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能力

2015-04-10刘立业

陕西教育·教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思考问题定势奇数

■文/刘立业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能力

■文/刘立业

所谓发散思维是指打破常规,另辟蹊径,根据已知的信息,从不同角度出发,用不同的途径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最主要的特点是不拘泥于一种思路,多渠道,多角度地去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与学习的过程,更是训练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发散思维是数学学习中一种重要的思维品质,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一、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意识

思维定势就是总按照固定的思路来思考问题。一般情况下,思维定势可以使学生迅速从已经储存的知识中抽取自己需要的内容,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数学教学中长期以来大都遵循这一模式,学生习惯于按照教师教给的方式去思考问题。课本上的题目和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都有一个预设的标准答案,学生用常规的思路去找到这个正确的答案。这是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数学基本知识中最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但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一种乐于求异的心理,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面对具体问题时,教师要多问学生,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吗?引导学生尝试用其他的方法和途径来解决问题。在学习中,提倡学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鼓励学生提出与教师、与教材不同的见解,启发学生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创造一些发挥想象的契机,让学生自由发挥,异想天开。

二、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问题是激发发散思维的动力和源头,学生的发散思维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增加探索性的问题,使学生尽可能地尝试前所未有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诱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和灵活性。

一题多解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好方法。在已知条件和问题不变的情况下,让学生从多角度出发来考虑同一个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例如,已知两个连续奇数的积是323,求这两个数。思路1:设较小的奇数为x,另外一个就是x+2,解方程x(x+2)=323,就可知这两个数。思路2:设较大的奇数为x,较小的奇数可以表示为323/x,解方程x-323/x=2,可知这两个数。思路3:设两个连续奇数分别为x-1,x+1,则解方程(x +1)(x-1)=323,就可得到这两个奇数。通过这样一题多解的训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三、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就必须要实现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的重心转变,创造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教师要抓住一切时机,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帮助学生灵活转变思路,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或不同的解决方案,为培养发散思维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于提出不同意见或解决问题方案,教师要充分地肯定学生的努力,多表扬,少批评,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鼓励学生超越已知,求新求异,别出心裁地思考问题,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事实上,创新能力往往来源于发散思维。只有经常诱导学生学会换一种角度思考问题,换一种方法解决问题,才有可能超出常规,实现思维创新。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灵活采取各种训练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

综上所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意识,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板桥镇初级中学

编辑薛小琴

猜你喜欢

思考问题定势奇数
奇数凑20
根据已知条件思考问题
利用问题间的关联性思考问题
奇数与偶数
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研究
关于奇数阶二元子集的分离序列
按图索骥
思考问题要全面
以处理“圆周运动问题”为例谈思维定势的形成与对策分析お
论戏剧《耻辱》在西方人眼中的穆斯林文化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