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元杂剧文学景物意境美

2015-04-11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意境美元杂剧

冯 晶

(太原工业学院 机械工程系,山西 太原 030008)

浅析元杂剧文学景物意境美

冯晶

(太原工业学院 机械工程系,山西太原030008)

[摘要]元杂剧是中国古典戏曲文学发展成熟的一个里程碑。在元杂剧中,景物描写是服务于剧作旨趣,与剧情的展现、气氛的烘托、人物形象的塑造紧密结合,形成具有抒情化、角色化特色的文学景物意境美。

[关键词]元杂剧;文学景物;意境美

[DOI]10.16396/j.cnki.sxgxskxb.2015.07.030

中国古典戏曲从元代开始蓬勃发展,元杂剧是中国古典戏曲文学成熟的一个里程碑。它通过代言体来讲述故事、抒发感情,给予人们一个足以寄托情感的丰富的形象化世界。而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这一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为元杂剧注入了诗化美。戏曲与诗歌恰当的结合,形成了中国古典戏曲的文学景物意境美。

一、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意境内涵

元杂剧善于用抒情的手法,勾画富于情感的故事场景及引人入胜的剧情情节以展现丰富的人物情感。在元杂剧中,意蕴深刻的意象通常给人以强烈的情感暗示和深刻的情感共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177经过多年诗文的积淀,很多人文景物或自然景物被赋予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和特定的情感寄托,从而成为独立的值得回味和欣赏、甚至有象征意义的意象。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意境的核心,成功的意境建构以情、景、事相融为主要特征。由于意境的塑造过程中要抒发情感,而情感的外化是需要借助实景的。而情感是抽象的、难以表现的,所以情感的表达只有借助外物才能完成,这就决定了客观景物成为情感外在的表现方式。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意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景物。在元杂剧创作中,作者所描绘的景物不仅仅是自然的景物,更是融合了作者情感和生活体验的意象。也就是说,元杂剧中的景物描写不单单是为了刻画事件发生的场所,更是为了烘托作者的情感变化。所以,这些客观的外在景物本身没有什么感情生命,是作者和观者给予了浓厚的情意作为外衣,使它们以新的形式深刻印入大家的脑海里,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情感的符号,引起读者和观者共鸣。

在元杂剧中,同时也是中国文学中存在着一大批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意境,这些意境具有约定俗成的情感附加和文化内蕴,不用多加注解,只要遇见这些具体的实景描写,人们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元杂剧有一些作品在题目上就表明了季节,看到这些剧名就会自然想到剧本抒发的情感。《牡丹亭》是春季,《百花亭》里的夏季,《汉宫秋》《潇湘雨》是秋季,《酷寒亭》中的冬季,而这些剧本和其标识的季节在情感氛围上是一致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中国人的心中被附加了各自的情感特色:春季万物勃然生长,给人以盎然朝气、蓬勃向上之感,但也有时光易逝、春光难留的哀婉之情;夏季是热辣、火热情绪的代表;秋季特别是落叶飘零、万物萧瑟给人以冷清凄凉、万事皆空的体验;冬季的凛冽寒风给人以刺骨之痛的感受。每一个季节都被文人赋予了深刻的人生情感体验,使这些季节从纯然的客观事物成为中国文学中的具有象征意义的重要意象。

除了季节本身,在季节中具有相关特性的景物、动植物等也成为了元杂剧中被广泛使用的意象。比如,《梧桐雨》取自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句,“一声声洒残叶,一点点滴寒梢”的绵绵不绝的凉入人心的秋雨,犹如唐明皇内心深处凄离的苦楚。《看钱奴》的“雪中卖子”片段,写穷秀才周荣祖穷困至极,被迫卖自己的孩子,而膝下无子的贾仁想买子收养,但却特别吝啬奸诈,耍赖不付钱,更为过分的是还要收取周荣祖的“恩养钱”。这其间的周荣祖所承受的撕心哀痛如寒冷的冬雪一样刺入骨髓。再如《汉宫秋》以秋天的孤雁为意象,半夜,汉元帝被孤雁凄厉悲切的叫声惊醒,惊扰了与王昭君相聚团圆的梦,汉元帝陷入深深哀婉的离别伤痛之中,其悲切之情在孤雁的声声悲怆哀鸣中层层加深,如潮水般翻滚。这里的孤雁成为了加入作者情感寄托和生活体验的典型意象,成为一种代表备受痛苦煎熬的人的心理的象征,其空旷的叫声更给人以无限广阔的浮想空间。而在《西厢记》中,莺莺在热心善良的红娘安排下与张生夜色私会时,心情愉悦。她眼中看到的月色是 “淡云笼月华,似红纸护银蜡”的美好的景象。而同是一轮明月,在张生期待红娘传来莺莺消息之时,则是忧虑而焦灼的。他眼中的月景是“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楼台”,焦虑之情由此而见。

