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提高财政投资评审的绩效

2015-04-16朱洁睿

建材与装饰 2015年48期
关键词:工作效率财政建设

朱洁睿

(四会市财政局投资评审中心 广东 四会 526200)

财政投资评审一般都是通过专业的评审机构,根据相关的国家政策和规章制度,运用专业的技术手段,结合财政经济和工程经济两个方面,对财政支出项目运作过程进行系统的技术性审核,对财政资源的重新分配以及资源投资成果进行客观评价,进而达到财政资金的合理化使用。可以说,对财政投资的有效评审是防止出现盲目投资和泡沫经济的有效监督手段。但是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是一项较为繁杂的系统工程,要求评审结果的同时,也要求工作效率。效率决定工作进度,并且代表评审部门的正面形象。因此,如何在得到准确客观的评审结果时,又能提升评审工作的效率,成为当前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当务之急。

1 我国财政投资评审的发展

20 世纪50年代,我国还处在百废待兴之时,金融系统建设还相当滞后。当时,借鉴前苏联的高度集中模式,建立起统一的基本建设投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为适应经济管理需要,国家财政部门委托建设银行(当时财政部内称其为基本建设司)审查建设项目的概、预、决(结)算,并称之为“三算审查”,即最初开始进行的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之后经过1980年,建设银行成为国务院直属单位,仍受财政部委托办理基本的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再到后来的1998年,财政部完全收回建设银行的委托办理权,并于1999年,正式建立财政投资评审中心。[1]有了正式的财政投资评审机构,此后,评审工作快速发展,并取得较好的成果。

一方面,随着评审机构的蓬勃发展,评审人员队伍也不断壮大,评审资金的规模和范围日益扩展。有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财政评审机构为811 个,财政评审人员6300 人,评审项目数11万个,评审资金达到6700 亿元;而在2008年,我国财政评审机构增长为1077 个,财政评审人员7800 人,评审项目数15 万个,评审资金更是达到12600 亿元。

另一方面,财政投资评审的快速发展,也推进了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2009年10月14日,国家财政部发布关于印发《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规定》的通知,指导各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规范评审行为,提高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效率,此项规定共有十七条,并于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同时2001年颁布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暂行规定》废止。

2 关于影响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效率的问题

尽管我国评审工作总体上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并在提升评审工作效率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现阶段的评审工作依旧处于正在发展、正在完善的态势。但就是在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一些新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降低了评审工作的效率,而这些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评审工作之前,未作好充分准备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充分的准备工作,也是提升效率的途径之一。而最常规的评审准备有评审的详细计划、人员布置安排、相关的政策文件等。但是在具体的评审工作中,计划内容不详、人员分工不妥当、文件搜集不到位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看似不大的问题却势必影响评审的工作效率。

2.2 建设单位的配合度不高

由于对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了解不够,许多建设单位对评审工作不是很配合,直接造成了评审单位的工作难度,拖慢了工作进度。除了对评审常识的不够了解之外,对建设项目不重视、认为评审工作是个“麻烦”、办事拖沓等,也严重影响了评审工作的效率。

2.3 评审标准不统一

迄今为止,财政投资评审中的项目支出预算评审指标还没有完善,该项经济技术体系也没有建立,这些缺陷对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造成一定影响,建设单位及社会各界对评审结果产生质疑,评审单位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来面对质疑,并努力使建设单位接受评审。[2]

2.4 评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降低

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于许多经济领域的新知识、新规范,评审人员并未得到及时的“充电”,造成知识更新慢,对一些具体的评审工作处理起来,会稍显吃力,发挥不出作为评审人员应有的作用,人员素质的降低,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是必然的。

2.5 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

上面提到,2009年10月1日,正式实行《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规定》,但该规定的出台,虽一定程度上弥补财政投资评审规范的不足。但从横向比较来看,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明显,这是由于各种因素综合造成的,但在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是很有必要的。

