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乌日贡大会看赫哲音乐文化流变及发展

2015-04-15李利佳刘劲松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伊玛乌日赫哲族

李利佳,刘劲松

(佳木斯大学 音乐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以乌日贡大会看赫哲音乐文化流变及发展

李利佳,刘劲松

(佳木斯大学 音乐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本文针对历届赫哲族乌日贡大会的文化内核进行分析与挖掘,旨在从乌日贡大会发展的历史轨迹,透析赫哲族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流变与演化,揭示赫哲族乌日贡大会给当地人民带来的意义,进而使赫哲族音乐文化遗产更能够得到保护与更大程度的重视。

乌日贡大会;赫哲族音乐;民族文化

赫哲族作为我国人口最少民族之一,在其生存背景下孕育了风格特异的民族文化,这是我国文化资源中相当丰富和宝贵的一笔财富。赫哲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性质的集会——赫哲族乌日贡文体大会,理所应当地受到我们的着重关注。赫哲族乌日贡大会是由赫哲族文明孕育和其原始形态不断演化发展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有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又有赫哲族传统文化根脉紧紧相连。随着时间的推移,赫哲族乌日贡大会,除继续原有的社会功能外,还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也逐步完成了极具历史意义的转变。

一、乌日贡大会成因及其简介

赫哲族乌日贡大会是由赫哲族渔猎文明和原始形态不断演化发展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赫哲族的政治、经济与其他民族一样,进入了一个快速稳定的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的好转使赫哲人看到了希望,也使众多赫哲人意识到了当代赫哲人的历史责任。于是由一些有识之士倡导并联络,在赫哲族同胞的一致响应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个赫哲族历史上从没有过的民族盛会乌日贡大会,于1985年6月28日至29日,在同江县街津口赫哲族乡隆重举行。

乌日贡,赫哲语是“欢乐喜庆”的意思。大会内容分为两大类:一是民族文艺,一是传统体育。乌日贡大会召开之际,居于各地的赫哲族群众,组成代表队齐聚乌日贡大会举办地,穿着民族盛装,唱响古老的伊玛堪说唱,跳起凝重、热烈的温吉尼,吃起鲜美的塔尔卡,竞技传统体育游戏,享受开江渔汛后获得丰收后的喜悦。

二、乌日贡大会中音乐文化的流变

在首届乌日贡大会闭幕后,各地赫哲族代表人物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决议此次活动每三年举办一次。三年后为使这一民族活动最为直接地显示出民族特点和有一个固定的民族语称谓,赫哲族第一个学术研究团体“同江市赫哲族民族研究会”,经审慎研究,正式把大会冠名为“乌日贡”。赫哲族乌日贡大会,迄今为止已举办了九届,时间定在开江渔汛喜获丰收后的6月下旬,由赫哲族聚居地轮流举办。第一届至第五届,每三年举办一次,自第五届后,出于多方面原因,改为每四年举办一次。

在1985年前赫哲族的音乐、舞蹈作品数量稀少,人才匮乏。据调查1985年前只有少数文艺作品出现在公众视野,其中尤玉成、付桂芝、吴汉章等人在1964年全国少数民族业余艺术演出中,参演了舞蹈《水上民兵》,在1959年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艺演出、1964年哈夏会、1983和1984年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也有《叉草球》、《天鹅舞》、《送渔郎》、《欢乐的网滩》等几部作品出现。

自1985赫哲族乌日贡大会后,赫哲族新一代民间文艺工作者人才辈出,音乐文化蓬勃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性音乐组织的涌现

乌日贡大会自形成以来,多所专业性质音乐组织的出现,丰富和活跃了赫哲族的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了人们的道德修养与文化水平,其主要作用更是通过专业性的音乐组织,带动了地方特色经济产业的发展,也成为地方性民族品牌构成的一部分。

