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压配电设计常见问题分析

2015-04-16王冠文

建材与装饰 2015年11期
关键词:拉线低压配电短路

王冠文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 长沙 410000)

低压配电设计常见问题分析

王冠文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410000)

为了保证人民群众安全用电,在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线路设计的设计过程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设计标准进行设计,以便于保证低压配电线路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本文重点就低压配电设计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

电力低压;配电设计;常见问题

引言

在低压配电设计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严格遵守相关规范的前提下,针对工程的特点进行低压配电设计。只有总结之前的经验,对已有的问题加以解决和完善,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创造出高效益的成果。

1 低压配电设计中安全的必要性

从低压配电的系统上来说,只要其中一小方面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同时,也会严重威胁到操作人员、群众的生命安全。例如,当配电线路发热量超过允许的温度时,就可能致使相关电气设备受损,严重的可能会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因此,对于配电系统一定要有科学合理的设计,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电路系统安全使用。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建筑物旁边都有不少配电设备和线路,这些配电设备和线路很可能被非专业人员碰触,假使安装或者设计不合理就容易出现事故,严重的甚至会危及到人身安全。因此,低压配电设计中做好安全工作十分重要。

2 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设计常见问题

2.1低压配电线路的路径勘测与定位问题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线路设计,要保证号所涉及的线路的路径是符合要求的∶①要求在进行低压配电线路的选择目的确定的过程之中,选择出合理的起点和终点,并按照国家具体方针政策以及施工实际条件的评估,制定出最合理的低压配电线路路径;③在低压配电线路路径的选择的过程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原则进行,具体的来说,在设计的过程之中,尽量让配电线路远离交通主干线,并避开矿区以及市区的绿化带,保证低压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③要评估好低压配电线路电线杆的位置,并按照具体的原则进行供电半径的评估,以便于找好电线杆的具体位置。

2.2低压配电线路导线型号和截面选择问题

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线路设计的核心部分就是设计好配电线路的输电导线,这一部分承担着运输电能的作用。针对这样的情况,进行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线路设计的过程之中,要充分的考虑好低压配电线路导线型号和截面半径的具体规格,尽可能的减少输电线路导线材质问题所引发的质量问题∶①要根据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线路所经过的区域的具体的气象条件进行对低压配电线路的材质的选择,防止因为导线长期的暴露于外界的环境之下所引发的问题;③为了尽可能的减少电力在传输的过程之中的损耗情况,在进行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线路的导线型号的选择的过程之中,选择的导线的截面积要符合一定的要求;③要选择的导线的材质是能够抵抗一定的拉伸强度,并具有耐腐蚀的特性的,与此同时,导线的截面和导线的材质也要保证导线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以避免不被电流所传输出来的热量所烧坏,保证整条线路的正常运行。

2.3低压配电线路导线弧垂及排列方式选择问题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还要保证所选择的导线弧垂能够符合实际工程的需要。具体的来说,导线弧垂指的就是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线路导线上任一点到导线最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这一数值是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线路导线的重要参考之一,这一数值如果不能达到一定的数值要求,就会导致导线和电杆的负荷不断上升,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果这一数值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导致导线和地面的距离会减小,出现短路问题,严重威胁到线路的正常运行。与此同时,还要安排好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线路的导线排列方式,并在水平、垂直和三角形排列三类排列形式之中进行仔细的筛选,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具体的选择。具体的来说,目前广泛采用的是水平排列的排列方式以及三角形排列的排列方式。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选择,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4低压配电线路金具和绝缘子选择问题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有效运行,就需要选择好合适的连接和组合电力系统中的各类装置的金具,这才能够有效的保证电力系统之中的各种设备和装置在传递的过程之中发挥正常的作用。与此同时,为了保证金具能够发挥出紧固设备,保护电力系统之中的导线的作用,还要根据电力系统低压线路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与此同时,为了保证电力系统之中的电杆和和线路至中的导线绝缘,保证施工技术人员的生命安全,还需要选择好绝缘子,以便于保证绝缘子可以满足国家的相关标准,切实保证施工技术人员的生命安全。

2.5低压配电线路拉线的选择问题

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线路拉线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电力系统之中的电线杆不会倾斜和倒下,是保证电线杆正常伫立的装置。一般情况下,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线路拉线主要是镀锌钢材质的,这一拉线的截面积应当在25mm之上,这样才能够充分的保证拉线的安全系数。与此同时,还要选择好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线路拉线的位置,以便于可以满足实际的力学需要,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6低压配电线路保护装置的设计

