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工程建筑中的造价管理研究

2015-04-17马行耀

建材与装饰 2015年26期
关键词:施工方投标招标

马行耀

(浙江春江建设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500)

市政工程建筑中的造价管理研究

马行耀

(浙江春江建设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5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进程飞速发展,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系逐渐得到完善。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众多城市开始着手扩大知名度,吸引外部投资商在本市进行投资建设。而为城市改善环境,增添基础设施的市政设施工程是非营利性的工程,其资金来源主要源自政府的拨发与地方政府的筹集。这就意味着城市建设消费的资金与城市筹集资金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市政建设的现有目标便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市政工程各阶段的资金造价管理。本文就市政工程建筑中的前期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结算阶段中普遍的问题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使用效益;研究

1 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任何一个工程的确定与实施,都需要决策者提前对工程进行详细的规划。决策阶段是项目工程能够顺利完成的基础,决定着项目工程能够正确的执行,也对各个项目阶段制定了造价管理体系。在决策阶段应注意几个问题:①在对项目进行初步设计规划时,应参照国家相关标准规定以及结合地方的政策,不能根据自身的想法对工程的设备与材料进行估算,不参考市场行情。②在项目确定立项阶段,有关人员为了可以能够使项目通过,虚报工程的投资金额,对后期工程的建设造成了巨大的问题。③在项目工程实施阶段,因考虑建设环境的实际情况,出现更改项目规划的现象。对此,规划者应根据实际情况,正确的处理有关问题,同时对于工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科学的预测。

2 项目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2.1对工程招投标的要求

首先要建立一个透明的竞争环境,确保招标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对于中标后将建设资格分与他人或者达到投标要求后将投标资格借予他人的行为应明令禁止。同时在招标方式的确定过程中,应规范招标的形式。目前较为流行的方式为工程量清单方式,即通过市场定价来明确建设材料的市场价格以防止过高的工程造价。

2.2对招标方的要求

招标方应对本次招标项目的标价提前进行确定,以保证竞争的公平和价格的合理,防止因不正当的手段而造成投标者以最低的价格中标,造成后续工程建设时资金出现缺口。招标内容应明晰,防止投标人理解错误而造成投标失败。招标方应明确招标的目的,即以最合理的价格使投标者中标。

2.3对投标方的要求

投标方应具有相关的基本素质才能参加招标。①投标方应具有专业的施工团队且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和工作经验,拥有完善的施工设备。②投标方应具有明确的资金为履行合约做准备。③在竞争投标时,对于投标价格的选取应合理,不能因过高过低而使招标方投标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4对于施工合约的要求

施工合约代表着招标方与投标方各自的利益。在施工过程中合约是招标投标双方解决问题的唯一依据。合约的内容必须详细明确招标投标双方各自的任务、利益。在签订合约时,双方应规范签订行为,在建设施工过程中时刻遵守合约内容,避免双方产生问题纠纷,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

3 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

项目实施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混乱的阶段。在此阶段存在诸多问题:

3.1现场混乱,管理不到位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招标方,监理方,施工方三者之间没有详细明确的管理体系。导致三者沟通不及时,产生问题时无法协调。使得工程造价大幅提高。

3.2造价人员专业技术缺乏

一方面,施工企业忙于施工建设准备而忽略对人员的选拔和培训,致使人员水平良莠不齐造成工程造价出现问题。另一方面,施工方过分依赖监理单位分配的专业人员,但是却忽略了监理单位的监理费用。随着施工项目的完成,施工造价越高,监理费用则越高,致使在结算时,工程造价整体提高。

3.3施工方与各方之间关系复杂

施工方,设计方,供应商,材料运输方,监理方之间关系复杂。为提高各方收益,各方之间串通一气,层层加价,造成工程造价提高。

3.4工程建设过程改变工程计划

项目实施阶段的费用支出占据项目整个阶段费用的绝大部分。因此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造价。但在此阶段管理应注意一些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往往会根据实际环境要求设计部门更换设计方案。方案的变更意味着造价的提高。对此,施工方应尽量在施工前期预测施工线路,提前应对计划的变更,减少造价的提高。

3.5严格检测现场签证

现场签证是项目实施过程中费用直接体现。招标方和监理单位应布置专门人员提前对现场进行了解,并对现场签证实施检测与鉴定是否与现场实际情况相吻合,防止施工方为加大自身利益多签或者少签的情况,造成支出出现漏洞。

4 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项目工程的结算阶段是整个工程的结尾,也是工程造价的核算阶段。在核算过程中,需要审计人员,招标人员,施工方,监理方共同完成。各方要拿出招标方与投标方之间的合同,施工方的现场签证,以及设计变更的方案等。在结算之前,要核实施工方是否按合同的图纸进行建筑施工,是否在核算过程中多算材料费,人员工资等。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建筑中的造价管理需要对此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管理预算,要加强对每个阶段的造价控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增大投资的效益。

[1]闫会永,白晓玲.浅谈市政工程的造价管理[J].经营管理,2007,54(23):216.

[2]黄慧.浅谈市政工程建筑中的造价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9,15:183.

[3]张英.浅谈市政工程建筑中造价管理的财务运算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23(5):236.

[4]李菁.市政工程的造价管理措施与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14,15(13):105.

[5]周兰萍.市政工程建筑中的造价管理[J].建设科技,2007,64(32):72.

[6]储明均.市政工程设计的造价管理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226):224.

TU723.3

A

1673-0038(2015)26-0245-02

2015-6-8

马行耀(1981-),男,甘肃靖远人,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硕士。

猜你喜欢

施工方投标招标
施工方参与回购的建筑供应链协调及应急策略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公立医院招标采购集中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国务院明确取消投标报名
浅析投标预算风险的防范
军工企业招标投标管理实践及探讨
论合同管理与工程造价之间的联系
浅谈监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
建设工程管理中施工方的签证管理
统计分析在工程招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