同俄罗斯、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之间的民间艺术交流屡见不鲜,与台湾少数民族民俗进行交流,多次参演央视文艺节目等。在首届乌日贡大会之后, 1993年成立了“黑龙江省赫哲族研究会”;2006年成立了带有官方性质的“同江市赫哲族研究会”,又组建了“中国赫哲族博物馆”、“中国赫哲族网站”、 “赫哲族伊玛堪歌舞团”等艺术文化团体;在2007年组建东北五族音乐文化研究小组,并正式挂牌成立了佳木斯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室,即:赫哲族音乐舞蹈文化研究室;同年,与中国音乐学院联合研究基地挂牌成功;2014年于街津口成立了“赫哲族伊马堪传习所”等艺术文化产业开发实体及赫哲族艺术文化事业机构。

通过乌日贡大会,多所专业性音乐艺术文化组织机构的成立,是乌日贡大会带给赫哲族音乐文化的一项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其艺术文化机构的成立,从长远意义上来看,不仅是对赫哲族音乐文化的重视,更主要的是对赫哲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并且多所专业性音乐艺术文化组织机构的成立,也使得赫哲音乐文化形成鲜明的产业链结构,以艺术文化促动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打出品牌特色,形成专业的艺术文化团体,进而通过第三产业音乐这一上层经济产物,来分析其实际可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其长足发展。这让赫哲族文化不止拘泥于小舞台,也使其搭着经济的快车走入更大的舞台,这就是通过乌日贡大会,艺术文化与地方经济相互促进的显著成效。

2.艺术交流的增多使大量优秀音乐作品得以面世

自1985年首届乌日贡大会后,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一大批文化艺术工作者,为赫哲族音乐、舞蹈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传承和保护打下了雄厚的人才基础。这些文艺工作者所谱写的优秀作品,为赫哲音乐文化更好地走入公众视野与赫哲族音乐文化品牌的推广,以及赫哲打出地方特色艺术品牌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赫哲族新一代文艺工作者们,参加了1991年“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艺调演”;1992年“日本北海道东北亚少数民族民俗交流”;1994年“日本福井国际艺术节”;1997年“俄罗斯那乃族文化艺术节”;1999年“中国台湾少数民族民俗交流”;2005年、2006年、2009年、2012年与俄罗斯那乃区那乃族的文化艺术交流;2013年在北京文化宫“佳木斯赫哲族文化周”。文艺工作者在这些大会中,相互汲取彼此民族的艺术特色,激发了他们创作灵感。因此说,博采众长、广泛吸收更能突显民族特色的音乐。

随着参加或参与省、市、国内、国际间的文艺演出及学术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以及其规格的不断提升,大量优秀的赫哲族音乐文化作品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其中包括歌曲:《嫁令阔唱咱赫乡美》、《赫哲酒歌》、《乌苏里小夜曲》、《阿念鲁伊》、《花船划向三江口》、《狩猎的哥哥回来了》等百余首作品。舞蹈包括:《冬钓》、《草球恋》、《天鹅舞曲》、《神鼓舞》、《口弦心声》等数十支。其中作品《圣乞勒花开》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文化广场的演出,《花船划向三江口》获“唱响龙歌”全国歌曲创作二等奖。

3.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赫哲族伊玛堪已于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乌日贡大会不仅为传播赫哲族音乐文化搭建了一座平台,也为保护传承赫哲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伊玛堪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伊马堪这一音乐非遗的受重视程度增高,也更好地促进了赫哲音乐民族品牌的推广,从而更快地拉动赫哲聚居地文化经济的发展。

伊玛堪,是赫哲人时代音袭、口耳相传的长篇民间说唱文学,它的演唱方式为:说与唱的结合,说一段,唱一段,唱段中结合说词,说词中添加唱段。其演唱形式简便,民间口语丰富,娱乐性强烈,叙事性浓厚。说的活灵活现,听的如临其境,被誉为“史诗体的民间巨著”和“世间罕见”的珍品。这样优秀的艺术形式,在1985年首届乌日贡大会召开前,只是被动地等待少数专家学者的采录,而听与讲者相互的呼应、互动的相互感染的场景,却已在赫哲族民间绝迹多年。

