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通江县小型水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5-04-16张登峰

建材与装饰 2015年11期
关键词:通江县水利水库

张登峰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水务局 四川 巴中 636700)

浅析通江县小型水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张登峰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水务局四川巴中636700)

通过对通江县基本情况介绍,分析县内目前小型水库运行中存在问题和现状,针对一些突出问题,提出小型水库改革发展思路,力争为新时期下我县小型水库实现“以库养库”,形成通江水利经济特色,带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通江县;小型水库;病险;发展

1 基本情况

通江县位于四川省巴中市东北部,米仓山东段南麓大巴山缺口处,居北纬31°39′~32°33′,东经106°59′~107°46′之间。幅员4116.58km2,县域东接万源市,南邻平昌县,西靠巴州、南江二区县,北连陕西省南郑、西乡、镇巴三县。县域属中、低山区,包括中切割低山、中切割中山和深切割中山。呈“三山夹两谷”地形。地貌基本特征有三级阶梯状构造,从北至南逐渐降低。全县过境洪水资源50亿m3,现有国管中型水库2座(在建工程),小(1)型水库工程10座、小(2)型水库工程115座,堰塘4456座,工程蓄水量达11237万m3、水域面积达9.84km2。全县有主要骨干河流5条663km,砂石资源储量约800万m3,有骨干河流水面面积约180km2[2]。

2 小型水库运行现状

通江县小型水库大多始建于20世纪60~80年代,当时地方经济、技术和设备等条件限制,多数水库是边勘查、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即使有前期技术设计的水库,也只是进行简单勘测,缺乏基础资料,部分水库甚至还存在未进行设计就直接施工。由于当时技术规范与标准尚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全靠人工进行填筑夯实,水库大坝的质量不佳。加之当时经济不发达,资金不足,频繁的停建、缓建造成许多“半拉子”工程,更让水库的质量大打折扣。目前情况来看,县内小型水库存在病险率高、老化率重和资金短缺等情况,水库安全问题愈来愈成为当地水务部门和政府的心腹大患。

县年内降水分配不均匀,85%左右的降雨集中有6~10月,冬春季干旱少雨,加之大、小通江河上游没有骨干性水利控制枢纽工程,工程性缺水十分严重,靠天吃饭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每年进入汛期,洪涝灾害频繁,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威胁,生产生活受到巨大影响。冬春季水枯量小,农业灌溉用水得不到保证,农业结构调整难度大,由于缺水,严重制约着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3 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3.1改革体制,激活水库

由于受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的束缚,水库仅承担了较强的社会公益职能,没有积极利用市场这根杠杆,未从根本上盘活资产,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反增加了政府日常管理负担,加大了本级财政的支出压力,体制改革激活水库亟待进行。

3.2规范管理,提高效能

县内所有小型水库均无必要的监测设施,测报系统全靠人工完成,精确性不足,统一调度管理难度大。由于地方财力有限,部分水库大坝还未进行安全鉴定,运行状况不明。多数小(2)型水库,还没有进库公路,日常的检查和维护任务重。水库管理所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进一步科学规范管理水库条件差。

3.3重建轻管,制约发展

我县水利设施薄弱、水资源短缺,未充分发挥好水价这个魔法棒,浪费水资源情况严重。国家这几年对我县水利项目建设的投资加大,伴随而来的是水利工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存在“重建轻管”现象,严重制约着工程效益的发挥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对已成水利设施的运行、维护没有后续资金投入,加之水库管理方式落后、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技术责任心不够强,导致管理效率不高。

3.4水库病多,处理大难

全县小型水库没有稳定可靠的配套资金来源,小病症不能达到及时处理,这也是病险率较高的主要因素。在汛期,为安全度汛需降低水位,而部分小型水库却是当地的主要水源,一旦无水可放,将严重影响生产生活。因此,带病水库多蓄水运行情况时有发生,给水库带来极大安全隐患。

综上几点原因不断叠加,又进一步加剧了水库病险率的提升,导致“久病不愈”的恶性循环。

4 小型水库解决突出问题的对策措施

针对小型水库的突出安全管理问题,须制定有效措施,确保小型水库安全运行有保障,造福一方百姓。

4.1建设队伍,技术保障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各行各业都日趋自动化,水利工程也不例外,就目前而言,县内水库管理人员在信息化管理水库方面存在滞后,为强化队伍素质,提升技术保障。①应提供参观借鉴学习先进技术的机会,保持与时俱进;③管理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到专业院校进行回炉;③增强业务人员互动交流,形成定期实地交流学习的机制。

4.2吸纳资金,确保安全

水库要发展,离不开资金保障。广泛吸纳各界资金,充分调动全社会兴办水利的积极性。①政府补一点、村民投一点、个人入一点;③采取租赁承包水库办法筹集资金,提高水库的市场化运作水平、综合利用功能,使之长期安全地发挥防洪减灾、农田灌溉等效益;③争取热心于家乡水利建设的有志之士和企业家捐款捐助;④完善水费收缴制度,探索行之有效收费方式,实现水费足额收缴到位,做到“以库养库”。

4.3划定类别,实现突破

规范小型水库管理,首要问题是明确水库类型。根据水库主要功能划分水库性质,一类为重点在防洪、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的公益性水库;另一类为供水、发电、旅游、养鱼等的经营性水库。公益性水库要积极寻求供给的公益性经费支出渠道,做到经费来源以财政预算为主,资产经营收入为辅;经营性水库要明确其“经营”性质,将其推向市场,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市场机制对其实施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市场化优势,提升水库合理开发利用。

4.4多措并举,全面提升

为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①可推行协会管理。将水面对外承包,有序开发利用水资源,抗旱防汛时由水利部门统一调度,形成乡镇政府监督、乡镇水利服务站指导、受益村协会共同管理,上下联动确保水库安全运行。③实行“一库多制”。对于一些小水库,积极开展各类承包制度,如村委管理、个人承包、企业开发等体制,建立多层次管理模式,激活水库管理运行。③产权改革广开门路。对水库资产可实行多形式、多制度的产权制度改革,宜股则股,宜包则包,宜租则租,宜卖则卖。④明晰权责。在今后对建成的水利工程中,要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开展管护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归属、管护主体,内容和标准。在产权主体真正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搞活经营权,提高管护效率。

4.5以水养水,助推发展

小型水库想可持续发展,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积极利用水库自身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一批水库生态休闲度假农庄,同时结合通江秀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川东北风情、悠久的红军文化,建成“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水利风景区。大力开发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现代森林城市度假旅游,并带动其他服务业的发展,最终实现“以库养库、以库兴县、以库兴旅”,形成通江水利经济特色,带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5 结束语

随着我县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尽管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相比以往,已经有明显改善,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充分利用水利资源,发挥资源优势,“以库养水、以库兴县、以库兴旅”一定会在不久将来得以实现。

[1]杨永超.通江县水资源本化.

[2]艾兆平.浅析井冈山小型水库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水利水电,2010.

[3]王苑,鄢志武.浅析湖泊水库旅游的开发与规划[J].安徽农业科学,2008.

TV697.1

A

1673-0038(2015)11-0179-02

∶2015-2-10

∶张登峰(1987-),男,助理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小型水库日常管理、水利抗旱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通江县水利水库
漳河有一水库群
通江县:砥砺奋进 强力构建“温暖人社”
通江县:创新推行“培训+”模式 助增技促就业
通江县:扎紧制度“笼子” 筑牢居保基金“防线”
通江县:“三集中三联合”打好根治欠薪攻坚战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出山店水库
水利工会
出山店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