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恢复研究

2015-04-16李亚涛

建材与装饰 2015年48期
关键词:矿山环境保护环境

李亚涛

(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湖南长沙 410000)

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恢复研究

李亚涛

(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湖南长沙410000)

科学合理的开发矿产资源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却难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扰动,因此必须积极探究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恢复对策。对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内容和原则,然后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恢复进行了详细探究,以期改善矿山地区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

1 引言

当前,社会发展迅速,对于矿产等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矿山开采规模得以迅速扩大。在此背景下,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治理和恢复矿山地质环境,是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原则

2.1对不同类型矿山进行保护治理

各个矿山类型不同,在实际生产中,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开采方式,这也就使得环境破坏形式较为多样。基于此,在矿山地质的治理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采取合理的保护和治理方案。矿山的分类情况具体如下:①根据矿产资源的特征,可以将矿山分为金属矿山、能源矿山、非金属矿山以及水汽矿山四大类;②根据上述分类,对矿山的具体特征进行第二次细分。对矿山的类型进行合理分类,有利于在矿山保护、治理中采取有效措施,并且制定矿山环境治理的标准。

2.2对不同区域矿山进行保护治理

由于受到地区条件的限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匀。第一层次: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划分,一般可以分为较为发达、中等发达、欠发达三种;在第一层次的划分基础上,可以根据区域环境、气候的不同进行第二层次划分;然后在第二层次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环境、地形特征进行第三层次划分。对于矿山地质环境的方案的制定,应该注意分区域进行。不同地区的环境和经济都有所不同,而且有自身的特征,在具体的矿山治理过程中,应该根据区间相依、区内相似的原则进行治理,确定最适合当地矿山保护和治理的方案。

2.3对不同级别矿山进行保护治理

在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保护和治理恢复的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据当地的经济发展规律,并进行科学化管理。过去,矿山环境的标准和规范都是统一的,对于环境实际状态的划分并不明确,因此治理效果较差。有些矿山在具体的开采过程中,并没有综合考虑自身的特征,而只是采用相同的开采模式,所以在矿山开采完成后就会暴露出很多地质问题。为了避免这类问题,在矿山开采前,应该对矿山的实际情况进行勘探,及时发现不利因素,确定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开采方式,对不同的矿山采取最为适合的开采技术和保护、质量措施,这样有利于提高矿山开采效率以及治理恢复水平。

3 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恢复对策

3.1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和实施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和恢复的最主要的依据是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监督机制。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能够促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中的管理朝向法制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根据矿山地质的环境特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在矿山的勘探、规划、项目设计、开采、生态恢复等阶段,加强法律法规保护,有利于促进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恢复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对于矿山地质环境的监督管理、增加执法力度,尤其是在矿山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应该严格落实责任制度,保证矿山开采工作的安全性以及开采质量,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对于矿山地质环境也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督和保护。除此以外,还应该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动态监测,有些矿山开采企业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没有使用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开采技术,管理不善,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对此应该限期处理。综上所述,在矿山的开采以及后期保护治理中,必须坚持依法可依,制定相关法律规定,并根据法律规定加强对于矿山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3.2科学划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等级

对于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治理和恢复必须因地制宜、分区施策、根据当地的自然发展规律以及经济规律,对矿产资源进行整合和管理。

(1)需要对矿山地质的实际情况进行勘探,综合考虑当地的地质情况、地形地貌特征、矿产种类、规模、开采方式以及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进行分类,坚持“分类指导,分级治理,分区推进”的原则,积极构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方法。

(2)对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要坚持“全面保护、突出重点”的原则,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进行等级划分。同时,还需要对当地环境进行综合、系统的管理,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划分等级,程度等级分别为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以及Ⅳ级(一般)。在全国范围内,应该将矿山地质环境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并在一张图中显示出来,使用敏感因子指数模型方法,结合不同区域的生态情况开展综合评价,明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总体布局。

3.3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规范

我国矿山开采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历史,过去,在矿山开采中,对于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恢复并不够重视,因此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亟待解决。我国矿山数量较多,不同矿山的地质环境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和质量难度也有所不同。新时期,我国已经开始对矿业权进行了整合工作,但是,对于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和质量不应该有所减弱。不同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发展水平有所差异,所以,首先需要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情况进行了解和分类,然后针对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的矿种,分别制定保护与治理恢复策略,更好的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生态和谐稳定的发展。

3.4依据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矿山生态治理水平

3.4.1加强人才培养

在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恢复研究中,人才资源至关重要,可以通过高等教育、专业培训、在职人员再培训等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另外,还可以与国外的高等院校以及相关科研研究所进行合作,培养出专业知识丰富、职业素质高的专业型人才,与此同时还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技术,努力提高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水平。

3.4.2积极创新矿山开采技术

为了提高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恢复水平,必须在实践中积极引进先进的矿山治理技术,相关工作人员也应该积极创新相关技术,推进产业升级。为了保护矿山地质环境,还应该不断创新矿产开发水平,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和革新,对于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也应该进行改造。矿山企业为了妥善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各项难点,应该加强与科研所的联系合作,促进成果转化,切实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在矿山开采以及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工作中,应该坚持高标准、高要求,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促进矿产生产规模的扩大,提高矿山开采经济效益,同时改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水平,协调经济和生态的和谐发展。最后,还应该推进矿山企业信息化进程,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改造,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山企业。

4 结语

新时期,矿山行业的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但是由于矿山地质环境的承载力容量有限,因此在矿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有很多制约因素的影响。对此,必须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实施,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等级进行科学划分,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规范标准,并且依据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矿山环境保护水平,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1]江亚鸣,刘家阔,陈春阳.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研究[J].科研,2015(11):150.

[2]赵榆,莫都,秦泽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研究意义及思路[J].中国科技博览,2013(22):298~299.

[3]姜树伟,刘桂芝,曹敏.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其监测工作的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06):72~73.

TD167

A

1673-0038(2015)48-0214-02

2015-11-10

李亚涛(1970-),女,研究生。

猜你喜欢

矿山环境保护环境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