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

2015-04-10袁宝权

陕西教育·教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生活化笔者课文

■文/袁宝权

小学语文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

■文/袁宝权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育教学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着保守现象,语文课程内容依然窄狭,语文实践机会不多,缺少与生活的联系;由于偏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性,使得学生人文综合素养提升慢。因此,迫切需要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隔膜”,让语文课堂与自然、社会相接,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经验相沟通,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发展奠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语文教学生活化实践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浅谈一些认识和做法,请批评指正。

一、让生活实践“语文化”,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一)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和自然,让生活实践“语文化”。

笔者经常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参观访问等方式关注本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在学习《小溪流的歌》时,笔者展示了声像并茂的动画:清清的溪水,圆圆的卵石,绿绿的小草,红红的花儿,小溪流快乐地奔向江河,奔向大海。课尾,笔者深情地说:“哎,现在的小溪流快乐不起来,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你们到溪边去走一走,就能真相大白。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办?”课后,让学生去收集好小溪受破坏的资料、图片,共同探究如何保护好小溪、如何保护好自然环境。一个星期后,在班中交流,并向社会写倡议书,以引起全社会群众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正如教育家吕叔湘所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

(二)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

笔者经常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开展心得交流会、辩论会,让学生说一说,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升华对课文的理解;或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表演,这样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克服学生认识发展水平不足和时空的局限,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思维。

二、开发语文资源,让语文教育与生活教育和谐共进

笔者注意挖掘生活中的语文教育教学资源,寻找生活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契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活教材。

(一)开发校园学习资源。

校园报栏是语文学习资源,每隔一段时间换一期。笔者要求学生把每一期中自己特别喜欢的抄写在《采蜜集》(读书笔记本)上,并背下来,看谁抄写和背得最精彩。制作古诗卡片,课前朗读、背诵。编印学生优秀作文集,在班上交流学习。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笔者利用课前十分钟播放学生喜爱的故事、诗歌、演讲等录音资料,让学生静听,并展开想象。每周四的下午自习,笔者在场指导,开展学生自主组织的演讲比赛,对家庭、学校、社会最近发生的事件发表自己的“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

(二)开发家庭学习资源。

在家庭进行“餐桌话题”交流很有裨益,进餐时,诱导孩子把一天里学习、生活中的见闻感受讲出来,也听听家长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家长根据孩子在“餐桌话题”时的表现,给孩子客观准确的评价和指导。笔者经常建议家庭给孩子设立专用书柜,有条件的家庭给孩子雕刻藏书图章,家庭一定的图书藏量是孩子课外丰富阅读的保证。要求学生在家每日读半小时课外书,并做一定量的读书笔记。中高年级学生每人要有一本《采蜜集》,摘抄积累优美词句,并写读书笔记,配插图。提醒家长引导学生在家健康上网,查找学习资料和有关信息。

(三)开发社会学习资源。

笔者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鼓励写作爱好者给报刊投稿,并为他们办小记者证,让他们持小记者证,在老师的带领下在社区进行采访,成为语文学习的活跃分子。鼓励学生记录个人生活,以“我看见”、“我想象”、“我爱”、“我恨”、“我的悄悄话”、“我只对你说”为主题,把生活中所见,所想写在自己的“生活记录本”上。组织学生,每周二至周五轮流到县图书馆、博物馆阅读和参观,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体验提供了机会和广阔空间,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养成考察习惯起到很好的作用。开展关注社会的主题活动,如开展“我爱春天”、“关爱老人”、“水——生命的源泉”、“参观工厂”等主题活动,这不仅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增强了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总之,语文教学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在新课改形势下,语文教师更要注重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具体教学中力求接近生活,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求知中成长。

作者单位甘肃省静宁县城关小学

编辑张晓楠

猜你喜欢

生活化笔者课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老师,别走……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背课文的小偷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