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探讨研究

2015-04-16龙彩凤,宋小川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5年9期
关键词:应用型基地学院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Practice Base for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基金项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涉外学院专项)

引文格式:龙彩凤,宋小川.独立学院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探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09):48-49.

Abstract: Independent college is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chools form a bold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ination of credit and fl exibility and the coexistence of resources, But there is also a lack of clear positioning, the lack of a corresponding

internship base, the lack of learning motivation, lack of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and other issues.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discus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base,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mployment,

and provide experi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base of independent college.

Key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Present Problems;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1 独立学院的概念、特点及前景

1.1 独立学院的概念

独立学院是以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办学活动中积淀的优质资源为依托,以非财政拨款的社会资源为主要经费来源,采取民办运行机制而建立的,独立于母体高校之外的,拥有较大自主权和独立性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 [1-2]。

1.2 独立学院的特点

1.2.1 信誉与灵活相结合

独立学院有公办高等院校做依托,所以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模式和有力的补充,进入新中国高等教育历史舞台的独立学院,在各方面相对普通民办高校而言更有保障些。它将“国有”的“信誉”与“民办”的“灵活”相结合。独立学院实属三本,从其招生的分数上来看比较接近二本的招生分数线。如果学生考得还可以,但又没能上二本的分数线,进高职院校又学觉得有点亏,那么独立学院便是其不错的选择。因为从其专业设置上来看,独立学院的专业一般都是母校的热门专业。所以进好点的独立学院不仅名气好有信誉的保障,而且还可以选不错的专业。

1.2.2 经验与资源并存

独立学院依托母体高校而发展起来,从其教学和管理经验来看应该是比较丰富的,并且又具有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因此,丰富的经验和优良的资源可以确保独立学院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培养质量。

1.3 独立学院的前景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形式上的一种探索,从实际情况看,具有创新精神,不仅有利于多渠道、多形式地引进社会资金,而且也可以调动各方面办教育的积极性。它能够更快更好地扩大本科层次高等教育资源,也能更好地满足社全各界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独立学院在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其前景是光明的。但是随着独立学院的兴起,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也不断展现。

2 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方面

2.1.1 学习动力不足

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数人家庭条件较优越,家庭背景也都还可以。这样宽裕的物质条件削弱了他们前进的斗志,使他们个人价值也趋于物质化,社会价值趋于功利化 [3-4]。丰裕的家庭条件也使学生丧失艰苦奋斗的意识。再加上受部分家长的混文凭的论调的一些影响,导致某些学生求学动机是肤浅的。所以一些学生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其它事情上,甚至有一部学生根本就不怎么上课,考试不及格也就是家常便饭了,对于真才实学不屑一顾。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思想在很大一部分学生中也存在。这样一来也就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个人的素质的提高,久而久之便会影响到整个校园的学习风尚。从这些方面看来,还真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1.2 缺乏就业竞争力

我国独立学院虽然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但尚未成熟,社会的认可程度并不太高。所以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表露出对独立学院的学生不太了解,或信任度较低。在招聘时更倾向于录用公办高校的毕业生。独立学院实属三本院校,其学生的实力与公办的一本二本院校学生相比较而言处于劣势状态。与高职院校相比,独立学院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基地,缺乏其应用型培养的精准,动手能力不强。所以,一些学生为了在毕业时找到一份工作,东奔西跑,转战南北,忙于各种应聘,根本就没有心思留在学校上课,从而也就导致了大四上课出勤率低等现象,这一现像严重影响了任课老师上课的情绪和教学的效果。时间一久便会形成恶性循环。

2.2 学校方面

2.2.1 办学定位不明确

独立学院从其办学历程来看,从其开始到现在,不过短短十几年的时间,许多的独立院校存在办学定位不明确,办学特色不突出的这一缺陷。有些院校虽然对办学目标作了一定的规划,但是缺乏对高等教育改革形势的准确分析与深刻的把握,所以提出的目标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还有一部分独立院校并没考虑到其生源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目标与管理模式上照搬母校的那一套,没有进行区别对待,也就造成了办学定不够准确。

2.2.2 缺乏实践教学基地,教学与实践脱节,有悖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独立学院按理说在课程的设置方面以及专业的设置方面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它以可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相关结构做到灵活应对。然而一些独立院校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并没有考虑到学校学生生源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所以,出现了在教学环节上:专业课理论按大班上课,一个班多达八九十人,对实践教学也不够重视,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学时,也缺乏相应的实习基地,有悖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而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

2.2.3 就业体系不完善

独立学院的经费主要来源于社会资金或是学生的学费收入,因而在经费开支方面通常会“精打细算”。所以“专场招聘会”费、对外用人单位联络费、教师进修费用、学习、参观机会等相应的资金投入也就少之又少。帮助学生实现角色转变,走向社会的这一渠道也就无法顺利链接。为解决以上陈列的问题,实习基地的建设显得尤为必要。

