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

2015-04-04高振泉王明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畜牧局2571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1期
关键词:胎衣母体母牛

高振泉 王明明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畜牧局 257100)

胎衣不下是指母畜产出胎儿后,超过正常胎衣排出时间仍未排出,奶牛在胎儿产出后胎膜滞留超过12h,就可认为是胎衣不下。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常发病之一,发病率约在20%~40%,夏季甚至可达50%以上。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可引起子宫炎,影响再孕、产奶,由于胎衣的腐败分解产生毒素,易引起其它病变,乃至死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降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是奶牛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病因

(1)饲养方面:主要因为怀孕期间饲料单纯,特别是饲料中缺乏钙、硒以及维生素A和维生素E,或是产双胎,妊娠期间营养不良,缺乏钙盐、矿物质元素及维生素。使孕畜产后子宫收缩无力。(2)疾病方面:孕期间子宫受到感染发生隐性子宫内膜炎及胎盘炎,母子胎盘黏连,造成胎盘炎症。此外,流产和早产等原因也能导致胎衣不下。同时子宫迟缓、胎膜积水、胎水过多、产道及子宫损伤、早产、难产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而发生本病。(3)孕畜运动不足,体质瘦弱或过度肥胖,长期光照不足均可引发此病。(4)胎畜过大,造成难产,使子宫持久扩张,产后收缩无力,也可导致胎衣不下。(5)产后没有及时给仔畜哺乳,致使催产素释放不足,亦可影响子宫收缩。

2 症状

2.1 整个胎衣不下 往往有一部分胎衣是悬挂于阴门外,有时胎衣全部滞留在阴道及子宫内,从阴道检查可发现胎衣与子宫内膜子叶粘着,扣紧部分较多。滞留的胎衣在24~48h后即发生腐败,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并有胎衣碎块随恶露排出。腐败分解产物被吸收后,则发生全身中毒症状,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乃至废绝,弓腰拘尾,不断努责做排尿状。体温升高至39.5℃以上。5d以上未排出者,体温升高至40℃以上,食欲废绝,全身症状明显。如不及时治疗,常因败血症而死亡。

2.2 部分胎衣不下 相当少见,且不易发现。但经3~5d未排出的胎衣就开始腐败,随同恶露一起排出。大部分胎衣悬挂于阴门之外,病牛食欲正常,体温变化不明显,偶有努责现象。必要时,须入手检查,可摸到少部分胎衣紧紧扣住母体胎盘子叶上或仅有孕角项端极小部分粘在子宫母体胎盘上。露垂于阴门外的胎衣初为浅灰红色,此后,由于污染而开始腐败,变为松软带有不洁的浅灰色并很快蔓延到子宫内的胎衣,此时阴道内不断地流出恶臭的褐色分泌物。严重者可并发产后败血症,危及母畜生命。胎衣不下的母畜若治疗不及时,常常并发子宫内膜炎、子宫颈炎、阴道炎等一系列生殖器疾病,产后发情及受胎时间延迟,甚至丧失受孕能力,有时受胎后容易流产,并发瘤胃迟缓、积食及臌胀等疾病。

