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三甲医院急诊观察室状况的调研

2015-04-13姚晓丽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内科医护人员科室

郑 跃,许 岚,姚晓丽

(湖州市中心医院,浙江 湖州 313000)

综合性三甲医院急诊观察室状况的调研

郑 跃,许 岚,姚晓丽

(湖州市中心医院,浙江 湖州 313000)

调查湖州市中心医院综合性三甲医院患者在观察室的状况,以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年龄≥14周岁的38243例急诊观察室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急诊观察室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滞留原因及其风险隐患,并为临床急诊观察室的临床管理提供指导意见,为避免医疗差错事故发生、提高急诊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三甲医院;急诊;观察室

一、资料与方法

选择湖州市中心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年龄≥14周岁的38243例急诊观察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每例患者的第一诊断为统计诊断,诊断不明确者以症状待查表述;如腹痛待查,并将其归入消化系统疾病。按(年龄、性别、地域分布)疾病种类、发病时间、好转率、收入院百分率、死亡率、突发事件发生率,(不同月份、不同科室、不同去向)留观患者的滞留时间及可能的原因等因素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二、结 果

我院急诊观察床位设置为23张,4年内共有留观患者38243例,其中男性22486人次(占58.80%),女性15757人次(占41.20%)。

第一,我院38243例留观患者在急诊观察室滞留的时间为0.5-728h,中位数49h(四分位数18-54h);患者住院率29.12%,好转出院率51.35%,自动出院率19.39%,转院率0.12%例,死亡率0.02%,突发事件率0.24%。各年度留观患者人数呈升高趋势,好转率呈升高趋势,收入院百分率无显著变化,死亡率无显著区别。留观期间突发事件92起,其中,突发癫痫12起,晕厥5起,跌倒6起,病情加重抢救69起。具体情况如下(见附表)。

附表 2009年1月-2012年12月急诊观察室收治人员情况

第二,患者对急诊观察室床位占用时间最长的5个科室依次为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普外科、消化内科,合计达81.8%的总床位占用时间。滞留超过72小时的科室排名依次为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消化内科。

第三,观察室滞留疾病种类主要为:住院无床需留观待入院,以呼吸科及心内科的患者为主;头部外伤等开始病情较轻但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者;发热待查腹痛待查等诊断不明确者;危重患者诊断明确但入院专科无床者;高龄患者涉及多科疾病专科收治困难;患者因经济困难无法承担住院费用而拒绝住院;肿瘤晚期临终关怀者;慢性血液病需输血患者。

第四,观察室夜间无固定医生,值夜班只有一名护士,医护人员严重不足。

三、讨 论

(一)问题分析。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医院急诊观察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留观人数多。调研结果显示,我院急诊观察室2012年的留观人数较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提升了17.05%、14.80%、8.67%,提示我院各年度留观患者人数呈不断升高趋势,这给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甚至可能影响正常的工作的开展。(2)心脑血管疾病和意外伤害等患者在急诊观察室床位占用时间较长,同时这两类疾病患者具有病情危重、变化快等特点,在观察期间出现病情恶化的可能性较高,造成较大的医护风险,如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留观期间突发事件92起,其中病情加重抢救就有69起。(3)患者留观时间过长。急诊指南指南规定急诊的留观时间不超过72h,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1],本组资料显示平均留观时间为2.14d,最长达30d,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多种:①患者来自全院的每一个科室,病种涉及急诊相关的所有专科,与各专科的协调有一定的困难。②很多患者诊断不明,因此去向不明确,只能滞留观察室;③患者潜在风险大,本组资料有92例病情变化加重抢救。④各家医院急诊观察室的管理模式不一[2],难以在医院内达成共识。(4)存在的护理隐患。急诊观察室在护理上要求按住院病区要求实施管理,但观察室护理人员的配备大多不足,而且国家也没有统一的要求,不利于有序管理;且该科室患者流动性大、病情变化快、管理难度大,极易诱发护理安全事件。

(二)对策。

根据本研究总结出的若干问题,笔者提出相应的的改进对策,包括:(1)严格要求患者家属陪护,辅助医护人员观察病情,避免意外突发事件发生,弥补医护人员的严重不足。(2)完善观察室的人员、设备配置制度。根据观察室设置、任务和患者的特点,在管理层面上加强对急诊观察室的管理和人员配置,和病区管理一样制定相应的床护比,且建议比例要略大于病区的比例或留有机动人员[3];设备配置上,要求有监护仪、血糖仪、气管插管、除颤仪、简易呼吸器、转运呼吸机,按抢救室要求配备急救药品,以应对来自不同方面疾病的患者。(3)急诊观察室收治的患者疾病种类多,病情复杂,要求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救护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实践能力。为此,要加强医护队伍建设,要求人员加强业务学习,熟练掌握各种各种急救技术,以急诊医护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及抢救成功率,从根本上杜绝医疗技术事故的发生。(4)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医疗文书书写规范,谈话签字知情告知规范。(5)培养人员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与服务态度。对于来自不同层面的患者做好交流沟通,以应对如此大量的留观患者数和频繁的周转;而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态度,能够增加患者对医护服务的满意度,促进医护工作顺利开展。

总而言之,急诊观察室是我国医院急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观察室的建设和管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继续努力改进。

[1]徐鑫荣.医院急诊医学科建设管理规范[M].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90-91.

[2]王淑兰,鲁云鹤.分析急诊观察室病人特点强化急诊特色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3):51-52.

[3]王小兰,叶文琴,杜 萍,等.上海市三级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模型的建立[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5A): 7-9.

R197.3

B

1002-1701(2015)05-0146-02

2014-07

郑 跃,女,本科,主治医生,研究方向:急救。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5.079

猜你喜欢

内科医护人员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内转科型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爱紧张的猫大夫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