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挑针法加拔罐治疗慢性便秘26例

2015-04-03陶俊洋

实用医药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挑刺腰骶部泻药

陶俊洋

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采用挑针加拔罐治疗慢性便秘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18~42岁,平均25岁。大便间隔3~5d,11例大便呈“羊粪球”样。26例均有口服酚酞片(果导)、番泻叶、芦荟胶囊、通便灵、肠清茶等药物史。其中12例外用过开塞露,2例出现过肠梗阻,采用过灌肠、导泻治疗。

治疗方法:①主要器具:三棱针、玻璃火罐;②穴位选择:治疗穴位分3组,第1组腰骶部取穴,为大肠腧、小肠腧、脾俞、胃俞、中髎;第2组腹部取穴,为中脘、天枢、气海;第3组四肢取穴,为支溝、照海;③方法:常规消毒皮肤,用三棱针挑开皮肤,寻找并挑出皮下白色纤维样筋膜,进行前后牵拉摆动6~10次然后用力挑断,在同一穴位可找到数根,重复上述操作;挑刺完毕后,在被挑穴位上加拔火罐15min,后取罐消毒、无菌纱布包扎,四肢穴位只挑刺不拔罐用手挤出血2~3滴即可;④术后医嘱:嘱患者5d内不洗澡,对挑刺针眼碘附消毒1次/d,以防感染;每日睡前、起床前按摩腹部,双手叠加自肚脐呈顺时针逐渐向外划圈按摩,至腹最外侧为1次,早晚各50~100次;起床后喝白开水300ml/d左右;多食水果蔬菜;增强体育锻炼(尤其是老年人和长期坐着工作的人群)。

疗效评定标准:①治愈:大便1周内逐渐恢复正常,持续6个月以上无复发;②显效:大便1周内逐渐恢复正常,持续3个月以上无复发;③有效:大便1周内逐渐恢复正常,1个月内无复发;④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26例中治愈 15例占 57.7%,显效 7例占 26.9%,有效 4例占 15.4%,总有效率 100.0%。

便秘是一种大便干燥、排便困难的症状,轻者调整饮食,加强运动可以改善,重者靠药物改善,更甚者靠灌肠暂时解决,患者非常痛苦。便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27%,但只有一小部分便秘者就诊。便秘可以影响各年龄段的人,一般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中年,但在部队这个特殊群体中,青年较多,且有上升趋势,这与紧张的训练,频繁复杂的环境改变,大量出汗,饮水饮食不规律,以及新兵适应性差压力过大等有关。多数慢性便秘患者表现为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数天甚至1周才排便1次,部分患者有口苦、食欲减退、下腹不适、疲乏、失眠、多梦、抑郁、焦虑等神经官能症状。长期使用泻药,肠道会形成对泻药的依赖,自主运动减弱,肠神经系统受损,甚至加重便秘。现代医学认为慢性便秘包括功能性出口梗阻型,慢性传输型及混合型。中医认为便秘是大便密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在我国古代医学中,便秘有很多名称,如“大便秘”、“大便涩”、“大便结”、“大便闭结”、“大便燥结”等。李东垣《兰室秘藏·卷下·大便结燥门》将便秘称为大便结燥,分为热燥、风燥、阳燥、阴燥、年老气虚津液不足而结燥五类。治疗上采用诸多腧穴,用三棱针将穴位的皮下白色筋膜挑出、牵拉、挑断,对穴位的刺激较强,通过治疗,寻经络刺激内脏,调节内脏功能。腧穴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这里用它调节阴阳平衡,调理脾胃功能,改善肠胃蠕动,并进行腰骶部和腹部穴位拔罐,增强了疗效,再让患者进行自我腹部按摩,加以改善生活习惯,巩固了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挑刺腰骶部泻药
老年女性腰骶部多发毛母质瘤及文献回顾1例
政治呵护只为“挑刺”?——县镇干部眼中的政治呵护:护长不护短
减肥药和泻药会增加女性饮食失调风险
老年便秘选泻药 润滑性药物最合适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
挑刺儿
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人大代表挑刺是“技术”而不是“艺术”
老人便秘时怎样正确使用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