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5-04-05高利峰张孝存

山西建筑 2015年32期
关键词:人文地理商洛城乡规划

高利峰 张孝存

(商洛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利峰 张孝存

(商洛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以商洛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阐述了《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建设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城市规划原理,教学改革

0 引言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高等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具有理论性强、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内容较为抽象等突出特点[1]。但随着城镇化加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显著增强的背景下,社会对普通高校培养的城乡规划类专业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研究《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等改革,对促进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以商洛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为例,探索该课程的教学体系建设。

1 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中开设《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学科背景大致有两个,一是依托于建筑学的工科背景;二是以地理学为主的理科背景[2,3]。商洛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主要是依托地理学的理科背景,并于2009年开始招收第一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并于2013年将专业名称改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改名后已招收了三届学生共计近260人。该专业已经确定了城乡规划的专业方向,设置了相对较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科体系。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该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其开设学期是第4学期,授课对象为大二学生,先修课程主要有《设计构成》《自然地理学》《测量学》《规划设计CAD》《城乡地理学》和《建筑设计》等,后续课程主要有《区域规划》《城乡道路与交通规划》《城乡住区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城乡总体规划》等课程。《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共72学时,课程教材选用的是中国建筑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城市规划原理》(第4版)。

2 存在的问题

商洛学院是商洛市唯一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在近几年的实践发展中,始终坚持为地方服务的理念,顺应市场变化,不断将社会需求融入到课程改革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课程的发展。

2.1 学生对课程认识不够

现阶段,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是在小城镇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对规划设计类课程,诸如《设计构成》《快题设计》等课程兴趣较高,而对《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偏理论性质缺乏较高的热情,认为只要会设计就行,对该门课程的地位认识模糊,殊不知只有在正确的规划理论指导下才能做出更好的规划设计图纸。因此,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不积极,认识还有待提升。

2.2 教学内容简单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内容较多,其课程体系主要阐述了城乡规划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规划设计的经济问题[4]。

第4版教材主要内容有22章,包括城市与城市化、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城市规划体制、城市规划的价值观、生态与环境、经济与产业、人口与社会、历史与文化、技术与信息、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城乡区域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乡住区规划、城市设计、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城市开发规划、城市规划管理。在较多的课程内容体系下,课程只有72学时,且课程涵盖了较多的学科和知识点,导致授课容易赶进度,授课内容较简单,忽略了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其次,课程主要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对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渗透较少,学生只懂理论不懂实践;再者是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注重课本知识的简单讲解,缺少对新知识、新理念的融入。

2.3 教学方法较单一

目前,《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学存在“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模式。虽然经过最近几年的课程建设,对教学大纲进行了一定的修订,教案和讲义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多媒体辅助教学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多媒体教学信息量比较大,讲授节奏快,学生对重点知识和方法理解不深刻,比较容易遗忘,导致师生互动欠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等等。

3 对策与建议

3.1 建立课程组优化教学内容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主要由年轻教师主讲,其进校时间短,承担的教学任务繁重,教学经验不足,不能很好的传道、授业、解惑。因此,可以积极组建课程组,课程组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课程建设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标志[5],课程组由2名~3名教师组成,形成老、中、青相结合,解决好传、帮、带的作用。年轻教师要通过听课、研讨、集体备课等方式积极向老教师请教,充分利用好学校“双百计划”,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和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的观点认为,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不是教师讲授,而是在一定的情景和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启发和帮助,利用一定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其核心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发现。大学生与中小学生最大的区别是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强,能够快速明辨事物的规律,理解事物的本质,这对学生获取知识及自我管理非常重要。因此,教师上课要积极创设宽松的课堂环境,并注意留心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情况,适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3.3 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材中的内容多达22章,知识点多,且部分内容较抽象、难理解。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积极开展合作研讨式教学,根据课程内容增设讨论课,开展案例式、研讨式教学改革。城市规划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规划案例也较多,在城市性质的讲解中,可以加入商洛城市发展战略的讨论;在城市形态的讲解中,可以就商洛市的“带状”城市形态进行分析;在城市土地利用的讲解中可以融入商洛的七大功能组团进行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把握好多媒体与板书的比例关系,避免形成PPT放映。

3.4 将地方特色融入到教学体系

商洛市位于秦岭南麓,属于“八山一水一分田”,境内有包茂高速、福银高速、沪陕高速通过,丹江河穿城而过,这里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并且在校生多以陕西本地生源为主,对商洛较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商鞅广场的历史文化特色,也可以融入水源涵养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教学,对当地沙河子的小城镇规划设计和杨峪河的新农村规划设计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增强学生的调研能力。

3.5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主要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加强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尤为重要。

首先,要继续强化认知实习,将学生带到实践教学基地,现场观摩。完善与西安市上王村的合作,用其优秀的新农村规划案例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规划设计灵感;

其次,要加强课程设计的指导,使《城市规划原理》中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得到具体呈现,以此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再者,要继续开拓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学生的毕业综合实习,让学生到商洛市建筑勘察设计院等单位进行具体的工作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要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突出特色,将《城市规划原理》的课程内容运用到毕业设计(论文)中,提高他们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杨诗源,郑伟民.地方高校课程建设中学生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以泉州师院《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为例[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5):114-117.

[2] 汪 芳,朱以才.基于交叉学科的地理学类城市规划教学思考[J].城市规划,2010,34(7):53-60.

[3] 宋红梅,王艳芳.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教学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313-314.

[4] 崔 珩,赵 炜.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2):69-72.

[5] 王海兵,何建国,陈 旭,等.二级学院课程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重庆工学院会计学院课程组建设为例[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8):166-169.

The teaching reform onUrbanPlanningPrinciplecurriculum★

Gao Lifeng Zhang Xiaocun

(CollegeofUrban,RuralPlanningandArchitecturalEngineering,ShangluoUniversity,Shangluo726000,China)

Elaborat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UrbanPlanningPrinciplein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rural planning of Shangluo university.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teaching reform.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rural planning, urban planning principle, teaching reform

1009-6825(2015)32-0221-02

2015-09-07★: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8GHl2442)资助;商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4jyjx105)

高利峰(1981- ),男,讲师

G642

A

猜你喜欢

人文地理商洛城乡规划
陕西商洛:创出菌蔬轮种发展新模式
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大数据时代的人文地理研究分析
高中人文地理应该怎么学
我的绍兴人文地理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全100卷首批7卷)
我的是故乡商洛
商洛加快培育千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应用型城乡规划专业培养计划与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