1985年的赫哲族首届乌日贡,赫哲族著名伊玛堪歌者葛德胜、尤树林破天荒的把伊玛堪呈现于舞台,这让这一瑰宝得以重新展示在世人眼前。在乌日贡大会这个舞台上,伊玛堪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使得黑龙江本省及国家相关机构予以重视,并实施了抢救性的措施。因此可以说,赫哲族伊玛堪可以得以传承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乌日贡大会这一契机。

三、赫哲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将那些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脱离的赫哲族音乐文化送进了博物馆, 这并不意味着赫哲族音乐在新形势、新环境中就无法继续生存。历史的经验证明,异类文化的碰撞通常相互间能为对方输入崭新的基因,从而增强了各自的发展力。如果赫哲族音乐的发展能够及时跟进社会发展的脚步,突破自我封闭,拓宽发展空间,摆脱保守的、与新生活相矛盾的旧形式,借鉴、吸收现代音乐的多元化形式,那么,它必将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1.经济的发展为赫哲族音乐拓展了受众与传播空间

20 世纪末世界范围内多元文化思潮的兴起引发了人们对过去未被注意或重视的民族文化之兴趣,现今已有大量的赫哲族音乐文化被发掘整理并应用于音乐创作实践。《乌苏里船歌》的广泛传唱,有关部门对伊玛堪的大力挖掘,乌日贡大会得到的热切关注这些事实说明,赫哲族音乐所具有的纯真质朴的风格在某种程度上符合现代城市听众的口味,能带给他们无尽的遐想,使其失落的心灵得到慰籍,让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得到了城市听众的接受与认可,在现代音乐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为自身拓展了发展空间。

2.贴近本源进行形式的更新,迎接赫哲音乐新的春天

一个民族如果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传统,那么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对赫哲族来说,“摩登”的现代流行音乐毕竟距离他们的现实生活较遥远,而本土音乐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表现内容上都与他们更贴近,同他们有着难以割舍的“血缘亲情”。因此,他们不会甘于接受“舶来品”而放弃自己从祖先那里继承的东西。新时期, 赫哲族音乐在本土上应朝着具有时代特征、 以新形式来满足人们新的精神需求的方向发展,这样,它就可能拥有更多的欣赏群体和更广泛的听众基础,重新焕发出光彩与活力。

随着乌日贡大会发展的大船,赫哲音乐文化也被更多有识之士所重视,赫哲族生产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状况也随之愈加更好更快地发展,可以说乌日贡大会是契机,也是赫哲文化得以更好更快地传播,更是其得到全面保护与发展的平台和媒介。

[1][前苏联]P.K.马克.黑龙江旅行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298-320.

[2][日]赤松智城,泉靖一.赫哲族调查报告[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146-200.

[3]张志权.赫哲族民歌歌曲集[M].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7:121-210.

[4]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193-230.

[5]刘敏.赫哲族历史文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145-276.

[6]李利佳.赫哲族民歌总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230-270.

[责任编辑:田丽华]

2014-11-27

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从乌日贡大会看赫哲族音乐文化变迁及发展”(2014B101)

李利佳(1963-),男,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音乐学; 刘劲松(1990-),女,黑龙江伊春人,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

G122;K892.2

A

1007-9882(2015)01-0164-02

猜你喜欢

伊玛乌日赫哲族
传承赫哲族音乐的几点思考
乌日嘎和他的乌润合尔
赫哲族滑爬犁的演化及在赏冰乐雪活动中的应用
乌日嘎的蒙古马
赫哲族伊玛堪说唱艺术的传承和保护
黑龙江省赫哲族“伊玛堪”说唱保护项目现状解读
蒙药萨乌日勒为主方治疗萨病临床疗效分析
赫哲族
草原上卖酒的汉子
扫地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