由于工频电气量参数会随着电力系统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的变化,一旦电力系统中出现短路故障,就会导致工频电气量的相关参数发生变化,因此在供配电网络的设计过程中,需要依据系统实际特点,设计出相关的继电保护装置,保护一般分为过流、速断、零序、瓦斯等形式;另一方面,在变电所高压侧与低压侧电气设备的选择过程中,应将各个回路所对应的额定值、计算负荷、短路电流计算数据等作为依据开展选择,在作出初步的选择之后,还需要对其开展热稳定检验与力检验。为保证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的合理性,还需要开展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这就涉及短路电流的计算问题,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可以依据无限容量系统供电开展短路电流的计算,依据系统运行方式的不同,结合相应的短路参数,计算得到各个点的两相及三相的短路电流;继电保护过程中,针对大型的用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工厂,应选用直流屏供电,直流屏选取要合理,不宜过大或过小,应根据需用保护的断路器台数进行选择。

2.7低压配电柜选择问题

目前,在国内许多工程中,固定式低压柜因其结构简单、通风散热好以及造价低廉等优势,日益被用户广泛接受。在进行固定式低压柜设计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为使检修不影响供电,并方便地更换固定式低压柜里的断路器,应在断路器前端加装隔离开关或采用插拔式断路器。同时,为了尽量降低设备投资,相互关联紧密的配电回路宜共用隔离开关。③在选择低压柜内隔离开关时,应注明其使用类别AC-20~AC-23,即无载通断AC-20,通断阻性负载AC-21,通断阻感混合负载AC-22,通断电动机或其他高感负载AC-23。③由于固定式低压柜中的配电或电动机控制回路不像抽屉式低压柜那样具有互换性,因而在固定式低压柜中不要留有电动机控制备用回路,仅仅预留作为将来增加馈出线的配电回路。

3 低压配电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3.1保证供电质量

社会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对于供电有更高的需要。一些比较特殊的供电单位,如世界博览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等,或者一些有严格需要的安全防护场所∶民航站和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对供电的需求极高。对此,在进行配电设计工作时一定要找好可靠的外部电源,设置可靠的内部电源。另外还有众多因素会对供电连续性造成影响。比如∶低压配电系统的故障、主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天气影响和外部的破坏等等,许多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保护电器的选择和设置,可以有选择性地动作,尽可能地缩小断电影响的范围。

3.2配电柜内出线回路不要过多

配电柜是相对封闭的设备,所以,它的散热情况比较差。如果电器安装密度较高,发热量也相应地提高,电器的实际载流能力会降低,可能达不到设计要求。为保证配电设备的安全使用和配电系统的可靠运行,在设计配电柜时应当注意出线回路不要过多。

3.3接地连接线的保护

接地连接线在接近地面处容易腐蚀断裂,因为地面处土壤氧气多而且温度高。虽然可采取热镀锌等措施来对接地连接线进行处理,但也不过是能比不采取措施多用几年而已。所以,接地连接线要在接近地面处以加热缩套管进行保护,不仅可以防止潮气和空气进入,也可以和土壤隔离。当然,不可以全线都套管,否则,会使降低接地电阻。接地极埋在地下越深,则土壤电阻率越低。还有好个处就是可以减缓腐蚀的进程,因为埋入越深,土壤里含氧量就越少,并且温度低。接地连接线采用单芯电缆,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因腐蚀而断裂,但会增加施工的难度。

4 结束语

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线路设计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在设计的过程之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设计的过程之中要全面的对施工的环境和施工的条件进行考察,制定出合理的方案,满足施工的需要。

[1]郭凤文.市政工程低压配电设计常见问题分析[J].建筑电气,2014(10)∶84~85.

[2]迟岩,郑为民,黄华青.低压配电监控系统的研制[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0~91.

[3]中国联合工程公司.《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

TM72

A

1673-0038(2015)11-0135-02

∶2015-2-7

∶王冠文(1983-),男,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电气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拉线低压配电短路
特高压单柱拉线塔的静力稳定性分析
低压配电网接地方式及与剩余电流保护的配置探究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立1000KV耐张塔施工方案设计与应用
配电架空线路拉线安装设计思路
短路学校
工厂供电系统低压配电保护电器的选择研究
短路学校
短路学校
短路学校
中低压配电网能效管理系统设计及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