3 治疗

3.1 徒手胎衣剥离法 即用手术剥离的原则。手术剥离应在产后18~36h进行,先用温水灌肠,排出直肠中积粪,或用手掏尽。再用0.1%高锰酸钾液洗净外阴。后用左手握住外露的胎衣,右手顺阴道伸人子宫,寻找子宫叶。采用易剥离则剥,不易剥离不要强剥,剥离不净不如不剥,患牛体温升高时不能剥。剥离胎衣应做到:“快(5~20min内剥完)、净(无菌操作,彻底剥净)、轻(动作要轻,不可粗暴).。严禁损伤子宫内膜。对患急性子宫内膜炎和体温升高的病牛,不可进行剥离。(1)术前准备:术者穿戴长靴及橡胶围裙,清洗母牛的外阴及其周围,并按常规消毒。用绷带包缠病牛的尾根,拉向一侧系于颈部。手上如有伤口,应注意防止受到感染。(2)剥离方法:在母体胎盘与其蒂交界处,用拇指及食指捏住胎儿胎盘的边缘,轻轻将它自母体胎盘上撕开一点,或者用食指尖把它抠开一点。再将食指或拇指伸入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之间,逐步分开,剥得越完整效果越好。辨别一个胎盘是否剥过的依据是:剥过的胎盘表面粗糙,不连胎膜;未剥过的胎盘和胎膜相连,表面光滑。如果一次不能剥完,可在子宫内投放抗菌防腐药物,等1~3d再剥或留下让其自行脱落。(3)胎衣剥离完毕后,用虹吸管将子宫内的腐败液体吸出,并向子宫内投放抗菌防腐药物,每天或隔天一次,持续1~3次。

32 西药治疗 治疗原则:治疗本病以促进子宫收缩加速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分离,预防胎衣腐败和子宫感染为主。(1)促进子宫收缩,加速胎衣排出。皮下或肌肉注射垂体后叶素50~100IU。最好在产后8~12h注射,如分娩超过24~48h,则效果不佳。也可注射催产素10ml,麦角新碱6~10mg。肌肉或皮下注射用硫酸新斯的明30mg,有明显缩宫作用。(2)用10%浓盐水2000~3000ml或0.1%雷佛奴尔2000~3000ml子宫灌注,之后在子宫壁与胎衣之间投放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0.5~1.0g或呋喃西林1.5g有防止胎衣腐败和子宫感染、刺激子宫收缩排出胎衣的作用,亦可将抗生素溶于浓盐水中直接做子宫灌注。(3)土霉素2g或金霉素1g,用10%生理盐水500ml溶解,温热后注入子宫,促使胎儿胎盘缩小,利于胎衣排出。

3.3 中药治疗 治疗原则:中兽医认为胎衣不下是气虚、气血凝滞的结果,治疗应以补气益血为主,佐以行滞化瘀,利水消肿,临床多见以下方法:(1)黄芪、党参、生薄荷、五灵脂、川芎、益母草各30g,当归60g,研为末,开水冲服。(2)参灵汤:黄芪30g、党参30g、生蒲黄30g、五灵脂30g、当归60g、川穹30g、益母草30g,共为末,开水冲,灌服。加减:淤血而有腹痛者,加醋香附25g、泽兰叶15g、生牛膝30g。(3)活血化瘀汤:当归60g、川25g、五灵脂10g、桃仁20g、红花20g、枳壳30g、乳香15g、没药15g,共为末,开水冲,黄酒200~400ml为引,灌服,适用于体温高,努责不安的病畜。

4 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增加妊娠后期母牛的运动和光照,在日粮配制中注意钙、磷、硒、维生素A和维生素E等的补充。(2)调整产犊季节,避免在低气压与暑热季节分娩,产后及时按摩乳房或让犊牛吮吸乳头,促使母牛分泌大量的垂体后叶素。如果该奶牛有胎衣不下病史,可以在分娩后就灌服所收集的羊水。(3)临产前2~3周,日粮中应适当提高蛋白质水平,降低钙的水平。产前1周对年老体弱及有过胎衣不下病史的牛,应肌肉注射1次维生素D3。(4)注重干奶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在干奶牛的日粮中要添加足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供给干奶牛营养平衡的日粮。(5)饮自体乳,母牛产犊后2h内让母牛饮自体乳或肌注自体初乳30ml,另加子宫按摩。因为初乳中含有类似人绒毛腊促性腺激素(HCG)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DmSG)的成分,能增加子宫的紧张性,加强子宫的收缩力,能加速胎衣分离和排出。

猜你喜欢

胎衣母体母牛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母牛的分娩与接产
蒲公英
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配种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多胎妊娠发生的原因及母体并发症处理分析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
三种稠环硝胺化合物的爆炸性能估算及其硝化母体化合物的合成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