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教育折射出人性的光辉

2015-04-21林伟民

关键词:理想信念困难学校

林伟民

摘 要:教育面前没有贫富贵贱之分,学校教育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教育的爱应该是博大的、公平的,教师的爱应该洒向每一个学生,这样的教育,才能折射出人性的伟大光辉。

关键词:教育;导向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3-011-1

一、急功近利不如着眼长远,把握教育价值导向

关注学生在校成绩,关注高考达线人数,固然是当下学校办学的质量追求。但是,教育的功效远远不止这些!教育要能使学生形成积极的、阳光的生活态度,终身受用的学习能力,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和未来的希望。

从幼儿学前教育开始到大学毕业,需要近二十年的时间,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年内把学生培养成完善的人,再高明的老师也不可能把学生平生所需的技能教给他们。因此,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使他们走向社会后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

我校优秀毕业生鲍宗臣同学虽然家庭贫困,但是他从没有放弃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从没有在别人面前有任何的自卑,始终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并以自己积极上进的正能量影响身边的同学,尽自己的所能做好班主任的助手,为班级和同学服务。虽然他的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是他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他的心态是最阳光的,这正是教育应该关注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是漫长的,可能会经受各种各样的挫折和考验,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才能使自己永远乐观向上,永远看到希望,才能享受到人生的幸福。

二、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把握教育公平导向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阶层的分化悬殊日益加大,这一贫富差异也反映在学校的学生身上。

一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一身上下全是名牌,生活用品非一线品牌不用,学习上不用心,不肯吃苦,却乐于比吃穿,比享受,具有心理感觉上胜人一筹,高人一等的自豪感与优越感。

与此相反,一些贫寒子弟,他们一无所有,维持温饱和最低生活保障尚且需要救济帮扶,从寒门走上社会,他们行走的是一条坎坷不平的崎岖小道。面对两种不同的对象,人们更愿意做的是什么?不用我们回答,社会上的一些苗头倾向已经给出了答案:嫌贫爱富,锦上添花的事情都愿意去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大多无人问津。

学校的教育应该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一切都着眼于调动和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性。着眼每一位学生,倾注温暖的教育情怀,尊重人性人格,发展个性特长,体现人文关怀,让教育折射人性的光辉,就要求我们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家庭条件的优劣,外表和性格的差异等等,都不应成为教师对待学生有所喜好的理由和借口。相反,教师对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或性格和生理有缺陷,或成绩暂时不理想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鼓励他们树立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教育的人文关怀和教育的博爱情怀,就是要把更多的温暖和关爱洒向更需要的弱势人群。

本着扶困济贫,救急救难的原则,我们将有限的资源和经费更多地倾斜于困难的学生;在精神慰藉和人文关怀上,我们倡导教师为困难学生开辟绿色通道,不歧视,不漠视,不放弃,不抛弃。建立困难学生情况档案,对于符合条件的为他们申报政府助学金,争取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对于遭遇灾祸的,学校为他们组织募捐。对于品行优良、积极进取的学生,不论出身,重在表现,在培养学生干部,评定三好学生,发展学生党员等方面予以重点关注,雪中送炭,像鲍宗臣等一批困难家庭的学生同样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会,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三、拼爹坑爹不如自立自强,把握理想信念导向

给贫困学生经济上的帮助,生活上的关心,是我们学校人文关怀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样给予广大学生精神补钙,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乐观向上,丰富健康的精神情操,也是我们十分关注的一项工作。针对社会上青年人拼爹坑爹等时弊,我们通过多项活动,在青年学生中树立起正确的信念观、价值观。

以理想信念教育明确奋斗航向。学校教育要培养出有理想,有志向,昂扬向上的有为青年。但是一个时期以来,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一些学生庸俗肤浅,精神颓废,拼爹坑爹一族报纸媒体时有披露。我们很好地运用升旗仪式、成人仪式、主题班团活动、班会、家长会等多个阵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扫除他们的迷糊认识,激发他们求真、求善、求美、求知的欲望,以正确的理想信念支柱支撑青春的人生。

以主题辩论班团会讨论构建价值目标。“高富帅”、“白富美”是社会价值倾向的两块标签,于是我们学校以其为切入点,组织学生进行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系列讨论。通过大讨论,摒弃浮躁肤浅的东西,清除消极错误的认识,使真正散发青春光彩,代表主流思想的价值理念成为青年学生的信仰追求。

以身边典型激励激发前行动力,榜样的引领比简单的说教更见实效。我们树立了袁佩华和鲍宗臣这些自强不息,立志有为的典型。袁佩华同学幼年车祸后高位截瘫,只能靠轮椅行走。考取五中之后,学校给她在生活中创造便利的条件,将她的班级和宿舍全部安排在一楼,专门在女生宿舍楼的一楼腾出一间宿舍给她和她奶奶住,方便奶奶对她的照顾。为了方便她就厕,学校专门在教室的旁边楼梯间设计了供她专用的卫生间。为方便她进班级和宿舍,学校给她设计了两条专门的无障碍通道——两个斜坡。一个是到教室的路上,一个是进宿舍的门前。考虑到袁佩华生活的困难,年级部为其组织募捐,并帮其申请政府助学金和特困生助学金。在五中温暖的大家庭里,袁佩华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其励志事迹被新华网、人民网、江苏网等十几家权威网站转载,袁佩华被评为丹阳市精神文明十佳新人新事。学校对袁佩华和鲍宗臣等贫困学生的关怀鼓励给一大批类似的学生带来了信心和希望。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困难学校
困难中遇见团队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困难我不怕
选择困难症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学校推介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有困难,找警察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