3 实习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实习基地是学生开展实践或实习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为实习基地的建立使理论较好地应用于实践,这样不仅可以巩固补充理论课堂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可以体会与补充理论课堂所体会不到的相关知识。实习基地的建立使实践与理论形成良好对接,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更好地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也能让学生提前了解以后的工作环境,对以后要从事的事业有更好了解,做好定位。实习基地的建立,统一实习时间的安排不仅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解决大四学生到课率低的问题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并且可以实现校企业的无缝对接,缩短学生毕业后实习时间,尽快上岗,提高就业率,提升学院形象。从而建立起与就业实习单位长期而友好信任关系,做到择优选择,互信互利。

4 实习基地建设的模式

独立学院应是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院校,所以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实习基地的建设就是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的基础条件和必备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

4.1 建立相应的校内实习基地

独立学院应有别于一本二本院校的培养目标,它的目标应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专业理论的教学上应该体现“够用、管用、实用”的原则。因为只有当学生觉得自己学得东西能“实用”时,就会产生一种学习的动力。

要想达到这一效果,那么学院在经费配给上,应该有所侧重地按比例将相关经费落实到位,购置配套的教学器材,购置相应的实验配套设施、设备,建立相应的校内实习基地。

校内的实习基地的建立不仅可以加强与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工艺过程、生产设备、扩大知识面、增加感性认识,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校内实习基地的建立,当然也需要具有相关经验的老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所以,在老师的培养上,学校应给予教师更多进修、学习、参观的机会,从而使相关教师可以掌握更多的教育技巧和手段,做到提升专业院系教师的业务水平,使其可以更为准确、安全而有效进行学生指导,进一步提升教育的效果 [5-7]。参观学习进修的机会也可以提升相关老师对就业形势与市场需求的了解,增加对外用人单位的联络机会,以确保专业院系的“专场招聘会”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校内实习基地虽具有稳定的特点,高效且易于安排,实习效果较好,但独立学院的教育经费毕竟有限―――主要来源于社会资金和学生的学费,仅靠这些有限经费来建设校内的实习基地,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借助其他社会力量来解决这一问题。

4.2 基于校企合作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形式有很多种,也有多种层次。校企双方共建实习基地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后,学院可以定期派出与专业相关的教师到企业去接受培训学习,以便及时了解专业相关动态,增强教师的经验技术知识,提高实践指导能力。然后,让有经验的相关教师带领学生走进企业,让他们提前体验日后工作的环境,了解未来的工作状态。通过所见所闻与所做去体会真实的工作环境,去考虑去反思自己是否真的适合从事这些工作。校外实习基地的亲身体验会有利于学生查漏补缺,也为学生合理的职业规划与定位打好基础。

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密切与实习基地的合作关系,学院可以设立企业兼职导师的岗位,兼职导师应学院邀请可以定期来学校举办讲座,使得企业能近距离接触高校教学体系,参与对学生的培养过程。这样,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扩大其社会影响。再者,学院还可以与企业联手定期举办“校园专场招聘会”。定期校园招聘会的举办不仅可以消除或除低大四到课率低的现象,也有利于企业招到合适的人才。从而达到保持校企双方良好稳定的交流关系,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

4.3 应用网络建立虚拟实习基地

所谓虚拟实习,就是通过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仿真技术在实验室内进行的一种模拟实习 [8-10]。虚拟实习或模拟实习应是未来实习的一种发展趋势。因为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以前的那种小企业纯手工小作坊式生产已不多见,更新代之是新设备和技术,采取是自动化、连续化和集成化操作方式。相关的的工作人员只要在控制室内通过计算机就可以控制相关设备的操作与运行。当然,这样的操作方式需要熟练的技术与精准命令,任何指令或操作的失误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企业为了保证正常的生产,为了学生安全,在实习过程中也就不会让学生轻意直接操作,最多也就是观摩与旁听。如此以来,实习效果当然也就会受影响。而虚拟实习可以较好地解决此问题。所以,虚拟实习或模拟实习是未来实习模式的一种探索,一种新发展趋势。

5 结语

校内实习基地、校企共建的校外实习基地、模拟实习基地各具特点,各有所长,将三者有机结合,使其发挥自各的优势,在提高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增强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学院形象,校企双方优势互补以及扩大企业影响力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应充分调动相关教师参与联系与创建实习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增强企业合作的意向,在必要基地建设方面给予充分人力、财力、物力保障。

(责任编辑:贺 辉)

猜你喜欢

应用型基地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我的基地我的连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学院掠影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西行学院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