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城市规划探讨

2015-04-16杨中明

建材与装饰 2015年11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镇化公众

杨中明

(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 广东 广州 510000)

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城市规划探讨

杨中明

(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广东广州510000)

目前,城市化已经成为社会不断发展的趋势,可是,在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亟需解决。因此,为了推进城镇化发展,需要对各方面问题进行总结,并采取行之有效措施进行改进,保证城镇化实现健康发展。

城镇化;健康发展;城市规划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可是在追求经济的同时还需要对城市建设以及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认识到其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保证城镇化健康发展,并提升经济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

1 面临问题

1.1缺少科学规划

在规划过程中,只重视美观性以及经济发展,而没有站在全局的角度上进行功能分区,会导致城市缺少实用性,无法满足功能建设。另外,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缺少合理性的现象,比如,在领导班子被换之后,城市规划发生变化,浪费资金以及人力,对于规划整体性造成影响,城市规划具有随意性的特点[1]。与此同时,因为受到制度影响,城市规划批文被批准的时间比较长,但是城市发展需要与经济发展适应,我国相关政策还不完善,导致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进程不一致。

1.2城市规划缺乏个性体现

具有独特性的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才能造就城市具有个性的历史古韵,所以,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体现当地独特的历史特色和文化特点。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时候,存在照搬照套现象,导致城市趋同化,城市景象不再具有特色,导致城市缺少传统文化活力,缺少特色,也使城市失去竞争力。

1.3没有对生态环境加以重视

很多城市在规划的过程中,盲目扩大建设面积,缺少对绿化用地的保护建设,反而随意改变绿地的用地性质,规划中没有对绿线进行强制性保护,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1.4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基础设施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石,尤其是对于城镇中的密集区来说,基础设施的协调性非常重要,对于集约发展以及整体水平与质量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城市没有对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协调工作,导致设施缺失,重复建设,盲目乱建等现象,对城镇化健康发展造成影响。

1.5公众参与程度低

在发布城市规划纲要之后,规划就拥有法律的合法性和强制性。可是,在实施城市规划以前,没有让公众参与规划讨论,无法如实反映公众意愿,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很多重要决策是政府组织相关专家决策,导致规划无法让人满意。

2 规划措施

2.1对规划管理方式进行改革

审批规划,要构建规划审议会或者是规划委员会,应由专家、人大代表、市民代表以及利益涉及方等构成,由审议会对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编制以及修编进行审议。对城市各层次规划的相关修改工作进行严格控制,如果规划修改涉及到开发强度以及土地利用性质等的改变,需要由同级人大审议之后向原批准机关报批[2]。

2.2实行总规划师制

这是发达国家流行的一种规划制度,已在许多城市中得以应用。这种制度的特征是职务常任、择优录用以及政治中立。实行总规划师制能够保证决策可续性,确保规划具有正确性,规划实施具有连续性。对于总规划师来说,其职责就是要对城市规划进行修编,对政策制定进行协调,制定规划时间表,与社会各界加强协调与联系,听取意见与建议,对于重大的分歧,要及时进行协调与解释。同时,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做好监督工作,及时对各方面意见进行汇总,定期检讨规划并对其进行修改,对审议会以及规划委员会相关议程进行安排,代表审议会以及委员会提出相关意见及建议。

2.3规划需体现城市特色文化

规划中需纳入文物保护工作,传承和发扬特色城市特色文化,使文化保护和城市建设实现双赢。城市规划时,强化建设力度,建设具有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工程,对城市文化内涵进行丰富,使城市文化品位得以提升。在弘扬地域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还要吸收现代文明,并体现现代城市特点,创建文明城市,对公民开展道德建设,举办文明社区以及文明城市和文明行业等各种活动,使居民素质得以提升,强化人文精神以及文化内涵。在对城市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认真编制规划,并严格执行,利用科学规划推动城市不断建设。同时,需要重视规划先导性,要体现出其科学性,保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突出城市个性风格。另外,还要保证规划具有严肃性,在确定规划之后,一定要依据规划进行实施,不允许随意变更。

