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帮老”互助养老体系的构建

2015-04-10刘素婷

商业经济 2015年2期
关键词:老龄化志愿志愿者

刘素婷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我国自199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2014年末人口达到2.1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5.5%,且正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预计2033年突破4亿,2050年达到峰值4.83亿,比重高达34.1%。按照联合国传统标准,当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时,即认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当这一比例大于14%,便进入了“老龄社会”。很显然,我国已经由“老龄化社会”逐渐迈入到“老龄社会”行列。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集中体现在:(1)老年人口基数大,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老年人口数量最多。(2)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高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小视的社会问题。(3)未富先老。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综合国力不强的情况下提前到来,导致未来的养老压力空前沉重。(4)地区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东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与此相应,其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可见,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形势严峻,未来的养老问题不容乐观。

二、“老帮老”志愿互助养老的内涵、意义和作用

(一)“老帮老”志愿互助养老的内涵

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现有的三种主要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但随家庭结构的变化,“421型”家庭的增多,以及空巢家庭的出现,家庭养老方式必将逐步向社会养老过渡。社区居家养老建立是在“居家”的基础上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老人仍然居住在家里,享受社区养老护理服务中心提供的营养、医疗护理和心理咨询等服务。相对于机构养老来说,社区居家养老更适应老年人的生活习惯,能最大程度地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有助于老年人安度晚年。由于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时期,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养老需求。

解决日益严峻的养老问题,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更要依靠民间创新以及每个人的积极参与,为已有的养老模式注入新的活力。互助养老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是对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重要补充。老年人口作为“闲置”的人力资源,具有参加志愿服务养老的意愿、需求和群体优势。“老帮老”志愿互助养老是通过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或健康老人为病残缺乏自理能力的老人提供服务,建立老年人间的互助养老体系。“老帮老”志愿互助养老更强调普通居民间的相互帮扶和慰籍,使更多的老人享受到关爱,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二)“老帮老”志愿互助养老的意义和作用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愈发严峻的形势下,大力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充分发挥这些资源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建立以社区为支撑的“老帮老”志愿互助养老模式,对缓解我国养老资源不足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满足老年人养老的心理需求。倡导“老帮老”志愿互助养老,对于老年人来说,不离开家,在自己“熟悉”和“自由”的环境中生活,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和自己亲朋好友保持日常的互动和交流,享受精神上的愉悦。从亲情关系方面讲,方便了子女照顾老人,照顾了亲情关系的维系,满足了老年人养老的心理需求。

2.有利于缓解养老服务供应不足的问题。通过“老帮老”志愿互助的形式,组织老年志愿者面向社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籍、文化娱乐等服务,有助于缓解我国城镇中低档社区、企业社区、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供应不足的问题,改善养老服务状况,使老年人在家庭中享受到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与服务。

3.有利于助推老年人实现人生终身价值。老年人群蕴藏着丰富的经验、技能和智慧,是一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将老年人志愿服务融入社会养老,既有助于解决老年人养护照料问题,也为老年人提供了融入社会、施展才能的机会,有利于促进老年人再次社会化,实现人生终身价值,释放老年人口红利。

4.有利于构建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大力倡导“老帮老”志愿互助养老,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重要途径。“以老帮老、邻里互助”是对社区养老工作进行补充的有效形式。开展“老帮老”志愿互助活动,有利于培育公民志愿精神,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氛围,融洽邻里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地基础。

三、发达国家和地区“老帮老”志愿互助养老的实践经验

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在十九世纪后期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在长期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发达国家(地区)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全方面需求,特别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生活更加充实和更加丰富的情感需求,普遍采取让老年人回归社会的方式,鼓励老年人充分参与家庭和社区生活。

(一)英国采取了社区照顾的模式

英国是世界上较早进入“银发”时代的国家,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英国政府对老年人采取了社区照顾的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依托社区,官办民助或民办官助。同时发挥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的骨干作用,组织广大志愿者无偿、低偿地开展社区照顾活动。社区照顾的核心要求是自助互助,建立服务对象本身的互助网络,使他们能够以助人自助的方式互相支持。

(二)德国兴起了老人互助生活模式

德国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德国政府最早将互助养老理念应用于养老实践,并结合社会志愿服务予以推广。在德国有一种由当地政府和福利机构合资建造的“老人之家”,由“年轻体壮”的老年人帮助高龄老年人,这种模式就体现了互助养老的理念。一些孤独的老人们结伴而居,相互照顾,这种“老帮老”的互助模式不用政府掏钱,既满足了老年人精神上的需求,也节省了生活费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美国推行并创新互助养老模式

美国是发达国家中人口生育率最高和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老年人是美国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服务中发挥着非常突出的作用。成立于1993年的PIC是美国时间银行中的互助养老模式典范,会员已达2600人。老人之间通过提供接送、家具修理、写信、电话聊天、房屋共享等互相帮助。“国会山村”是一家社区会员互助性质的非营利机构,旨在帮助老年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是该机构运营的基础,其中有一部分人既提供老年人服务,也是被服务对象。

(四)日本老年协会开展养老互助活动

日本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与少子化问题已经成为了近几十年来的“老大难”问题。日本老年互助比较流行老年协会,由社区老年协会组织老年人开展住家养老互助,让年轻一点的老人帮助更年老的老人,等年轻的老人年老之后,再由更年轻的老人来照顾,如此循环。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代日本高龄化社会的养老问题,而且重新建构了都市社区的人际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帮助老人彼此沟通信息,分享生活经验,因此,互助网络协会组织成员迅速增长。

