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教育转型时期的教育价值取向探析

2015-04-15辛晶晶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大众化公平主体

张 艳,辛晶晶

(1.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0;2.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开封475004)

教育价值作为客体的教育,是对社会主体和个人主体发展需要的满足。与教育事实相对应,是对教育事实的意义判断和取舍。教育价值就是客体的教育越能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利益需要,说明教育越有价值,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的教育就是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的教育,但是现实中我们很难做到,受现实因素地制约,只能尽量的在各利益主体之间进行权衡。教育价值取向是指个人主体或社会主体把教育作为一种客体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教育客体进行价值设定、价值预期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向或倾向。[1]我国高等教育在向大众化转型后的新时期里,考虑到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阶段,有其自身的发展的规律,在进行教育价值取向的判断时应该考虑到其特殊性,原有的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存在着诸多问题,重新审视并确立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显得尤为重要,应从教育主体需要和根本利益出发,寻求合理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

一、我国高等教育转型时期存在的问题

要谈高等教育价值取向,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根据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即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15%以上,不可否认高等教育伴随着规模的逐渐扩大,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建设培养了更多的高级人才,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得存在着一些问题,要引起世人的关注。

(一)现代大学理念的缺失

首先大学理念是有关大学的性质、使命和目标的理性认识,现代大学由于受到多元的价值理念的冲击,大学逐渐的功利化、市场化,多沦为政治、经济的附庸,大学理念产生了异化。教育学者潘懋元说过,“当代大学正面临着理念危机——大学理想的暗淡、大学观念的落后、大学精神的失落、大学现象的扭曲、大学使命的弱化、大学目标的混乱”,导致了大学角色意识的缺失,进一步将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大学象牙塔安逸舒适的世界可能一去不复返了,大学必须学会在一个影响大学所有活动的竞争世界中生存”,这就意味着大学作为一个战略主体要积极应对外部世界,考虑自己的生存发展问题,[2]因此确立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必然要考虑到大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然而一些大学盲目竞争,开设各种当下流行的专业,而忽视了自己本身的特色,这样做一方面稀释了原有的教育资源,影响特色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影响学校的整体发展,将学校逐渐带上了市场化的色彩,所以确立什么样的大学理念显得尤为重要。而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重新审视现代大学的理念,确立良性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丰富现代大学的内涵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工具价值与人本价值的失衡

在教育价值中,存在着主客体之分,其中客体指的是教育现象,主体主要指的是社会主体和个人主体,客体对主体的满足程度就体现了教育的价值。教育对个人主体即教育者身心发展需要,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满足,就是人本价值;而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促进作用,就是工具性价值。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性价值是通过培养人的人本性价值所实现,即工具性价值是附庸在人本性价值之上的。但是在教育实践中,教育的工具性往往被无限扩张,而教育人本性却被掩盖埋没。受传统思想影响,高等教育被简单地视为一种工具,政治家视高等教育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强调“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在教育”,经济家视高等教育为经济增长的工具,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民众则视高等教育为进入上流社会的敲门砖,信奉“学而优则仕”,更是成为一些教育机构获取利益的重要途径。[3]教育成为了一种工具手段,而忽视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功能,偏离了教育最基本的价值——育人为本,导致了工具价值与人本价值的失衡。

(三)大众诉求与精英诉求的矛盾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教育规模扩大、招生数量的增加,使得更多贫穷或者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但是教育规模的扩大,造成教育资源的稀释、师资力量的短缺,必定会影响原有的精英教育,这就不能满足部分智力、性格和体力方面相对较强者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教育的相对公平。如果大众化的进程是以牺牲精英教育为代价的,这必然会影响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仅强调量的增加,还有质的提高,如果只是培养出一些有“文凭”的毕业生,那么对于社会的发展仍然难挑重任,很难真正地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而只有培养一些大师级的能人,如袁隆平、钱学森等,才能真正地促进我们社会的向前发展,所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和精英化发展应该是相辅相成,而不应该是非此即彼的。

二、确立合理的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

我们知道,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归根到底由高等教育主体的存在和根本利益所决定,由于教育价值体系中的主体和客体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那么教育价值就具有动态性和发展性。[4]处于大众化转型时期的高等教育,对于价值取向的重新审视,以及进一步的确立非常的必要。从影响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主要教育主体因素来说,我们可以从社会、个人、大学三个维度来进行分析。

(一)确立现代的大学理念

传统西方的大学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为理念,这些理念符合大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也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的发展。那么我们今天的大学应该确立什么样的理念呢?著名的高等教育家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从中告诉了我们作为一所高等教育机构,不能一味地追求校园占地面积的多少,学校建筑的优劣,硬件设施是否上档次,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能都带动学校培养更多人才的“大师”,这才是大学的精神之所在。而我国处在高等教育新的转型时期,追求规模、数量的同时,确立什么样的现代大学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1.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念