2.6 网络化评审建设相对落后

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消息的传达速度已经今非昔比,网络化建设时提升效率的有效手段。但是在财政投资评审过程中,评审工作流程及资料运转并未通过网络进行流转,依靠传统纸笔抄写,这就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以上提到的六个方面,主要是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现阶段还存在的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对提升评审工作的绩效产生影响。而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可以有效的提高财政投资评审的绩效。

3 提高评审绩效的措施

绩效,从字面上来讲,可以单纯的分为业绩和效率,也就是常说的工作效率。效率作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关键点之一,近年来受到政府政策倾斜和支持,效率提升得到实际性的帮助。但在实际的评审工作中,依旧存在许多拖慢工作进度的问题。要想将工作效率提升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刻不容缓。

而在这之前,先来看一则关于提升评审绩效的相关报道:2013年,湖南省新化县以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中心,着力打造“阳光行政”、“绩效行政”,不断强化财政投资评审,并取得明显实效。该县在2013年共评审财政投资工程项目共计347 个,建设单位送审金额共计130002.5 万元,审定金额和审减金额分别达到103264.7 万元和26737.8 万元,审减率达到20.57%。[3]

新化县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成绩,与之推行的强化财政投资评审,提升资金绩效的政策是分不开的。健全评审制度、拓宽评审领域、加强评审队伍建设、完善评审机制成为推动了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的“四驾马车”,并使高估冒算、弄虚作假等不良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政府投资成本大大节约,工程造价也大幅度缩减,项目建设、投资管理的合理科学性以及效益性有了大幅度提升。那么,可以从新化县的案例中得到启发,如何提高绩效水平,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推进评审标准化建设,建立一套完善的评判体系,减少不必要的争议和纠纷。而且评审标准化也是实现评审内容科学化、精细化的重要内容。评审标准化包括管理和指标两大方面,对评审人员、评审机构的资格进行严格规范,实现标准管理。对项目类别、规模标准进行精细化调整,实现指标标准;

(2)建立完整的评审信息网络化平台,通过互联网连接,可以探索建立各种有效的大容量资料库,比如:材料价格信息库、项目支出指标库、工程造价指标库等等,为评审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反馈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成为信息传递的“交通枢纽”。

(3)防范于未然,做好评审的预案准备工作。评审质量和提高评审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就是评审预案的充分准备。在进行正式评审之前,一套完整的预案可以帮助评审单位处理突发状况,也能够很好的完成评审工作。并且在制定预案之前,大量的信息调查,对建设单位细节问题的处理,可以在关键环节做到无缝衔接,保证评审进度。

(4)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强化评审工作的制度建设。完善的规章制度,是评审工作有效进行的法律保证,并且可以使评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实现有法可循。除了保障评审工作实施的法律法规之外,良好的协调机制、风险规避机制、评审内部结构管理制度、业务流程规范等等,都是属于制度建设范畴。

(5)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人才从来都是行业的支柱。评审工作也不例外,优秀的人才可以使团队更具业务实现能力。所以,在提高评审人员业务素质方面,定期培训、鼓励工作人员自主学习等,都是提升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的手段。还有人员素质提升了,工作效率才有可能得到质的飞跃。

4 结束语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已经是不可逆转的潮流,而财政投资评审只是这种体制改革中一环,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实施评审标准化建设、建立完整的评审信息网络化平台、做好评审的预案准备工作、强化评审工作的制度建设、加强人才发展等具体措施,才能保证财政投资评审的有效提高。

[1]韩文琰.我国财政投资评审回顾与政策展望[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2010(01):49~50.

[2]唐好军.提高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效率的探讨[J].山东省东营市财政局,2012(23):26.

[3]马国贤.论提高财政管理绩效的路径[J].财政监督,2010(11):29~32.

猜你喜欢

工作效率财政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提高森林资源监测工作效率和实用性的探索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简论提高统计工作效率方法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改掉的7种习惯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