2.4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好生态建设

城市规划要始终将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确保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编制规划时,要将居民利益放在首位,尊重风土人情以及生活习惯,规划要和当地发展水平以及具体情况相符,与居民承受能力相适应,使规划成为民心规划。另外,还要保证自然生态的持续性以及完整性,保证自然风貌的原始性,并确保自然物种的多样性,全面考虑到自然开放空间以及自然地理形态和生态循环等各种因素。结合城镇具体情况对绿化进行布置,完善其生态网络,特别是对于具有独特自然风貌以及文化遗产的城市,一定要做好保护工作,使人工建筑以及自然风景和历史文化之间实现自然融合。将政府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更新,拥有良好生态学知识,并对其进行合理利用,建设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城市。因此,在城市规划时可以编制生态城市建设以及可持续城市建设的具体行动纲领,从而对城市的规划以及建设与管理工作等进行指导,使生态建设实现日常化。

2.5对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体系等加强建设

对于城市来说,其功能越完善,那么承载产业能力以及吸纳人口能力就会增强,从而提升其竞争力。因此,在确定好城市规划以后,要对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充分发挥其载体功能。①需建设基础设施。依据高起点、高标准以及适度超前等思想,做好城市道路、排水管网、电力管线以及供热和通讯等各种基础设施的相关建设工作,从而创造条件,方便新区建设工作。尤其需要对地下设施的相关建设工作加以重视,周全考虑,防止出现丢三落四的情况。③要对生产性的各种服务设施进行建设。将产业集聚区作为建设重点,对关系到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各种生产性服务业进行统筹规划,比如,物流以及金融担保还有技术研发和环保监测等,营造良好的环境,方便招商引资以及项目建设等。③要对生活服务设施强化建设。对于产业集聚区外围地方,要对住宅、学校、医院还有休闲娱乐等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等进行同步规划和建设,使城市对于产业以及人口具有良好的承载力与集聚力。④要将融资渠道拓宽。对于城市来说,在对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要有大量资金,如果仅仅依靠财政是不行的,需要对资金筹措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2.6在制定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加强公众参与

当前,我国很多城市处于转型阶段,深层次矛盾比较严重,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规划由于领导的意志而改变,规划具有随意性,缺乏权威性。强化公众参与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若将公众参与当做规划的一个必经程序,那么规划制定过程以及修改工作就会具有公开性,同时还需要由公众共同进行讨论,这样就会限制领导对规划的随意改变。由公众共同进行讨论后的规划会有更好的权威性,那么在实施的过程中就会容易得到支持[3]。在制定完规划基本方针或者是制定好初稿之后,要开公示会,向公众详细说明和解释。设置公示期,咨询公众意见,结合意见修改初稿,并形成征求意见稿,解释对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结合多方意见编制完成规划后,由规划审议会进行审议,并由人大批准后再公布实施,公众能够随时针对其实施状况进行监督,还可以就具体问题询问规划管理部门,形成公众监督问责机制。与此同时,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及图像技术促进了规划部门以及公众之间信息的快速沟通,因此,规划部门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技术平台增强沟通。

例如,陕西泾河新城规划过程中,以田园城市理念作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将群众作为发展服务的主体,将特色城镇化作为核心,打造田园城市。①在规划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对用地比例进行科学规划,防止摊大饼式的膨胀,利用规划和设计使人和城市实现互动与共融。③始终坚持生态文明,提出4∶2∶4的比例,农业占40%,园林占20%,城区占40%,使城市和自然之间实现融合。③坚持文化传承原则。规划新城时,对历史文化资源以及文化定位和生态文明进行分析,制定规划纲要,利用区域特色和文化元素之间的互融,发挥旅游带动作用。泾河新城采用各种措施对城市进行有效规划,推动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化的进程是漫长和艰辛的,发展过程中会存在问题和不断产生矛盾,这就要求政府相关管理实施部门和规划工作者通过不断努力,深化改革规划制度,实行科学规划,协调城市规划、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融合,提高规划的公开性、透明性,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1]阎树鑫,董衡苹,黄淑琳,等.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学刊,2013(05)∶1~5.

[2]林家彬.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学刊,2013(06)∶4~9.

[3]曾志伟,汤放华,宁启蒙,等.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思变[J].中外建筑,2011(04)∶61~62.

TU984

A

1673-0038(2015)11-0001-02

∶2015-2-28

∶杨中明(1985-),男,本科,主要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城镇化公众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公众号3月热榜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浅析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