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在全球化下的创造力

2015-04-20忻颖

上海戏剧 2014年11期
关键词:战马艺术节创造力

忻颖

为创造力留出空间

“为创作力留出空间”这是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在论坛上做的主旨发言的题目。如今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家的力量大幅度增长,文化艺术还远远地不能和它相称。在演讲中余秋雨提出,艺术有三大功能:消费功能、传承功能、创造功能,三者是并存的。然而这么多年,中国在艺术的消费功能和传承功能让大众得到了比较好的满足,但是对创造功能却是十分忽视的,真正的艺术的创造功能恰恰需要挑战大众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对传统也需要进行适度挑战。

因此他提出,我们需要给艺术的创造力留出空间,现在的空间还是不够大。余秋雨说,为创造力留出空间,我们就要准备好,有一些创新的作品是普通老百姓一下子接受不了的。这些作品没有太高的收视率,没有太高的发行量,但我们一定有这样一个思想准备,我们创造力的空间才能出来。

英国沙德勒之井舞蹈剧院首席执行总监、艺术总监阿利斯泰尔·斯波丁讲到了前一阵在上海热演的马修·伯恩版的《天鹅湖》时,他说,《天鹅湖》走了一条不是很受大众欢迎的路线,是通过艺术节不断地去推广这部作品的。他认为,新的艺术形式刚出现的时候,人们一开始可能不太了解,但是慢慢地就会了解这样的艺术形式,并能够读懂它的语言。所以作为艺术家要大胆,而我们要做的是多去了解他们,这样才能不断督促艺术家,也让我们更接受他。

另两位主旨论坛演讲人、英国国家剧院执行总监、总制作人尼克·斯塔尔和美国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副总裁、制作人艾丽西亚·亚当斯都在发言中提到了即将推出中文版的舞台剧《战马》,作为“为创造力留出空间”一个生动的实例回应了余秋雨的发言。

享誉世界的舞台剧《战马》其制作灵感来源于非洲马里特有的木偶技艺,艾丽西亚·亚当斯介绍说,当年她刚到肯尼迪中心的时候就和一些木偶艺术家合作,资助他们的创作,后来推出了一部较为成功的作品《高马》,而《高马》给了英国国家剧院灵感,创作出了《战马》。尼克·斯塔尔说,他们在英国国家剧院打造了一个新剧实验室,这个新剧实验室,和生产、排演等等都是分开的,由剧院全资赞助,由于成本控制有道、艺术眼光准确,这样一个实验室其中有50%的作品最后可以在大舞台上展出的。《战马》就是从这个工作室走出来的,一开始也只是一个小剧作,随着它的一步步改进,最终成为精品大作。如今这个工作室每年接受的资助在100万英镑左右,而年收入大概在五千万到一个亿之间波动。尼克·斯塔尔强调,作为制作方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我们的工作不仅是要有成功,要去发觉那些小的作品,如果只是为了追求成功,很可能就会适得其反。虽然给予艺术家资助和机会,但不能用资金来限制自由创作的氛围,要有一个非常开放的态度对于创新。

全球化的创新理念

论坛中,中国作品如何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也成为一个受关注的议题。中国上海国际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刘文国这样举例说,如果国外到中国来演出有10个节目,那么中国出去的节目1个都不到。1/10都不到,实在很少。他说:“现在文化多元化,经济已经全球化了,我们文化完全可以进一步进行合作。中国的演出能够走出中国非常重要,国外的观众是怎么想的,怎么理解这些作品的,这些都需要去了解。不能仅仅是我们单方面把我们节目拿出去,那肯定演出一两场就回来了。所以我们想要和国际上的团队进一步合作,这也是非常好的形式。有这么一句话,大家联合制作这么一个船,然后驶向世界上去。这样联合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中文版的《战马》将由英国国家剧院和中国国家话剧院合作,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说,不仅是《战马》,今后国话将和英国国家剧院进行深度长期的战略合作,包括在创作、制作、培训,甚至戏剧演出高清影像制作,都会进行长期深度的合作,并一步一步往前推进。他说:“我们甚至于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戏建立起一个合作形式的开拓,形成一个新的模式,不仅仅是在戏剧舞台表演方面带来一种新的尝试,而且在合作的方式上,我们希望给中国带来一些新的尝试。”

而对于新作品的创意和推广,多数论坛嘉宾都认为,那就是要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找寻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和情感共鸣。香港艺术节执行总监何嘉坤说:“当我们和艺术家进行合作,去创作一个东西的时候,我觉得我们最终就是为了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当然希望艺术节是一个平台,但是最终是为了艺术家和他们创作的产品能够和公众有一个共鸣。这种共鸣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时候很多观众是来自世界不同的地方,有很多艺术节是希望跟世界各地的人产生共鸣。我们(香港艺术节)委约的很多作品必须和香港人有共鸣,非常有港味的。”

赫尔辛基艺术节的艺术总监埃里克·塞德布洛姆这样说:“即使我们在不同的文化中出生和长大,说着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习惯和不同的法律和信仰,但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点,我们是人类。我们往人性的深处走得越远,我们共性就越多。”他认为,在当下,国家文化之间的围墙越来越难以逾越之时,最重要的就是维持这些机制的运转,然后加强所有形式对话,说到底让全世界制作人进行合作的现实基础不是哲学或者是道德,而是经济。因此,共同制作具有最高的艺术社会和政治价值。

艾丽西亚·亚当斯则从创新这个层面解释这种全球化的必要性。她说,创新是引入新事物,新的观点,新奇的,或者是可以为文化创造价值的事物。创新对于世界的重要性,就好像是水一样,是维系社会品质所必须的。当一个想法或者是理念从原来的环境越入另外一个环境,创新就发生了。我们如何持续新的观点,新的创造,以保持我们的文化和生命力。她还是以《战马》来举例,“一位非洲的艺术家,他可以用竹子和网状纤维制作大型木偶,使它们成为世界上受人喜爱的战马。伟大创新根本所在就是要跳出它所在的环境和媒介。”

猜你喜欢

战马艺术节创造力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A Glimpse of the Art Festival遇见艺术节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小战马
加拿大担任今年北京艺术节主宾国 派百人艺术团
澳大利亚瀑布音乐艺术节
战马
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