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研究新进展

2015-04-17高佃平

今日畜牧兽医 2015年3期
关键词:蹄部O型口蹄疫

高佃平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600195)

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研究新进展

高佃平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600195)

1 口蹄疫概述

口蹄疫是什么?它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偶蹄动物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口部和蹄部皮肤发生水疱和烂斑为主要特征。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等特点。虽然此病的病死率不高,但可引起动物生产力下降,因此,对养殖场的经济影响很大,OIE也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的首位。

口蹄疫一般症状为:发热、厌食、水疱(口腔部、蹄部、乳房周围)、流涎、跛行。临床诊断中猪只的主要表现在蹄部,猪只得此病的第一表现为突然跛行,然后喜欢跪卧、不愿走动,蹄部皮肤、口腔或舌部是否有水疱,厌食等等。

2 我国现有口蹄疫疫苗的种类

灭活疫苗类: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疫苗研究方向:毒株选育、生产工艺改进如悬浮培养、纯化浓缩等。

合成肽疫苗: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

疫苗研究方向:研制针对性更强的B细胞抗原、效果更优点T细胞位点、佐剂改进等。

2.1 灭活疫苗的优点与不足

优点:全世界证实灭活疫苗的效果确实可靠、性能稳定。

不足:生产、流通和使用存在生物安全隐患;给检疫和流行病学研究带来混乱,动物多次免疫同样会产生NS抗体,难以区分疫苗免疫和病毒感染;不良反应严重,群众抵触使用,限制了疫苗的广泛应用,免疫密度严重不足(远达不到85%的最低要求),疫苗浪费,难以保证防疫效果。

2.2 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多肽98+ 93)新的针对性B细胞抗原

参考中国与东南亚近年口蹄疫O型9个拓扑型的73个流行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设计针对性B细胞位点,抗原谱更广,保护效果更好。多肽98针对缅甸98毒、多肽93针对泛亚和猪毒谱系病毒,两个序列的组合实现了对我国O型口蹄疫各种毒株的全覆盖。

新的针对于猪的T细胞位点:重新设计了更高效针对猪的T细胞位点,进一步提高疫苗的细胞免疫功能。

独有的肽链结构球状化技术:使合成肽的空间构型与天然抗原完全一致,确保多肽抗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全新的佐剂:同样具体促进细胞免疫功能。

技术优势:免疫针对性强、免疫谱广,对缅甸98毒、泛亚毒、新猪毒和旧猪毒等各种O型流行毒株均具有极强的抵抗力;可诱导细胞免疫功能,重新构建了含有更多MHCⅡ型结合位点的猪口蹄疫专属T-Helper细胞表位,进一步提升了疫苗的细胞免疫功能;免疫安全性高,当前国际上使用最安全的口蹄疫疫苗,无局部和全身过敏反应,无流产和食欲下降等副反应;可区分免疫与感染,不影响鉴别诊断、检疫和流行病学研究,更有利于猪场净化;无生物安全隐患,具有配套的免疫检试剂盒,免疫检测高效、快速、准确;专用新型佐剂确保疫苗更高效、安全。

2.3 关于猪A型合成肽苗的研究

基于同样的原理,已经完成了A型肽苗、OA二价肽苗的研制,对预防猪A型口蹄疫效果很好,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正在申请文号。

3 口蹄疫疫苗计划免疫策略

免疫剂量:猪、牛不管多大日龄都按正常剂量免疫,不可减少注射剂量。羊可以按牛的正常剂量的一半接种。

母源抗体会干扰免疫反应,需合理确定首免时间。

初次免疫后间隔1个月要加强免疫一次,不管是何种动物,也不管是多大月龄,只要以前没接种过疫苗,初免都应间隔1个月加强1次。即使疫苗株与流行株很匹配,免疫间隔也不得超过6个月,最好每4个月免疫一次,建议加大免疫次数。

要注重群体免疫力,一定要提高畜群的免疫密度,低的免疫密度很难起到预防效果(85%)。

免疫期:说明书中的6个月免疫期,但实践中由于受免疫操作、免疫密度、机体状态、其他疾病的干扰等原因的影响,有时可能达不到6个月。

3.1 口蹄疫采取的免疫程序

仔猪:初免30~60日龄,具体时间可根据母猪的免疫状况确定,初免后1个月左右加强一次(商品猪一般5~6月龄出栏,所以加强免疫后可以维持到出栏)。

种母猪:可以在产前1个多月前免疫,也可和仔猪同时免,或者是一年3次。

种公猪:每3~4个月免疫一次。

接种剂量:大小猪均按正常剂量接种。

3.2 口蹄疫疫苗的不良反应

正常反应:体温略有升高,减食或停食1~2天等。多数较轻微,反应多呈一过性。无需治疗,会自然恢复。

严重反应:与正常反应无实质差异,个别因机体差异,反应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需治疗才可恢复。对症治疗:发热用安乃近或复方氨基比林,往身上泼凉水物理降温,为防止继发感染,可注射抗生素。

过敏反应:注苗后短时间内出现的非常剧烈的反应,主要症状有突然倒地、休克、全身发软、发绀、体温下降、焦躁不安、共济失调、呼吸困难、流延、肌肉振颤、腹泻、频繁排尿排粪、口角出现白沫、鼻腔出血、对各种刺激反应迟钝等,甚至因抢救不及时死亡。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对症治疗:0.1%肾上腺素1毫升,30分钟可恢复,地塞咪松1毫升(5毫克/1毫升)2小时恢复。若治疗后仍未恢复,可30分钟后再注一次。此外,容易引起怀孕母畜流产。

局部反应:注射局部出现肿胀,感染发炎形成脓肿,一般无需治疗。

3.3 接种疫苗需注意的问题

3.3.1 疫苗:保存条件:2℃~8℃。

检查疫苗:外包装是否包装完好,有效期,疫苗是否分层,若分层不能使用,颜色变化(淡粉红色到白色),从冰箱拿出疫苗后,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1~2小时),让疫苗恢复到室温,用前充分摇匀疫苗。

3.3.2 接种器械和药物:注射器和针头必须洁净无菌,针头数量足够,保证一头动物一个针头,准备好抗过敏药物肾上腺素或地噻米松。

3.3.3 人员:为防止人为机械传播,进入村庄或牧场时,须消毒、更换衣帽鞋和洗手。

3.3.4 牲畜要求:待接种的牲畜经临床观察应未见异常。免疫前应了解接种动物品种、健康状况、病史、免疫史及过敏史,凡病弱不应接种,临产母畜(30天内)慎用。注射时要保定牲畜,注射部位要消毒,消毒液一定要接触到皮肤。一定要确保注射深度到达肌肉中。如果发现有漏、冒疫苗液现象,要补种。

3.3.5 禁止野蛮注射,杜绝皮下注射。

3.3.6 注射后要有必要的观察。

3.4 生物安全体系

中心思想:严格的隔离、消毒和防疫。

关键点:在于对人和环境的控制。建立起防止病原入侵的多层屏障,使畜禽生长处于最佳状态的生产体系。

猜你喜欢

蹄部O型口蹄疫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奶牛蹄部护理措施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蚊子爱叮O型血的人?
夏季需防羊腐蹄病
XLNO型低温脱除氧化亚氮催化剂性能研究
O/O型未定式极限的求法总结
口蹄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