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台市许河镇秋蚕茧优质高产的主要做法

2015-04-15周昌平杨斌梅亚军杨吟曙徐亚明

江苏蚕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蚕座东台市小蚕

周昌平杨 斌梅亚军杨吟曙徐亚明

(1.东台市许河镇农技中心 224232;2.东台市蚕桑技术指导管理中心;3.东台市蚕桑场)

东台市许河镇秋蚕茧优质高产的主要做法

周昌平1杨 斌2梅亚军1杨吟曙2徐亚明3

(1.东台市许河镇农技中心 224232;2.东台市蚕桑技术指导管理中心;3.东台市蚕桑场)

东台市许河镇在围绕提高秋蚕茧生产产量质量方面进行了探索,通过优化养蚕布局、狠抓桑园管理、加强防毒防病、实行小蚕共育、突出大蚕关键、规范上蔟管理等技术措施,实现了秋季蚕茧产量、质量连续多年提升,成为东台乃至江苏的优质茧生产基地。

蚕桑 蚕茧 优质高产 措施

秋季蚕茧生产是蚕农养蚕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项目之一,秋茧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优劣严重影响蚕农的收入。东台市许河镇是东台市蚕桑生产重点镇之一,2014年全镇现有投产桑园面积834.1hm2,饲养蚕种50772盒,其中秋蚕种28342盒,秋蚕茧盒单产由2011年的32.8kg增加到2014年36kg,净增3.2kg,蚕茧质量全部符合缫制5A级以上生丝的要求。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六个方面的技术措施。

1 选择最适时期,优化养蚕布局

秋季气候变化无常,9月初,早秋温度持续偏高,高温干旱、高温多湿天气较多,同时又正值水稻、棉花、大豆、蔬菜等农作物农药治虫高峰期,农药污染较重。10月份以后的晚秋天气,虽然高温较少,但夜间温度偏低,白天最高温度有22~24℃,凌晨最低温度只有10~13℃,昼夜温差大,加温养蚕又增加了养蚕成本和劳动强度,蚕农难以接受,加之秋季气候多干燥,叶质容易老化,难以采摘到适熟叶养蚕。结合本地区气候环境特点和农作物种植的实际,科学合理地调整秋蚕的养蚕布局,因此要中秋养足,晚秋补缺,中秋占整个秋蚕的70%以上。中秋蚕9月5日左右发种调到9月8日左右发种,晚秋蚕由原来9月18日左右发种调到9月20日左右发种,这样既避开了前期的高温和农药的污染,又缓解了后期低温、叶质差的矛盾,保证了秋蚕生产的安全、优质、高效。

2 狠抓桑园管理,提高桑叶产质量

2.1 及时夏伐促长

蚕农在春蚕大蚕后期边采叶边伐条,6月初基本结束。早伐条早发芽,拉长了桑树秋季生长的有效时间,同时也减少了桑树自身养分的消耗和浪费。

2.2 抓好桑园治虫

夏伐一结束,利用桑树害虫寄生场所少、裸露在空气中多的这一有利时机,要突击普治“光拳虫”,用40%乐桑乳油1000倍液对桑树、桑园杂草、路沟等普治一遍。7月上旬至8月下旬根据虫情,分别选用40%乐桑乳油、90%桑保灭多威乳油、40%桑农乐乳油、73%桑宁乳油等农药防治鳞翅目害虫和桑蓟马、红蜘蛛等微体昆虫。

2.3 施足肥料

根据桑树不同时期的生产特点,坚持长效肥和速效肥、有机肥与无机肥合理搭配使用,要重施夏伐肥,补施秋肥。夏伐结束后施足夏伐肥,每亩施人畜粪2t+尿素40kg或每亩施入“田粮牌”生态型桑树专用肥80kg;7月中下旬补施秋肥,每亩施尿素40~50kg;满足桑树旺盛生长的需要,达到嫩过7月、旺长8月、9月不老的要求。

3 加强防毒防病,降低风险损失

3.1 保证蚕药质量为确保蚕药质量,东台市实行了统一蚕药品种、统一进货渠道。许河镇根据养蚕布局设立了6个蚕药供应点,专人销售。蚕农到许河镇农技中心设立的蚕药供应点购买蚕药及蚕用物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3.2 规范消毒程序

消毒做到“三统一”要坚持统一消毒药物品种、统一浓度、统一时间的消毒“三统一”原则,对所有共育室实行“三消一熏”、大蚕室“二消一熏”。共育室机械消毒率达85%,大蚕室机械消毒率60%。

3.3 重视蚕病防治

根据本地区秋季蚕病发生特点,针对性采取有效防治方法,在抓好常规消毒防病的基础上,秋蚕重点防“病”、“毒”。收蚁后及各龄开叶前使用防僵粉、晚上使用“三七糠”或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尽量使用新鲜块石灰,给桑前通风换气排湿,大蚕期正常开门开窗通风,防闷降湿,控制和减少病毒病、真菌病的发生;蚕室要配好纱门纱窗,防止蚕蛆蝇进入室内,同时在四龄第3d、五龄第2d、4d、6d及上蔟前各添食一次灭蚕蝇,以杀灭寄生在蚕体内蝇蛆、虫卵;以防止农药中毒为主,认真执行《东台市家蚕防毒保安告知书》精神,加强农资市场监督,协调农作物治虫用药配方,禁止使用禁用农药;桑园治虫要严格按照技术部门提供的配方和标准规范使用;蚕期坚持先试喂再采叶。

