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基桩检测技术常见问题分析

2015-04-16张昌柏

建材与装饰 2015年48期
关键词:基桩基准桩基

张昌柏

(江苏省东台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湖北工业大学)

关于基桩检测技术常见问题分析

张昌柏

(江苏省东台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湖北工业大学)

本文主要对使用比较广泛的基桩检测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探索了不同检测技术的不足和原因,指出了基桩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基桩;检测技术;检测;常见问题

前言

对于基桩检测技术,主要包含静载、动载、超声波以及预估技术。这一技术涉及诸多领域的知识,是具有综合性性质的学科。随着桩基础由传统到新桩型的发展,同时,设计理论也实现了创新,使得桩基检测技术面临着不同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要具体进行不同基桩检测技术深入探讨和分析,发挥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促进基桩检测技术数据精准性的提升,在根本上实现检测技术的质的飞跃。

1 对检测技术的概述

对于静载检测技术,其主要目的是实现对检测桩承受力和变形情况的全面检测。动力检测是对基桩高应变和低应变的变成,其目标是实现对检测桩承载能力以及桩身品质和整体性的检测。对于超声波检测,是对混凝土中超声波的声速和波幅深度进行检测,实现对整个桩身完整性的检测。预估技术主要是对未完成的桩基的承载力的预计。

2 对检测技术应用型的介绍

在建筑领域,桩基础应用越来越多,其品质直接决定了桩基础发展的健康性,而检测技术的应用情况决定了整个基础和建筑物的可靠性。但是,在桩基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中,存在诸多不完善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其规范性。

2.1对静载检测技术的介绍

静载检测技术比较完善和成熟,能够实现对桩基承载和沉降的准确检测,但是,这一技术也具有一定的基础,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技术规定,按照一定的流程和环节进行检测,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1)对试桩-锚桩-基准桩间距的介绍。在静载检测中,如果采用的是锚桩反力梁的方式,尤其要注意试桩-锚桩-基准桩间距的问题。要促使静载检测与基桩的现实条件相符,目的是保证检测的精准性。在具体操作中,注意是使用工程桩用作检测之用,很多时候间距无法达到相关技术标准,同时,对于试桩、锚桩以及基准桩的间距没有被重视,使得检测结果存在误差,给建筑物的安全性造成威胁。对于选择工程桩作为试桩的主要原因是检测机构对于业主要求的迎合,为了单纯追求成本的降低,对检测技术存在隐瞒,抑或是对相关规范了解不透彻等原因。

(2)对基准梁的有效设置。为了协助用于记录试桩位移之用的传感器的安装,采用钢制的基准梁。梁的两端是较粗规格的钢筋,对于梁和桩的连接,一部分采用的是固定的连接方式,另一部分是铰接。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基准梁发生收缩变形,引发位移传感器检测数据的不准确性。但是,在实际的检测中,这一点经常被忽视,导致基准量出现额外变形,数据不精确,影响承载力的判定。根本原因是为了追求检测安装的方便性,使得基准量的设置不合要求。

(3)对荷载架刚度的设置。在静载检测中,荷载架的作用是提供反力的装置,其刚度要求与基桩检测的安全和准确性息息相关。一旦刚度不达标,就会引发高吨位试验的安全问题,也可能出现大范围的变形,使得数据出现偏差。通常,荷载架的承载力要大于桩基承载力的1.5倍。

2.2对动载检测技术的介绍

动力检测主要是针对基桩高低应变动力的检测。动载检测的技术在理论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进行动静、规范等多方面的对比。