(五)香港全面推行长者义工计划

香港政府将“老有所养,老有所属,老有所为”作为安老政策的目标,全面推行长者义工计划,香港政府为非营利机构的发展老年义工服务提供制度保障。救世军机构下属的NGO长者服务中心,既有来自政府的支持和热心人士的社会捐献,还有来自社区的邻里支持,活跃的老年志愿者队伍是该中心重要的支持力量。香港政府鼓励老人退而不休,在所熟悉的社区环境安享晚年。

总体来看,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都普遍重视老年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虽然国情差别较大,但发达国家老年人志愿互助的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国构建“老帮老”志愿互助体系奠定了良好地基础。

四、我国构建“老帮老”志愿互助养老体系的策略

老年人是社会和家庭的宝贵财富,是巨大的人才资源,他们具有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合理有效地利用和开发老年人才资源,既可以为政府、家庭减轻负担,又有助于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构建“老帮老”志愿互助养老体系应重点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老帮老”志愿互助养老的良好氛围

志愿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播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活动的核心,也是推动“老帮老”志愿互助养老活动的内在动力和有力支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将志愿服务与社会养老有机结合,把开展“老帮老”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一是加强思想引导,以老年人“自愿结合、互助养老、互相帮助、共建和谐”为基本原则,积极倡导由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身体状况好的老人帮助身体偏弱的老人,为老年人养老创造愉悦的社区生活环境。二是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积极作用,利用网站、杂志、报纸、宣传栏等大众传媒,通过新闻报道、言论评论、公益广告等形式,培育志愿互助理念,普及“老帮老”志愿互助知识;三是宣传“老帮老”志愿服务活动的经验和老年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形成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互助养老的文化氛围,让老年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照应、相互牵挂、相互帮助成为常态,营造有利于“老帮老”志愿互助的浓厚舆论氛围。

(二)深度开发资源,搭建“老帮老”志愿互助养老服务平台

深度开发资源,多元搭建“老帮老”志愿互助平台,促进互助养老深入人心。一是发挥社区的作用,整合老年志愿者的人力资源,规范管理流程,使志愿服务走进老年人家中,为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提供规范化、快乐化的志愿服务。二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因地制宜建立互助养老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让老年人有更多地交流和分享机会,满足老年人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三是发挥社区民间组织的作用。在社区的指导下,按照自愿的原则,支持居民自发组成各种形式的互助组织,或建立亲友邻里互助组织。通过互助养老,让老年人实现由“被赡养”到“自助养老”的角色转换,在互助的过程中实现自助。四是建立“老帮老”志愿互助网络平台。建立数字化互助养老社区网站,使老年人在网络虚拟层面也能够形成各自的圈子,扩大交友范围,从而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老年人之间通过网上情感交流、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实现互帮互助。

(三)创新管理理念,建立“老帮老”志愿互助养老运行机制

“老帮老”志愿互助养老是个系统工程,涵盖“老有所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等多方面的内容。为老年人提供及时、便捷、高质量、人性化的服务,需要创新管理理念,建立“老帮老”志愿互助养老长效机制。一是建立招募注册制度。建立网上招募注册数据平台,招募以老教授、老专家、老技术人员、心理咨询师以及有专长的老年志愿者为骨干的“老帮老”志愿者,进行网上登记注册。二是建立培训制度。鼓励知识型老年人为“老帮老”志愿者进行有关志愿精神、医疗常识、健康饮食、心理疏导等理论和技能培训,提升志愿者的素质和互助技能。三是建立激励制度。以社区为主体,建立“时间银行”或“爱心卡”,记录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志愿者爱心。储蓄时间既作为志愿者星级评选表彰的依据,也可以作为志愿者步入高龄后享受公益服务的依据。四是建立补偿制度。通过政府扶持、社区民间组织参与、市场化运作,依据志愿服务记录情况,为志愿者提供通信、交通等费用补助或者为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保险等形式进行适度补偿,促进“老帮老”互助养老的可持续发展。

(四)创新社会管理,建立“老帮老”志愿互助养老保障机制

建立“老帮老”志愿互助养老保障机制,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政府主导,规划引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统一思想认识,把“老帮老”志愿互助养老作为社区居家养老的重要补充,纳入到工作目标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完善互助养老方面的法律政策,为互助养老发展创造适宜的政策、法制环境。二是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鼓励非政府组织、非盈利的志愿组织进入养老领域,参与互助式家庭养老服务。促进民间资本更多地投向互助养老事业,形成多方合力。三是拓展资金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在现有财政拨款、社区集体投入、社会捐助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多元化的、长效稳定的资金筹集机制。政府还可通过土地、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更多有一定发展规模的企业或具有公益慈善意愿的优秀企业家注资。四是整合社会资源,完善服务设施,在充分利用社区现有老年服务设施、活动设施资源的基础上,有效整合政府、社会和家庭资源,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全国老龄委办公室政策研究部.应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上升为基本国策 [N].人民日报,2012-04-24(19)

[2]陈静,江海霞.“互助”与“自助”:老年社会工作视角下“互助养老”模式探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4):36-40

[3]赵勇,段世江,王新文.美国和香港地区老年志愿者活动的经验及启示[J].贵州社会科学,2011(12):54-57

[4]董登新.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新模式[J].科技创业月刊,2013(10):170-171

[5]张雪芳.城市社区照顾——对一种养老模式的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老龄化志愿志愿者
志愿者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以志愿,致青春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我是志愿者
小行动 大志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