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宁洱镇活畜禽交易市场建设的探讨

2015-04-04黎晓兰云南省宁洱县宁洱镇农业服务中心6651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1期
关键词:宁洱交易市场畜牧业

黎晓兰 (云南省宁洱县宁洱镇农业服务中心 665100)

畜牧业是宁洱镇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由此带动搞活了活畜禽交易市场,为了保证活畜禽健康安全流通,分析了建设活畜禽交易市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宁洱镇活畜禽交易市场建设和管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问题和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 基本情况

宁洱县是驰名中外“普洱茶”的原产地和聚散地,其政府驻地为宁洱镇,是宁洱县的第一大镇,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中部,与思茅、江城、墨江、景谷、镇沅五县(区)毗邻,往南距思茅市40km、西双版纳州200km、并可经思茅港、勐腊磨憨、勐海打洛等口岸出口国际市场,经东北沿昆曼高速公路100km达墨江县城,再经280km达省城昆明,往西北沿弥宁公路达镇沅、景东、景谷、临沧、保山、大理等地。良好的区位优势,说明畜禽调运运输往来短,对建设活畜禽交易市场提供了条件。同时,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饲养量和流通量随之扩大,活畜禽市场交易日益活跃,加之宁洱镇农贸市场素有畜禽交易、贩运的传统习惯,周边的养殖场(户)和贩运户均会把饲养的畜禽和收购的商品畜禽集中在此地进行交易,畜禽主要贩运到西双版纳州、临沧市等地及周边县(区),日上市交易量达商品仔猪500头,禽类5000羽,禽蛋1吨,牛20头,羊50只。交易数量已具规模化,有利于活畜禽交易市场的开发建设。

2 当前活畜禽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

2.1 没有规范的交易场地 多年来,活畜禽交易一直在综合形的农贸市场里划定出一定区域进行交易出售,面积狭小,不能按畜禽类别分区有序摆放交易,使上市交易的活畜禽十分拥挤,交易环境卫生杂乱差较为突出,给动物疫病防范存在传播隐患,影响了畜禽产品的健康流通。

2.2 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设备 活畜禽检疫检验手段落后,未建与各地区网络服务体系。目前,本县活畜禽交易仍然处于一种松散、无序、原始的状态,没有一个上规模、服务体系健全、信息畅通的活畜禽交易市场,严重制约了全县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2.3 活畜禽交易市场发展资金严重不足 多年来,交易市场的维持主要靠收取不多的交易费来支撑,这与加快发展所需资金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非常缺乏扩大经营规模和再生产需要的专项资金投入,导致交易场所简陋,功能不健全,交易方式落后,管理不规范,服务技能及手段不先进,市场辐射范围小,已不能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及现代流通市场的需求。建立标准化的活畜禽交易市场势在必行。

2.4 检疫手段比较落后 对交易的活畜禽进行检疫,仍然处在感观检疫阶段,检疫结果不确实,特别是处在潜伏期的病畜禽更难发现,存在一些隐患。另外,没有隔离观察舍,对疑似病畜禽只能叫贩卖户拿回去隔离观察治疗,这样就会形成二次传染或由于监督不力,贩卖户私自转手倒卖,再次把疫病传给饲养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 建设活畜禽交易市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1 是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畜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宁洱镇作为全县活畜禽交易的重要窗口,畜禽产品资源丰富,并把以猪、牛、羊、禽为主的畜牧业作为 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优先发展的重点,尤其是把建设活畜禽交易市场作为健全畜产品市场体系,切实解决农民卖畜禽难与客商买难的问题,促进农民增收,从而繁荣农村经济。为此,活畜禽交易市场建设是推动畜牧业和当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3.2 是转变交易方式,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针对当前活畜禽交易规模小,设施简陋,特别是畜禽粪便污染和卫生检疫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制约了活畜禽及其产品的流通交易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现提出建立一个大型的活畜禽交易市场,是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形成交易技术手段先进,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商品供求信息畅通,服务功能齐全的区域性的现代化活畜禽产品交易市场,更大范围发挥其商品集散和产地规范交易的作用,转变交易方式,搞活商品流通,促进畜牧业的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扩大农户生产与市场的有效联系,延伸产业链,促进畜牧产业化经营及畜禽产品的顺畅流通、便捷交易,减少市场波动,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畜牧业的竞争力、整体交易及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3 是保证活畜禽有序交易,实现活畜禽优质优价公平交易的需要 建一个具有标准和规范的活畜禽交易市场,提高活畜禽交易各个环节的科技含量,打造公平、公开的商品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其价格形成功能,有利于形成“分品种、分质量、分年龄”的等级交易机制,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和优质畜产品的引进生产,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充分发挥交易市场的商品集聚、扩散作用,带动畜牧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经济总量,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交易市场建设结合畜禽分类进行销售,推动畜禽生产的有序竞争,建立适合市场经济条件的购销和价格体制,实现畜禽交易优质优价,保障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

