繁难偏旧、枝枝蔓蔓、无关紧要的东西,留下了具有教学价值的东西,使教学内容更加干净、有用,达到了“形散神不散”的效果。

3.设计简单清晰的教学环节。

我们抓住核心知识设计教学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我们用一个主问题“你从哪些地方感悟到水的珍贵,作者又是怎么写的?”来引领学生思考讨论,贯穿全篇教学,通过“自主探究——互助合作——导学引领——巩固运用”四个基本环节展开教学。整个环节简单清晰,在核心问题的引领下,抓住主线,层层深入,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绿色的学习过程,让学习活动充满生机活力

1.自主探究。我们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前置作业单:(1)认真朗读课文,思考课文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出水的珍贵?(2)品读每个事例,思考从哪些地方能感悟到水的珍贵,圈划关键词句,写好批注。(3)说说每个事例作者是怎样写出水的珍贵的?在前置作业单问题的引领下引导学生认真开展自学,静思默想,深入思考,努力寻找问题答案,同时,记录自学中产生的新问题,以便质疑。

2.互助合作。主要包括小组研讨——同伴互助——展示汇报三个环节。学生带着自学成果和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研讨,通过碰撞智慧、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共同排疑,形成最完美的答案。对研讨后还存在问题的学生,通过兵教兵的方式,同伴互相,共同提高。对小组讨论中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录以便在班上进行展示时提出。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全班展示,由小组围绕前置作业单上的学习任务展示学习成果和提出疑问,其他小组进行互动点评或质疑辩论。在学生展示自学成果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捕捉学生交流中“内涵”不足的问题,以学定教,进行点拨引导,引领学生深入其中,拓展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在自主探究,互助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凸显,他们主动学习思考,主动实践探究,他们与教师、与同学互相启发、互相交流、互相补充,在辩论中,在质疑中,在争执中,在评判中,在沟通协作中学习知识。课堂充满了学生不断成长、不断发展、不断创造的气息,彰显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四、教给正确、有效、实用的知识方法,获得绿色的学习成果,让每位学生得到可持续发展

1.总结规律,授之以渔。

《水》一课的教学中,在品读完“一担水”后,老师让学生关注PPT点红的词句,同学们发现,这一段师生抓住了“一个村子”、“十公里之外”、“一处很小的泉眼”、“一个小时”、“一担”这几个带有数字的词来品细节,谈感受。老师告诉学生,抓数据,品细节是阅读过程中一个不错的学习方法,值得大家以后学习运用。在教学三个“滑过了”的句子时,让学生明白,一勺水从头冲到脚,实际上速度不快,但是作者却写得很慢很慢,这是以慢写快,也是衬托出了水的珍贵,对水的极度珍惜。“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这句话是作者以有声来写无声,也是衬托出对水的极度的渴望,以及水带给我们的幸福和痛快感。通过教师的总结点拨,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反衬这一写作手法的妙处。

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提示点拨,适时总结,疏理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寻找表达规律,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把知识点归纳上升为理论。同时教给方法,让学生不仅得到“鱼”而且得到“渔”。

2.迁移实践,巩固运用。

绿色课堂重视实践运用,我们根据知识或方法的学习规律,按照“认识领会—实践运用”的步骤设计一定的练习,当堂训练,来增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锻炼的机会,以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实践运用的能力。

猜你喜欢

生动绿色生命
绿色低碳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