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文化的生成、固守和发展

2015-04-21殷义国

关键词:校园文化发展

殷义国

摘 要:一所好的学校的校园文化应该是具有个性的,都有它的历史、它的建筑、它的社会环境、它的教师和学生,其生长点需要管理者去挖掘、去发现、去智慧地生成。校园文化也必须要从成人视角的“文化装点”转变儿童立场的“文化行动”。

关键词:校园文化;生成;固守;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3-009-2

一、生成——找到属于学校自己的“生长点”

校园文化是一张图画,是一篇文章,也是一本教科书。画什么、写什么、教什么都是我们办学者思考的内容,最关键的还是要找到属于学校自己的“生长点”。

呈现一条学校自己的语言:一进校门就能见到“绿色、阳光、生命”六个大字,这些都展示了我们大义小学的独有的“话语系统”—“以绿色的教育追求教育的绿色”、“汲取自然精华,积淀生命潜质”,呈现了义小人独特的文化气息,成为学校特色文化的亮丽风景。“绿色”是生态的象征,是健康的代名词;“绿色”更是生命的象征,是和谐的代名词。近几年来,常熟市大义中心小学凭借丰富的绿化资源,全力打造“植物探究”特色平台,精心开辟“校本型探究性体验教育”活动途径,逐步培育“生态德育”的亮点,并提炼出“绿色文化教育”的办学特色。我校紧紧围绕“绿色·阳光·生命”的办学理念,逐步开展绿色文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将重点放在营造绿色自然的校园环境,构建绿色和谐的校园文化,力争把学校建设成“绿色家园”,把教室打造成“绿色课堂”,把教师塑造成“绿色园丁”,把学生孕育成“绿色精灵”。我们希望每一个生命个体(包括教师、学生、职工)在绿色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在充满阳光的心路历程中感受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呈现一点学校管理个性的内容,学校的八个好是学生常规的总体要求,以此呈现在学校的显眼的部位,告诉我们的学生我们的老师及我们的家长甚至是我们的客人,这就是我们的学校,这就是我们的学生。

这里引用一段特级教师来参观我校后写的一段话来看看外人眼中的大义小学:学校标语是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更有可能彰显她的教学特色。或许就是凸显一个校长的办学思想。从表象看,好像有点与时代脱轨,深入其内却发现:这些都凸显一个关键字“静”。静为何物?常人做学问,修灵性,心静则凉,它更是一种气度,一种品质。义小领导就有着这样的一种气度:他们深知教育从来不是一时一刻立见成效的简单劳动,而是长期投资的事业,需要的是教师工作扎实的态度,或许也就是一句简单的话语:我可以做点什么?一路走过,品读着他们一句句质朴的话语,切实的体会;感受着他们独特的魅力,生命的厚重;欣赏着他们团队的默契,韵味的无穷。静下心来——在平常的教学中感悟教育,在平时的细节中寻找真谛,在平和的心态下追寻做教师的幸福。

二、固守——坚持校园文化的“儿童立场”

1.开辟植物主题园,让学生在这里闲“园”信步。

在学校二万四千多平方米的绿化空间里,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海棠园、桂花园、玉兰园、蔬菜园、果树园、紫荆园、樟树园、红枫园、腊梅园等十四个植物主题园,她们交相辉映,斑斓多姿,与“尚德”、“启智”、“砺行”三幢教学楼相得益彰,形成了“园中有园,四季花开”的独特格局与探究氛围。一年四季,闲“园”信步,徜徉于一个又一个“园中园”,你会欣喜地捕捉到一个个动人的镜头:艳丽的海棠洋溢着盎然的春意,广玉兰开出了夏日的幽香与纯洁,那一束束探究的目光是多么专注与虔诚,那一张张烂漫的笑脸似乎让人闻到了蓓蕾初绽的气息……每到校本课与校园文化活动时间,“植物王国”里总能看到孩子们欣然探游的身影,他们时而静立端详,时而穿梭寻觅,时而奋笔书画。园中特色展板上呈现着他们探究和智慧的结晶,稚嫩而清新的作品折射出孩子们与校园植物和谐对话的绿色文化。