4 推行小蚕共育,确保发育整齐

4.1 实行60h补催青

蚕种发到共育室,即时摊种进行补催青。秋期补催青时除做好遮黑保护外特别注意温湿度,保持温度24.5~25℃,干温差1~1.5℃,收蚁前10h左右进行升温,感光时升温至25.5℃。通过补催青、隔两日收蚁,促进蚕种孵化整齐,一日收蚁率在97%以上。

4.2 自动调节温湿度

小蚕对环境温湿度非常敏感,在适温环境内小蚕生产发育才能正常,按照10天眠三眠的技术要求调节温湿度。许河镇从2010年开始推广应用自动加温补湿器进行小蚕共育,至2014年底已推广使用1600多台。自动加温补湿器能准确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但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通风换气,否则高温多湿易诱发曲霉病、黑尾病等蚕病。

4.3 精选优良桑叶

小蚕口器较嫩,对叶质要求较对较高,稍有不慎就会损伤口器而造成蚕儿食桑困难导致发育开差,出现大小蚕,要做到叶色与叶位相结合的要求精选优良桑叶,由共育人员统一采叶,剔除偏老偏嫩叶、虫口叶、污染叶等不良叶,做到每次用叶老嫩一致,适熟均衡。

4.4 严格消毒防病

共育室、共育人员要建立严格的消毒防病制度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收蚁后和各龄开叶前使用防僵粉、每天晚上使用一次“三七糠”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小蚕期易发黑尾病,保持蚕座环境清洁,防止蚕座发霉,给桑前要提前0.5~1h通风降湿;给桑前后、除沙后与扩座前都要洗手;蚕室门口撒新鲜石灰粉,踏灰出入蚕室等。

5 突出关键环节,精心养好大蚕

5.1 养蚕要省力

改变传统的养蚕方式,推行蚕台育(柴帘、编织布)、地蚕育等多种形式的省力化养蚕方法,杜绝蚕匾、蚕菲养大蚕,减少除沙次数,全面降低饲养大蚕的劳动强度。

5.2 蚕座要稀放

大蚕期的稀放要达到一蚕三位、蚕不碰蚕的标准,每次给桑前不但要扩座而且要匀蚕,使蚕座平整、蚕儿分布均匀、稀密适当。四龄蚕盛食期最大面积为每盒蚕种16m2;五龄盛食期最大蚕座面积为每盒种35m2。

5.3 大蚕要吃饱

大蚕期是丝腺快速生长时期,特别是五龄第3d后,丝腺生长显著加快。丝腺越发达,蚕吐的丝越多,茧形就大,茧层就厚,产量就高。蚕儿多吃下15kg左右适熟桑叶就可以多产1kg蚕茧。因此,在不浪费桑叶的前提下,保证蚕儿在五龄第3d、4d、5d、6d充分饱食,增加丝物质生成量。五龄蚕充分饱食,还能增强蚕儿体质,提高蚕的抗性和结茧率,降低减蚕率。

5.4 环境要适宜

由于大蚕呼吸量大,对不良气体较为敏感,大蚕期后要有适宜的温湿度及空气环境才能保证正常生长,要正常开门开窗,保证室内空气对流,同时做好温湿度的调节。秋季夜间温度过低时要适当补温,边补湿边通风,防止五龄期延长增加用工,增多中毒机会。

6 规范上蔟管理,改善营茧环境

6.1 全面推广方格蔟

方格蔟具有通风好、茧色白、解舒好、上茧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对保全茧质较好的蔟具,我镇已全部普及方格蔟。

6.2 室外预挂室内营茧

室外预挂能促进熟蚕入孔,减少翻蔟次数,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室外预挂时要做好防强风直吹、防强光直射、防雨淋、防动物危害、防农药中毒等“五防”。当熟蚕入孔定位初成茧形时,将方格蔟移至室内蔟架上,让熟蚕在适宜的环境下吐丝营茧。不宜在室外或大棚内过夜,以防昼夜温差大破坏丝质。

6.3 加强蔟中管理

蚕儿吐丝营茧期间,保持蔟室内温度23~24℃,干温差2.5~3℃,低于22℃后要补温。上蔟营茧的2d内,适当开门窗,并用遮挡物挡好迎风向和强光的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2d(即吐丝营茧基本结束)后,要打开全部门窗通风换气排湿。

6.4 分级采茧出售

采茧按上蔟先后顺序进行,轻采轻放,减少出血蛹和内印茧,同时分类采摘,分类堆放,分类出售,不采售毛脚茧、嫩蛹茧、潮茧,努力保全茧质,增加蚕茧收益。

S883.5

C

2015-08-28-001

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22);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SXGC(2014)193号];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SXGC(2015)206号]。

周昌平(1962—),男,江苏东台,大专,农艺师。Tel:13962053236,E⁃mail:344738984@qq.com。

猜你喜欢

蚕座东台市小蚕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切料机助力小蚕人工饲料育快速推广应用
半自动小蚕饲育机的升级改造
夏秋养蚕有三早
洗书记
练琴记
可爱的小蚕
可爱的小蚕
小蚕的饲养技术要点
养蚕眠起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