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动导向的基础会计教材内容重构

2015-04-10解丽娟

商业经济 2015年2期
关键词:行动导向基础会计重构

解丽娟

[摘 要] 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如何将枯燥的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操作技能有机结合一直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关注的问题。现有基础会计教材不能很好满足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学需要,现有基础会计教材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理论与实践有脱节现象,不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特点与教学要求;教材内容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编排,不利于学生实际会计工作技能的掌握等方面。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基础会计教材内容重构主要包括重构思路和重构方案两方面内容,以期促进高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 基础会计;行动导向;内容;重构

[中图分类号] D230 [文献标识码] B

基础会计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是会计、会计电算化等财会专业的入门课程,学生此门课程学习效果会对其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如何合理安排基础会计课程内容、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对基础会计教学效果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一、基础会计教学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必要性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学校填报志愿资格线比较低,学生分数普遍不高。进入大学后,学生极易从高中阶段的紧张学习状态转变为完全放松,进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基础会计是一门内容繁琐的课程,学生对基础会计的学习是零起点的,一开始就要接触要素、科目、账户等多项抽象内容,尤其面对众多生疏的会计科目,很多学生的学习热情消失。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岗位行动或工作任务为导向安排教学活动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设计、组织、协调整个学习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自主学习知识、掌握工作技能。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较强的课程,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可以将繁琐的理论知识内容简单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职业行动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二、现有基础会计教材的局限性

(一)理论与实践有脱节现象,不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特点与教学要求

基础会计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传统教材未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往往是先讲后练、先理论后实践,未建立起一体化的模式。很多基础会计教材既想把会计理论知识讲全,又想体现出高职高专教育的实践应用性,在某些环节加上了动手操作的环节,因此现阶段教材可看作是加上了操作的本科教材的压缩版,还未能真正建立一套适合行动导向模式的高职高专教材体系。

(二)教材内容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编排,不利于学生实际会计工作技能的掌握

为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现阶段基础会计教材多按会计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编排,一般分会计基本理论、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形式三个知识模块。会计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会计含义、对象、目标、假设、一般原则等内容;会计核算方法模块具体包含科目与账户、借贷记账法、会计凭证、借贷记账法应用、会计账簿、财产清查、财务报告等内容;会计核算形式则主要讲解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和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此种结构体系割裂了实际工作中各项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知道各项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地位及相互联系,学完后不会运用、难以留下深刻记忆,也不利于学生对会计工作技能的掌握。

三、基于行动导向的基础会计教材内容重构

(一)重构思路

依据企业实际会计工作岗位对高职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遵循会计知识认知规律,考虑到基础会计课程的特点及行动导向教学法的需要,重新序化基础会计教材内容。按照工作事项设置教学内容,按照工作步骤设计教学环节,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通过工作过程还原工作知识,删减不需要的理论知识。以企业实际会计工作事项安排教学任务,以实际会计工作步骤设计教学环节,学生明确任务后先学习相关理论与要求,再动手操作,做到边做边学,为完成工作任务而学习相关会计知识,这时的学就是主动的、有目的性的学,因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幅提升。

(二)重构方案

笔者根据多年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经验,将基础会计教学内容分为认知会计工作、确认企业基本经济业务、识别与填制会计凭证、设置与登记会计账簿、组织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六个项目。每个项目又进一步细分为二到五个不等的任务,各任务内部设置若干个工作步骤。

为遵循一般认知规律,第一个项目设置为认知会计工作,分为认知会计职业、认知会计核算基础、区分会计对象、应用借贷记账法四个任务,通过学习,对会计职业有个总体认知,对会计的核算对象有清晰的认识,掌握会计核算方法,了解会计业务处理的一般要求(此项目包含了设置账户、复式记账两种会计核算方法)。项目二为确认企业基本经济业务,分为核算资金筹集业务、核算供应业务、核算生产业务、核算销售业务、核算财务成果的五个任务,每个任务内通过设置分析账户、编制分录等步骤,使学生清晰区分不同类型经济业务,并会进行会计处理(其中生产业务核算中包含成本计算内容)。项目三为填制与审核凭证,设置识别与填制原始凭证、识别与填制记账凭证两个任务,每个任务内又分为识别、填制、审核与保管等内容。项目四为设置与登记会计账簿,按业务顺序分为设置账簿、登记账簿、更正错账、对账与结账四个任务(其中任务二登记账簿中包含会计核算组织形式相关内容)。项目五为财产清查,分为清查库存现金、清查银行存款、清查实物资产、清查往来款项四个任务,每个任务内又分为清查准备、清查组织实施、处理清查结果等步骤,使学生掌握清查工作流程。项目六为编制资产负债表,分别设置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个任务。

项目一认知会计工作为会计基础理论部分,项目二到项目六则按照企业经济业务处理顺序依次展开,反映了会计岗位业务技能的要求。学生完成任务、执行各步骤的同时,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与要求,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穿插于各个工作步骤,学习效果会有明显提升。

[参 考 文 献]

[1]李占军.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材体系建设研究新论[J].财会通讯,2012(2)

[2]李松青.关于高职基础会计课程开发与设计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5)

[责任编辑:潘洪志]endprint

猜你喜欢

行动导向基础会计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从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探讨行动导向教学
“行动导向”背景下学生探究力的有效延伸
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听障生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
基于行动导向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