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探讨

2015-04-09吴旭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层级服务质量护理人员

吴旭

(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 重庆 401320)

现今,我国医疗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健康意识也逐渐的增强,因此对于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要求也增高。目前,护理层级管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已被广泛应用到医疗护理事业中,并得到显著的效果。护理层级管理是指对同一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人员所形成护理结构与护理组织内容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1]。根据实践表明,护理层级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具有临床护理价值。经过研究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中的作用,其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3 年5 月-2014 年10 月的96 例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在学历、职位、工作时间、工作经验以及实际临床护理工作能力上表现合格。按照随机数法将96 例护理人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 例。观察组中男10 例,女38 例,护理人员年龄在18 -26 岁,平均年龄在(24.5 ±1.3)岁。对照组男8 例,女40 例,护理人员年龄在18 -27 岁,平均年龄在(23.7 ±2.9)岁。两组护理人员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该院已对所护理人员告知本实验目的,所有护理人员均同意并自愿参加本次实验。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管理

1.2.2 观察组 采取护理层级管理

护理层级管理方法首先根据工作经验、工作能力、综合考核成绩等分为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理人员、执行护理人员四个层次,划分责任制和管理权限[2]。并根据不同的层级安排不同的岗位以及职责规定。护士长主要对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整改指令;护理组长主要对护理工作进行管理,包括制定护理方案、对各种心理、健康护理进行指导。责任护士主要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与治疗,并对护理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给予提醒和纠正。最后执行护理人员协助责任护士完成护理方案。

1.3 评价标准

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护理管理后,对两组的服务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服务质量评分主要是对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操作、健康指导、病房管理质量进行综合评分。护理满意度是通过问卷调差的形式对护理的患者中的48 名患者进行调查,记录他们对护理管理中护理人员、护理方法、护理操作等的评分。评分标准:十分满意≥90,90 <满意≤85,85 <比较满意≤70,70 <一般≤60,不满意<60.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管理综合服务质量分值对比

通过对照组、观察组比较可见,实施护理管理前,两组的综合服务质量无显著性差异﹙t=0.26,P >0.05 ﹚。实施护理管理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3,P <0.05),如下表所示:

表一 观察组、对照组护理管理服务质量分值对比(x±s)

2.2 两组护理管理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施一段时间的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护理的患者对护理满意的人数为47 人,而对照组满意人数为30 人,满意率97.9%高于对照组6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如下表所示:

表二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管理模式在如今需求越来越大的趋势下,医疗模式也在不断的改革,进而护理管理方式也要不断的发现不足并完善,在如今的护理人员对临床护理的管理中,根据不同临床经验、专业素质、工作能力等护理人员进行层级管理。

本组研究表明,在对医院的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综合服务质量评比中,实施一段时间的护理管理后,观察组的综合服务质量分值为98.26 ±15.27,而对照组分值为80.19 ±16.19,t 值为5.6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护理管理的护理满意度比较中,观察组满意人数为47人,对照组为30 人,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率6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8.964,P <0.05)。根据周书义[3]研究资料表明,在临床护理中采用护理层级管理,在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操作、健康指导、病房管理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并且通过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管理,可以激发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理水平[4]。有效预控临床护理中出现的不利因素,进而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护理层级管理,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经过对护理人员分层管理,合理分配护理人,可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临床护理工作能力有所进步,整体提高医院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1] 姚红娣. 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9):73 -74.

[2] 唐月玲. 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15,3(2):144 -145,154.

[3] 周书义. 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118 -119.

[4] 喻身润,谭先娥. 护理层级管理对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的作用探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8(6):640.

猜你喜欢

层级服务质量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基于传感器数据采集的快递服务质量分析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
倾听患者心声 提高服务质量
坚持履职尽责 提升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