自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逐步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行列,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进程,有关的传统观念也应该发生相应变化,如质量观、评价观等;而我们对于大学的理念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如不应以过去对精英教育的评价标准来统一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应建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理念,从而来适应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需要。另外,高等教育在强调数量和规模的同时,不能忽略教育的质量,这样才能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良性循环。

2.大学的学术自由理念

大学作为学术的殿堂,不应该成为政治、经济的附庸,早在教育家蔡元培时就提出了保持学术独立的思想,那么今天大学也不应该成为行政机关、市场经济的附属品。例如现今的学术霸权、话语权、市场化等概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受到权威的压制、外力干涉,对于大学这样以学术为核心,并以此赖以生存的机构,对知识的追求才是其孜孜不倦的动力所在。现代大学在本质上应该是:其一,大学是塑造人格或培养人才之地,大学的责任在于向社会、向学生提供开放性的文明教育,即大学要向学生传授全人类文明演进的成果,培养学生具有自主的、开放的和创新的能力。其二,大学独立的价值体现为大学独立的决断和独立的治理,是大学在其教育与学术上的独立性,大学不能完全受既定的意识形态的左右,大学的意义在于独立地追求真理,在于先于社会独立探求真理并以此示范于社会。其三,大学是一批具有独立人格、独立价值判断能力的知识精英的聚集地,[1]这才是大学的意义所在。

3.大学社会化的理念

作为现代大学,应该走出象牙塔,开展更多的科研活动,使得大学真正地融入到社会中,为社会的发展服务。2012年,国家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上,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了4%,这一举措反映了政府对于教育投入的加大和对教育事业的重视,说明了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性功能的不可或缺,所以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应该把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建设人才,加快我国的国际化进程。另外,还应该开展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为社会进步提供技术援助。

(二)重视受教育者的生命发展要求

长期以来对教育的工具性价值的过度推崇,而忽视了教育对于人的生命意义,尤其是应试教育对人的毒害,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以及头悬梁、锥刺股的古人遗训,本质上是从实用和功利价值方面来理解人、培养人,教育成为进入上流社会、出人头地的手段和工具,而忽略了教育满足人生命需求的功能。知识虽然可以带来幸福,但假如把它压缩成药丸子灌下去,就丧失了乐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在现代化过程中要完成其价值取向上的合理化,将教育对象作为具体、生动的个人去关心,教育价值取向要求得为社会服务的工具价值与对人性关照的本体价值之间的平衡。[5]但是,作为一个整体,从人与社会的长远发展角度考虑,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价值和理想追求,必须列于教育价值秩序的首位,发挥个体的主导作用,真正地实现教育的育人功能。

(三)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仅体现在量的积累上,更主要的还应体现在质的飞跃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在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是一个量变与质变相互影响与交融的过程,在规模扩张的初始阶段,量变起主要的)决定作用;而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质变则起着主要的作用,[6]所以高等教育在实现大众化之后,也不能忽视质变的重要性。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我们的教育质量观应该是多样化的、发展的、整体化的,而不是僵化的、单一的质量观,然而现在的许多高等院校,为了提高竞争力,盲目地追求科研成果的多少,而忽视了自己的特色发展。开辟广泛的高等教育形式,建立发展的、多样的、整体的质量观,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永恒主题。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促进了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机会的增加,为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了机遇和可能,但教育公平却不一定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教育公平包括三个层次,即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平。高等教育大众化体现了教育机会的公平,改变了以前“寒门难出贵子”的现象,为更多的适龄青年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相对地提高了教育的公平性,但是不公平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如城乡差异、地域差异,还有由于教育资源的稀释,影响了精英教育的充分发展。“如果高等教育各具特色,而不是被呆板地纳入一个大而统的体系,高等教育就能够最有效地体现公平精神”[7],我们的高等教育应该是多种形式的,能够满足不同人的教育需要,教育的评价标准也应该是多样的,这样教育才能在各自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另外,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供给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主要瓶颈,因此加大教育投入,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最终应实现高等教育公平逐步由“量”的公平向“质”的公平转变。

[1]陈桂芳.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冲突及其协调[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闫震普.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山西大学硕士学位文,2008.

[3]钟荣华.高等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王全宾.教育功能、教育价值、教育目的论[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39-41.

[5]朱永坤.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杨黎明.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影响及发展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82 -85.

[7]陈晓飞.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公平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6,(9):61 -65.

猜你喜欢

大众化公平主体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笨柴兄弟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公平比较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