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鸡支气管栓塞的病因及防制

2015-04-04王春明张瑞锋河北沧州职业技术学院061001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1期
关键词:免疫抑制肉鸡鸡群

王春明 焦 莉 张瑞锋 (河北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061001)

肉鸡支气管栓塞的病因及防制

王春明焦 莉张瑞锋(河北沧州职业技术学院061001)

近段时间以来,肉鸡呼吸道疾病发生较为普遍,尤其在河北、山东等地发病更为突出,死亡原因多为支气管栓塞导致窒息死亡。由于本病病程长,治疗效果差,继发感染严重,治疗费用高,多引起采食量严重下降,料肉比升高,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 发病原因

1.1气候因素支气管栓塞多发生于每年的冬春季节,夏天发生较少。尤其在秋冬季、或冬春季季节交替的时候,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温差过大,有时一天早晚温差可达10℃以上,鸡群可能因受凉感冒引发呼吸道疾病。

1.2饲养管理因素饲养管理包括温度、湿度、密度、通风等。很多养殖场一般对温度都会很重视,做得很到位,往往忽略湿度。标准化鸡舍暖风炉供暖、风机向外排风换气,送入鸡舍内的空气为干热风,如果环境过于干燥,常会引起灰尘过多,有害气体浓度增加,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鸡舍空气中的灰尘、皮屑、细碎的羽毛等漂浮物,被吸入气管内与痰液混合,随病程延长,使痰液的黏稠度增加,并随着水分的丧失逐渐形成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的栓塞。

1.3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都可导致肉鸡发生支气管栓塞。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感染对象是幼龄鸡,可因鸡群抵抗力、恶劣环境、病毒血清型及毒力不同,在免疫过的鸡群中也有可能暴发本病。雏鸡感染传支后多表现喘气、咳嗽、打喷嚏、气管啰音和流鼻涕,眼睛湿润,病鸡精神沉郁,拥挤在热源处,并且饲料消耗量和增重明显下降。病鸡的气管、鼻道和窦内有浆液性、卡他性或干酪样的渗出物;气囊浑浊或含有干酪样渗出物。在死亡鸡的气管下部或支气管内可见到干酪样物的栓子,在肺部支气管周围可见到小面积的肺炎。支原体为体内常在病原体,当遇到低温、冷空气、环境突变等应激就会发病。支原体本身具有特殊结构的吸盘(小泡状体),支原体靠吸盘与呼吸道上皮细胞的叶酸受体结合而寄生在细胞外,定居于呼吸道黏膜,引起细胞损伤,还会使其他病原,如大肠杆菌、鼻气管鸟杆菌、流感病毒等乘虚而入,使得鸡呼吸气管发生充血、出血、渗出,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形成栓塞等。

1.4免疫抑制病的影响当前肉鸡肌胃炎、腺胃炎(尤其是肌胃炎)的发病率占90%以上,普遍认为与霉菌及其毒素有关,肌胃炎、腺胃炎只是霉菌及其毒素侵害机体的一种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引起肉鸡免疫抑制,使得肉鸡对其他病原体易感性增加。另外,家禽患有免疫抑制病,如:马立克氏病、禽白血病、传染性法式囊病、传染性贫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等,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参与免疫应答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均受到破坏,直接的表现为家禽的发病甚至死亡,但更大的危害还在于间接危害。免疫抑制病的感染使机体免疫功能损伤,导致对外界病原体的感染敏感性增强,环境中一些常在病原很容易突破以往很难突破的屏障作用而使机体发病。肉鸡呼吸道疾病同样受其影响,免疫抑制病的存在,增加了呼吸道疾病的治疗难度。

1.5免疫的影响疫苗的免疫接种是饲养管理中关键的一环,在集约化养殖中显得尤为重要,但究其本质而言,也是一种人为的应激反应。机体接种疫苗后在产生免疫应答的同时,对机体本身也会产生损伤。如果养殖户对疫苗的种类、毒力、接种剂量、免疫途径、鸡群的健康状况、敏感性以及是否发生细菌性感染等知之甚少,鸡群免疫接种后常出现严重的反应,如呼吸道疾病,肿头肿脸、流泪、继而发生气囊炎、气管、支气管栓塞等。

2 综合防制

2.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粪,定期消毒;保持适宜湿度,肉鸡饲养中理想的相对湿度是:1周龄为65%~0%;2周龄为60%~65%;3周龄为55%左右;冬春季节注意防寒保温,在冬季来临前,修好窗门,堵塞风洞,防止贼风侵袭,但在保温的同时还应注意通风换气(不要冷风直接吹到鸡体),减少室内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同时也能减少粉尘;降低饲养密度,平衡营养,减少应激,提高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诱因。

2.2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在接种疫苗前后3d。在饮水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和鱼肝油。冬春季是该病多发的季节,14日龄防疫法氏囊疫苗后,及时投服黄芪多糖、双黄连等药物,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免疫力;21日龄新城疫Ⅳ系的防疫要根据鸡场的实际情况,能不防则不防,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阻止病毒侵入,或避免因防疫而造成的防疫空档期。

2.3平时的药物保健肉鸡对支原体是最敏感的,在整个生长期中都容易发生慢性呼吸道病或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给肉鸡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一方面是由于雏鸡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可能饲养环境太差,在10日龄以前就发生早期感染,这样在首次免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后即可发病。因此,雏鸡饮水或饲料中添加某些抗支原体药物是必需的。添加的药物有酒石酸泰乐菌素、泰妙菌素、北里霉素等。这些药物可以在整个生长期添加,也可在某些发病率较高的时期(如首次接种呼吸道或病毒疫苗前、气温突然变化的前后、更换饲料的前后等)添加。同时消除免疫抑制性疾病(药物可以选用中药病毒药、转移因子、免疫球蛋白等)和继发感染(主要以预防大肠杆菌药物为主)。

2.4带鸡消毒本着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疾病前期可选择适当药物喷雾给药,喷雾给药可使药物直接到达肺、气囊、气管及其深部而发挥作用,并可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刺激,避免肝、胃肠道对药物的代谢降解作用,后期死亡高峰期先主要以治标为主,扩张支气管、肺细支气管,达到疏通呼吸目的;其次投服病毒药物和大肠杆菌药物以防止继发感染。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5)01-0034-02

收稿日期:(2014-09-16)

猜你喜欢

免疫抑制肉鸡鸡群
林下养殖鸡群人工免疫失败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因素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发病特点及防控措施
肉鸡腹水咋防治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
丹参总酚酸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免疫抑制现象的改善作用
鸡群霉菌毒素中毒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