(1)对高应变动力检测的介绍。在高应变动力检测中,其主要方式是凯斯法和波动方程拟合法。应用这种方式,检测人员如果缺乏对高应变动测理论的全面了解,传感器的安装不合规范,盲目追求仪器设备的数据的精准性,就会引发分析结果的不准确性。对于高应变动测的检验结果,主要是依靠信息技术,实现数据的现场收集,而后进行核算。不管现场检测记录的曲线达标与否,数据信号是否合理,计算机都无法识别,如果北部进行处理,计算机仍会照常收录和应用,借助错误信号,得出错误的核算结果。由此可见,如果忽视对高应变现场检测曲线的有效分析,而盲目出具报告,就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对低应变动力检测的介绍。低应变比较有代表的是反射波法。对于这种方法的应用基础是将桩作为一维弹性杆件,原理是使得桩的顶部受到竖向的激振,促使弹性波沿着整个桩身向下传播,如果桩身具有抗差异的界面,反射波形成,可以判定桩身的完整程度,审核桩的实际规格。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反射波法存在判定失误的情况,如桩身发生离析现象,对缩径没有形成准确的判断结果。对于出现误判的基桩,存在问题的位置的截面阻抗要小于桩身的截面阻抗,同时,承载力较小,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如果存在桩身缩径,基桩承载力不会一定小于正常状态下的数值。对于桩身的缩径和扩径在基桩的缺点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常见的这些委托,主要原因是:检测人员没有真正理解反射波法的本质和原理,对应力波曲线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抑或是盲目和过度的处理。对施工现场现场的开挖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等。对于反射波法所进行的曲线的判定结果与整个基桩工程的品质、安全和造价密不可分,需要进行全面明确。

2.3对预估技术的介绍

对于基桩承载力的预估,具有较为复杂和多样的技术,不同的技术具有不同的条件和适用性,需要度大量的样本进行全面统计,在此基础上,这一技术也是基桩承载力检测的一种辅助性技术。如果人员缺乏对桩的荷载传递原理的理解,对施工工艺不熟悉,缺乏设计理论的支持,不要进行盲目的应用。

2.4对钻芯检测的介绍

在钻芯检测中,出于桩长、装端等要素控制的影响,在应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对于桩长,它是重要的基桩参数,与基桩的承载力关系密切,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桩长与检测的数据出现不同的时候,表明施工记录存在不精准的情况,也就说了基桩存在质量问题;对于桩端的持力层,对其准确性的判断与试验桩的安全性具有很大的关系。针对中风化岩的持力层,能够借助对岩心的钻取来进行鉴别,而对于强风化岩,贯入试验方法比较常见。需要注意的是,鉴于残积土层等情况的鉴别的难度,既要依据岩土层的结构进行判别,还有对贯入试验的数据和结果进行综合判定;对于桩底的沉渣,对基桩的承载力影响较大,同时,对基桩的安全性也产生一定的作用。对于桩底沉渣厚度的检测主要是借助芯样的作用,在操作人员的支持下,获取全面的信息,而后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为了实现检测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提示准确性,要采取合适的控制手段,需要操作人员技术娴熟,遵循相关的管理和监督制度,同时,注意结合操作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运用合适的钻机技术和工艺。

3 对各种检测方式的对比

在诸多检测手段中,静载检测的方式与操作实际最为接近,获取的数据最为精准,但是,需要较长的检测周期,样本数量不多,不利于实现对基桩承载力以及拼组的有效评定。与其相比,高应变检测周期相对较短,可以增加一定数量的检测样本,模型更加健全和完善,有利于进行整体性的统计,但是,其计算出的承载力需要进行动静状态的有效对比,要求相关人员具有专业的素质和能力,经验丰富。低应变的成本不高,便于操作,能够进行大范成桩质量的抽检,便于进行质量控制。

4 结束语

随着新型桩型的出现,新的设计思路和理论随之产生,桩基检测技术面临新的挑战。要对基桩检测技术进行不断规范,发展东检测技术,实现动静有机结合,发挥各自优势,保证基桩检测技术向着更加科学和合理的方向发展。

[1]刘冀.桩基检测技术的综合应用[D].中南大学,2011.

[2]杨建中.低应变反射波法基桩完整性检测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1.

[3]方涛.低应变反射波法桩底反射信号问题的探讨[D].西南交通大学,2013.

TU473.16

A

1673-0038(2015)48-0044-02

2015-11-12

猜你喜欢

基桩基准桩基
低应变基桩完整性检测技术研究
基桩检测中的静载试验法与高应变法的应用探讨
桩基托换在鄂尔多斯大道桥扩建工程中的应用
让桥梁桩基病害“一览无余”
明基准讲方法保看齐
考虑侧阻增强效应的基桩极限承载力解析算法
滑落还是攀爬
桩土滑移对桩基临界荷载影响
桩基检测中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实践应用
巧用基准变换实现装配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