3.4 是扩大市场主体,提高组织化程度,带动区域相关产业发展的需要。活畜禽交易市场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中介组织和农民贩运队伍的发展壮大,扩大市场主体;通过“引导、扶持、鼓励”发展畜禽产品流通的专业合作社、协会等中介组织,扩大市场辐射范围和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市场交易的组织化程度,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服务。同时,通过市场建设,将有力带动养殖、加工、贮运和信息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牧业增效的协调发展,实现“建一处市场、活一片产业、富八方群众”的目标,促进社会和谐。

3.5 是改善卫生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建设活畜禽交易市场,建立基础设施配套健全的交易体系,加强畜禽疫病检测防疫和粪污有效治理与综合利用,促进畜禽健康安全流通、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 对策与建议

4.1 科学选择建设地点。活畜禽交易市场建设场址选择以活畜禽资源丰富,运输距离短,费用低,销售市场辐射半径大为原则,并考虑卫生防疫、基础配套设施条件、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交通运输、供水、排污条件以及噪声影响等因素,同时兼顾安排剩余劳动力等综合因素,占地面积根据交易量而定。

4.2 加大资金投入,建设科学合理的综合交易场所。建设标准化的活畜禽交易场所,达到规范管理的要求,按照交易市场服务功能进行设计。采取多渠道争取建设资金,建设成集活畜禽交易区(仔猪交易大棚、牛交易大棚、羊交易大棚、禽类交易大棚),活畜禽交易停车场、装卸台;综合服务区(综合服务楼及商铺、业务用房);活畜禽暂存服务区;病畜禽隔离观察区;粪污处理区(排污管网、化粪池、堆积干粪池);检疫及防疫室;购置疫病检测仪器设备;辅助生产区(配电室、蓄水池、大门、门卫、垃圾收集点、厕所、围墙、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健全的标准化、规范化、优质化的活畜禽交易市场。

4.3 转变观念,提升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在建设活畜禽交易市场过程中,要转变思想观念,适应市场变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拓宽经营渠道,规范经营行为,培养市场竞争优势,实行科学管理,提升服务能力。同时,根据活畜禽交易市场的特性,逐步实现电子商务技术实行交易全过程的系统规范管理。强化畜禽疫病检疫检测,建立电脑网络信息网平台,为活畜禽健康流通打好坚实的基础。

4.4 维护市场正常运行,防止违法交易。在市场建设配套过程中,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等法律法规,既要考虑市场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又要防止非法交易和地下交易行为,严厉打击违法经营活动,保证交易质量,维护交易双方的权益。

4.5 简化交易手续,强化售后服务。针对目前市场反映手续过于烦琐和售后没有服务保障的问题,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出标准交易流程,简化不必要的交易环节和交易手续,为客户提供便捷的服务,从而解决畜禽产品“卖难”与“买难”的问题,保证畜禽交易畅通。

4.6 加强对畜禽检疫,确保畜禽商品健康流通 为有效防止患有疫病的畜禽进场及各种在疫病在市场内传播,加大检疫检测资金投入,购置先进的仪器设备,增强服务功能,对所有进入交易市场的活畜禽进行严格的检疫和检测,为畜禽产品高效、有序、安全流通提供保障,以保证活畜禽产品的质量及消费安全。

猜你喜欢

宁洱交易市场畜牧业
宁洱县咖啡产业发展及对策研究
映像畜牧业
实现“双碳”目标 需将农业纳入碳交易市场
宁洱县10500人次皮肤病患者情况分析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宁洱县录制洞经音乐
中外场外交易市场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