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2015-04-09刘雅琦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诱因蛛网膜下腔

刘雅琦

(四川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四川 泸州 646000)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指多种病因致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 征,又称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和脑室出血,硬膜外或硬膜下血管破裂,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头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种主要临床表现,其疼痛程度剧烈难以忍受,常导致患者躁动、失眠、血压增高,增加再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2]因此加强对头痛的护 理干预,不仅能使患者情绪稳定,减轻头痛,且能减少再次出血的可能性,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收集了在科2013 年7 月-2015 年2 月期间,从避免诱因、舒适体位、大小便及饮食、指导减轻头痛的方法、心理疏导等几个方面对68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8 例,女43 例,年龄29 ~66(52 ±4.2)岁;男25 例,年龄31 ~64(54 ±3.7)岁。随机分为干预组38例,女24 例,男14 例;对照组30 例,女19 例,男11 例。2 组性别、年龄、危险因素及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2 组均采用脱水降颅压、控制脑水肿、调整血压、预防感染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避免诱因、舒适体位、大小便及饮食、指导减轻头痛的方法、心理疏导等护理干预措施。(1)避免诱因: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可能诱发和加重头痛的因素,如情绪紧张、进食某些事物饮酒、月经来潮、用力性动作等。[3]因此患者入住单人间 病房,减少噪音,保持环境内安静、使用地灯暗化病室、光线柔和,医疗行为做到操作轻、走路轻、关门轻。(2)舒适体位:抬高床头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颅内压,从而减轻头痛;卧床休息根据个体舒适位合理调整卧位。(3)大小便及饮食护理干预:遵 医嘱予以低脂、低盐、高膳食纤维素饮食原则,给予以清淡、少油腻、高营养、高蛋白、易消化的平 衡膳食,保证营养,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可给予适当的蛋白质、鱼类,以供给机体所需的氨基酸;多食新鲜水果、蔬菜,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火锅等,避免进食牛奶、糖、豆类食 物,防止腹胀;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排便。[4]护理人员应积极了解患者排便情况如有便秘者可鼓励患者多食富含膳食纤维饮食如红薯,也可食麻油、香蕉等帮助通便,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开塞露。根据临床统计30%患者由于环境和排尿方式改变而出现排尿困难,加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5]可进行诱导排尿必要时遵医嘱性留着尿管等方式帮助排尿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500ml/d。(3)指导减轻头痛的方法:指导患者缓慢深呼吸可以采取深而慢的呼吸方式及缩唇呼吸,听轻音乐如萨克斯乐曲或钢琴乐、想象疗法如回想过去美好的回忆刺激自己快乐的情绪、练习气功、转移注意力等自我调节方法;也可以采取冷、热敷以及理疗、按摩、指压止痛法等。(4)心理疏导干预:情绪波动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的重要诱因,有针对性地做好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长期反复发作的头痛病人可能会焦虑、烦躁,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同情患者的痛苦耐心解释适当诱导,解除思想包袱,稳定其情绪,运用鼓励、安慰等支持性治疗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树立信心取得信任,为其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同时护理人 员主动与家属沟通,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使家属正确认 知患者病情及预后情况,以积极乐观的心 态面对患者;再者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自己的沟通技巧加强非语言技术的沟通,给患者反馈积极的心态。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并采用SPSS15.2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 <0.05 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 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2 组治疗结果比较

3. 讨论

本研究在药物治疗同时配合避免诱因、舒适体位、大小便及饮食、指导减轻头痛的方法、心理疏导等进行护理干预后发现,干预组头痛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依针对患者不同情况对有诱因可能发生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有预见性的防范措施避免接触诱发因素。舒适体位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头痛,结合患者的病情床头可适当抬高15 度有利于缓解头痛。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调整日常饮食结构,保证患者营养。有效的排便干预不仅缓解了患者的身体不适而且有利于减轻患者焦虑情绪从而减轻头痛。适当冷、热敷及针灸治疗也是临床常用减轻头痛方法之一。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给予疏导方式、护理干预手段,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提高其主动合作性,以积极心态战胜病痛。研究效果显示,在整体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适时针对不同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给予避免诱发因素、采取舒适体位、解决便秘及排尿困难、指导减轻头痛方法、把握患者心理变化予以心理疏导,对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1] 尤黎明,吴瑛. 内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79

[2] 吴粮葶,李瑛. 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的相关因素研究概况及针灸治疗现状[J]. 西部中医药,2012,25(2):105 -107

[3] 尤黎明,吴瑛. 内科护理学[M]. 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19.

[4] 马江帆. 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0):90 -91.

[5] 阮志娟.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的护理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2):86.

猜你喜欢

诱因蛛网膜下腔
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诱因与预警管理的探讨
·部位·+·症状· 让你准确判断头痛类型及诱因!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发病诱因及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