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母猪胚胎早期成活的措施

2015-04-04孙明辉山东省郓城县畜牧局2747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1期
关键词:产仔数交配输精

吕 辉 孙明辉 (山东省郓城县畜牧局 274700)

母猪从受精到产仔,要经过大约114d的时间。一般母猪一次发情排卵数量为20~30枚,但约有5%的卵子不能受精,母猪每窝产仔数大多在10头左右,几乎一多半的受精卵因多重因素的影响而不能最终成活。因此采取适当措施,提高胚胎早期成活率,可以增加母猪产仔成活数,提高母猪生产性能。

1 提供适宜温度,饲喂高质量饲料

母猪最适宜的温度是16~22℃,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胚胎成活。据研究,在30℃的温度下饲养交配后25d的妊娠母猪,其活胚胎数要比20℃温度下饲养的妊娠母猪少2个。因此加强饲养管理,防止过高、过低温刺激,对于提高母猪胚胎成活相当重要。另外,母猪营养缺乏或饲喂发霉变质、冰冻、有毒性的饲料,可能导致生殖细胞分裂紊乱,对受精卵和早期胚胎产生损害作用,都能刺激母体引起胚胎死亡和流产。因此对妊娠母猪应切实加强温度调控,不饲喂变质、有毒、冰冻或营养不全的饲料,可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或补饲适量青绿饲料。

2 加强选育管理工作

加强选育管理是降低母猪胚胎死亡率、提高母猪产仔数的基础。种母猪应选择结构匀称、骨胳发育良好、体质结实、四肢有力、母性好、乳房发育良好、有效乳头7对以上、健康无病的母猪。种公猪应选择体格四肢有力、结实粗壮、前驱深广、性征表现明显、睾丸发育匀称、性机能旺盛的优良种公猪。公、母猪要达到体成熟再进行初配。老龄公、母猪要及时淘汰。避免近亲繁殖,因近亲繁殖不但胚胎死亡率高,而且畸型率也高。

3 保证公、母猪生殖器健康正常

在交配前首先要检查公、母猪的生殖器是否健康,如有任何一方出现炎症,应禁止配种,等治愈后再配。母猪生殖道若有病原茵感染,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胚胎,造成胚胎附植困难,减少成活率。

4 熟练掌握母猪发情排卵规律,适时进行配种

公、母猪交配或人工授精时间是否恰当,是决定能否受胎和产仔数多少的关键一环。母猪排卵一般在发情开始后24~36h,一般持续10~15h。卵子在输卵管中仅在8~12h内有受精能力。而精子要在母猪生殖道内经过2~3h游动,才能到达输卵管,精子在母猪生殖道内一般存活10~20h。因此配种最适宜的时间是在发情开始后19~30h。交配过早或过晚,精子或卵子衰老而勉强受精,将降低胚胎成活率。在养猪生产中可根据母猪发情外部表现,恰当掌握配种时机。应采取在母猪阴户红肿刚开始消退和用手按压母猪腰部呆立不动时,进行第一次配种,间隔8~12h再重复配种一次。人工受精配种,因母猪开始接受爬跨的准确时间不易确定,在实践中可以采用上午发现站立安定母猪,下午或第二天早上输精。第一次输精时,母猪阴户红肿已退,阴道黏液较多,第二次输精时阴道已基本无黏液。另外可根据输精管插入时子宫颈的开张情况进一步确认。如果第一次输精时,子宫颈已开,说明时间掌握比较恰当,然后在8~12h后再输精1次。

5 调节初怀母猪体内孕酮和雌激素平衡

孕酮和雌激素是否平衡对胚胎附植非常关键。雌激素能引起子宫肌的兴奋收缩,使胚胎难以附植;而孕酮有抗衡雌激素的作用,使子宫黏膜分泌增强,宜于胚胎附植。因此孕酮不足或雌激素过多可影响到母猪胚胎顺利附植。为增加母体血液中孕酮含量,可在配种后一周,给每头母猪注射孕酮30mg,可提高胚胎成活率。

6 加强疫病防控

病原微生物是损害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原因。妊娠母猪感染某些病毒或细菌时,会导致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等病症,进而引起胚胎死亡。猪瘟病毒、猪细小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均可引起胚胎死亡,巴氏杆菌、布氏杆菌、葡萄球菌、钩端螺旋体等也可引起胚胎死亡。因此应制定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减少母猪感染疾病的机会。母猪在配种前应切实做好猪瘟、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等疫病的免疫预防。对母猪舍定期进行严格消毒,保持环境干燥清洁。及时清除猪舍内粪污,减少病原微生物,保证配种后的母猪健康无病,提高胚胎成活率。

猜你喜欢

产仔数交配输精
提高妊娠母猪产仔数的技术措施
影响母猪产仔数的因素和解决措施
不同交配方式对家蚕种性影响
胎次与公猪对巴马香猪产仔数影响及产仔数统计对样本量要求的研究
二化螟的多次交配及其对雌蛾产卵量的影响
亚洲玉米螟交配率和交配次数与其日龄、性比和精巢大小的关系
不同输精方式及输精剂量和次数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深部输精技术在规模猪场中使用效果分析
种鸡人工输精技术的操作步骤
黑龙江省发现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