二、情景相融的意境构建

文艺创作者在景物描写中加入浓郁的主观情感,把自己的思想寄寓在相关的此物此景中,从而通过景物的刻画来抒发情感。其特质在于“景生情、情生景”283,以带有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正是王国维所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192。被称为“北曲之冠”的《西厢记》,曲词华丽优美,被古人称颂为“花间美人”27,富于浓郁的诗意特色。其景物的描写与人物情感交织交融。比如《长亭送别》一折(第四本第三折)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此曲主要表现崔莺莺送别张生赴京赶考时的依依不舍的离愁别绪,哀婉动人,脍灸人口,堪称千古绝唱。在这里,主人公不用多说什么,只需景物的渲染就能感受到主人公离别的哀伤之情,碧云、西风、归雁、霜叶、黄花,不仅是典型的暮秋时节的景物代表,更渗透了离人泪,成为典型的意象代表。

客观外部景物的变化,引起作者情思的变换,激起作者本身就具有的情感积累的共鸣,这即是常说的触景生情。如《墙头马上》中的《寄生草》:“柳暗青烟密,花残红雨飞。这人人和柳浑相类,花心吹得人心碎,柳眉不转蛾眉系,为甚西园陡凭景狼藉,正是东君不管人憔悴!”332前两句是写景,以下是写情。情是景引发的。也就是说,李千金的伤春情感是春意阑珊的景色勾起来的。再如,《王璨登楼》中第三折中唱词《迎仙客》:“雕檐外红日低,画栋畔彩云飞,十二栏干,栏干在天外倚。我这里望中原,思故里,不由我感叹酸嘶,越搅的我这一片乡心碎。”807唱词优美,如诗如画。同《寄生草》一样,前两句是写景,登楼望远的王璨看着落日斜阳,雕梁画栋,想起自己才华满腹而报国无门,不为人所用,思绪万千……

三、景中生情凸显出人物性格

元杂剧的优美意境给人特殊的艺术感受,这是由于曲辞是通过人物说唱出来,蕴含了景、情、事,也就是缘事而发,继而给我们刻画出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这是和中国古诗词意境的区别,同样都是情景融合,而元杂剧中的意境塑造始终离不开特定的矛盾情节事件,与说唱者紧密相连,在此过程中也塑造了说唱人物的性格特色。所以,同样的景象,若由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说唱,环境氛围不一样,感情附加不一样,呈现的画面就迥然不同。先看《李逵负荆》,宋江准李逵三日假期,李逵踏青赏玩,看到沿途梁山泊的景致时唱道:“可正是清明时候,却言风雨替花愁。和风渐起,暮雨初收。俺则见杨柳半藏沽酒市,桃花深映钓鱼舟。更和这碧粼粼春水波纹皱,有往来社燕,远近沙鸥。”1518从憨厚粗鲁的李逵嘴中唱出具有艺术气息的春天,凸显出了李逵天真的性格特点,展现出一幅快乐天真汉的春游图画。再如,《倩女离魂》第四折《刮地风》:“暮春景物撩人兴,更见景留情:怪的是满路花生,一攒绿杨红杏,一双双紫燕黄莺一对蜂,一对蝶,各相比并——想天公知他是怎生,不肯教恶了人情!”705张倩女的灵魂在陪伴爱人文举多年后,文举状元及第,共同荣归故乡,在春意盎然景物中歌唱,一派喜气洋洋。由此可见,同一景象,经过不同境遇的人物情绪的加入,会有截然相左的不同境界。

元杂剧中意境是人物情怀的艺术外化,在曲辞中,几乎每一个艺术人物形象都具有诗人的气质,景物描写具有了角色化特点。人物形象的情感外泄、艺术外化都与意境塑造有直接关系。有时,意境的勾勒甚至是人物无法表达情绪的一种替代,显得直白坦诚。脱口而出的歌唱形式,使元杂剧在意境的情、景、事的融合层面更加和谐;同时,也塑造了丰富多样、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这是元杂剧的意境与诗歌的不同之处。

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说:“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他强调境界是景与情的统一,元杂剧继承发扬了我国古典诗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将描摹景物、烘托氛围与抒发人物心思情感紧密结合,构建了一个又一个情与景水乳浑然交融的艺术空间。

[参考文献]

[1] 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李汉秋,李永祜.元曲精品.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275.

[3] 减晋叔.元曲选.北京.中华书局,1958:332.

[4]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87.

[收稿日期]2015-04-11

[作者简介]冯晶(1982-),女,山西临汾人,太原工业学院教师。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15)07-0119-03

Briefly on Beauty of Literary Scenery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in Zaju Plays of Yuan-Dynasty

Feng Jing

(DepartmentofMechanicalEngineering,TaiyuanInstituteofTechnology,Taiyuan030008,China)

[Abstract]The Yuan-Dynasty zaju plays is a mileston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maturity of Chinese classical opera literature.In the zaju plays, the scenery description is to serve the theme of the spirit,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ation of stories,setting of atmosphere, and the characterization, thus forming the literary scene and artistic beauty with lyrical and characterized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zaju plays of Yuan-Dynasty;literary images;artistic conception

猜你喜欢

意境美元杂剧
对“京都学派”元杂剧曲词评点的诠释
《赵氏孤儿》的改编与创新——从元杂剧到电影
元杂剧勃兴之演剧根源探论
英语世界元杂剧家地位的定量分析
珠宝设计中意境美的表现技巧探索
美术教学中“古诗配画”教学探微
三维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
浅谈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意境美
跨文化交流对元杂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