2.建立“校史”林、“荣誉”林,让学生在散步中感受“我与学校同成长”。

学生们上学、放学、课间穿过学校大门南面花园的校史林,如同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义小人的奋斗与求索,走过风雨,迎着阳光,会觉得时空在变迁、校史在发展,唯一不变的是师生执着的信念与创新的步伐;漫步于大门北面花园的荣誉林,当一个个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学校荣誉与奖项映入你学生眼帘时,或许会发出啧啧赞叹,或许还会不禁感慨义小人的“四季歌”——春的播种,夏的耕耘,秋的收获,冬的沉思。学生林中行走,在绿荫下散步,感受到的是“我与学校同成长”。

3.设计诗意儿童化的“绿色名片”。

如果你到每间教室的门前走一走,你会惊奇地发现一块块独特的班级展板——“绿色名片”。它们以象征阳光与生命的“太阳花”为外型设计,以不同的班树班花图案为特色标志,以不同植物的“诗情花语”为追求目标,以“绿色团队”风采和“绿色之星”评比为个性展示。这样的“班级名片”外型是太阳花,一层楼一个色彩,符合儿童审美心理。内容围绕班级特色,富有诗意。

4.布置绿色文化长廊,让师生发出和聆听自己的声音。

校园环境是一个无声课堂,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在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我校的校园环境布置突出了“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来说话”的宗旨。一条长廊,就是一组师生的对话。亲切的话语,丝丝注入了学生的心田。

三、发展——让校园文化在教育活动中“嵌入”和“弥散”

1.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活动。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逐步营造具有我校特点的校园文化精神和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了“让墙壁说话,展班级风采”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如:梅花班开展了“梅轩学书法”活动;仙人掌班开辟了“请愿墙”,把自己的心愿合理地表达出来;芭蕉班开辟了“我行我秀”专栏展示自己的特长;葡萄班还搞了个“书香小屋”,还有的班级设立的“智慧树”来激励学生……这样的评比引导了各班围绕“植物探究”学生特色实践活动开展的有个性有创意的“班班有特色”的班级活动,达到了动手动脑的有机活动教育目的。

2.校园文化展示学生活动。

每一个教室前的走廊内都展示了作品:学生的书法作品、学生的果实画、艺术楼前学生的美术作品、图书馆前的学生作文……有时候在开放式图书厅还会有我们老师的粉笔字、钢笔字展示等。从底层长廊的“学生尊师感言”中,你可以倾听绿叶对根的情意;从二楼长廊的“教师教育座右铭”中,你可以感受园丁培育的辛劳与“桃李满园”的幸福;从三楼长廊的“青研中心绿色课堂语录”中,你可以想象自然绿色的生态课堂正在孕育学生的“灵性”、“悟性”与“个性”。在教学楼长廊的三个楼层两侧,你还可以欣赏到学生的植物艺术作品——果实画,细细品味用不同植物果实再现的“奥运”、“世博”、“脸谱”、“生肖”、“中国传统节日”等文化内涵。

只要您一踏进我校“植物探究”展示大厅,您或许会透过“叶画天地”、“家居植物”、“植物名片”、“果实画趣”、“素描佳作”、“奇思妙想”等特色橱窗,惊叹孩子们那灵动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如果您一点击大义中心小学“植物探究”专题网站,您或许还会从“探究动态”、“植物科普”、“校园植物”、“植物分类”、“植物诗文”、“植物摄影”等栏目中感受到校本课程质朴而又浓郁的教学气息。

3.校园文化激励学生活动。

一走进学校的大门,就能看到两面全是学生头像的墙壁。左面是“笑脸墙”,上面有一百个学生个的笑脸,是在学生活动的时候随机抓拍的,有一人的也有三三两两的,一个学期换一组。在这里向家长向社会展示的是一种幸福,是学生的幸福,是校园的幸福。

右面的墙是“荣誉墙”。上面的展示的是学生获奖以后的“幸福”。也是一个学期换一次,把上一个学期拿到奖后拍的照片展示出来,不分班级高低,不分奖项级别的高低,学生有了成果就有了幸福。

校园文化是管理者有意识的梳理、甄别、选择、固守、发展的结果和过程,它的价值就在于坚守了自己、坚守了儿童、坚守了活动。这样才能让文化有心灵感应,有身临其悟,才能发挥文化的组织性和主张性。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创建校园文化的意义探究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