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广冬枣双膜大棚早熟栽培问题的探讨

2015-04-02贺学信等

山西果树 2015年2期
关键词:冬枣

摘要:分析了冬枣双膜大棚早熟栽培增收的效果,为加快发展,对其土洋结合、规范建棚,以及栽培管理的关键技术和服务工作等问题进行了总结探讨。

关键词:冬枣;双膜大棚;早熟栽培

文章编号:1005345X(2015)02002503中图分类号:S665.1文献标识码:B

为了大荔县冬枣产业继续发挥优势和强势、高效发展,县老科协果业研究会的几位同志,就加快推广冬枣双膜大棚早熟栽培的问题,进行了重点调查总结,提出如下一些想法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1大荔县冬枣双膜大棚栽培的几种类型与促早、增收的效果

近10年来,国内双层塑膜大棚已广泛应用于设施蔬菜及葡萄等果树的早熟栽培,近两三年大荔县有些冬枣受益大户带头建棚试用,也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大面积推广考虑,重点考察了组装式钢管无立柱拱圆双膜大棚、带立柱塑钢双膜大棚和原普通塑料大棚改成的简易双膜大棚几种类型,其多比单膜棚提早扣棚30~40 d,一般于1月10-25日搭盖棚膜,至3月初发芽,7月10日左右果面着色,紧挨普通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5(2)

日光温室(俗称“土温室”)冬枣上市。上市销售时间比普通单膜大棚提早15~20 d,平均667 m2产值3年生树2万元以上,5~10年生盛果期树达3.5万元,比单膜棚高1倍左右。如按各类型棚的寿命折算年均投资,其产投比值达10~15。

与“土温室”相比,其优势主要有二:一是产量较高。双膜棚枣果虽然比“土温室”成熟上市迟5~7 d,售价相应要低,但产量一般可高约1倍左右(“土温室”多因前期地温低,“上焦下凉”,营养失调,花蕾发育质量差,坐果少,只有正常产量的40%~50%);同时土地利用率较高(“土温室”土地实用率只有60%),因此,两者667 m2产值不相上下,有的双膜棚还稍高于“土温室”。二是枣果质量好。“土温室”中后期由于无法平直大通风,果实成熟期温度偏高,日较差小,二氧化碳不足,再加上环割、控水等人为促早熟措施的影响,直接影响枣果的风味、品质及耐贮性。双膜棚则无上述问题,甜度、脆度、汁液和风味明显要好。

2土洋结合,注重实效,规范建棚,加快推广步伐

2.1鼓励、支持兴建组装式钢管无立柱拱圆双膜大棚

几种类型的双膜棚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组装式钢管无立柱拱圆双膜大棚,结实耐用,增温稳定,易于调控,耕作方便,是设施栽培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有利于以“洋”带“土”,全面推进设施栽培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由于其当年一次投资数额较大,故主要宣传动员一些冬枣种植大户采用,并从贷款上给予支持。早春快速升温是冬枣促早栽培的第一需要,目前多数通用型钢管无立柱拱圆大棚的商品棚体有些偏高,早春季节升温相对缓慢,热空气在上层,下层温度低,不利于早熟栽培,建议参照表1标准酌情改进。

2.2积极组织自建改良式钢管拱圆双膜大棚

从一些农户的实践看,自建改良式钢管拱圆双膜大棚,比购置商品棚可节省投资1/2~2/3。改良即是以“洋”带“土”,土洋结合。其改良点主要有二:①外层棚体仍严格按照单层棚体骨架标准选购镀锌钢管等材料和进行装配,以确保坚固耐用及使用寿命,而内层膜可改用粗铁丝支架,以节省成本(先在外棚架下纵向拉3~5道铁丝,再在其上隔2.5~3 m横向拉1道铁丝);②为尽可能保证早春快速升温的第一需求,宜适当降低棚体高度,跨度大、曲率偏小时酌情增设中排钢管立柱(钢管中柱比水泥柱遮光少,又便于棚内耕作)。

综合协调早春季节升温,高温季节通气降温、抗风雪荷载能力及方便耕作的需求,各地在自建或选用组装式商品冬枣双膜大棚时,建议外层棚采用带肩棚体,肩高以方便人工作业即可,不宜太高,其棚体结构可参照表1标准。

2.3全面改造普通单膜大棚为简易双膜大棚

借鉴工业生产“洋”式双层塑膜大棚利用膜间滞凝空气隔热的原理,安仁镇阿石村梁益明、白文广利用自己原建的竹木+水泥桩旧棚(原棚较矮,顶高约2.5 m,有利于早春快速升温,虽曲率偏小,但因有多立柱支撑而比较牢固,具有较强的抗风雪能力),在原棚膜内拉建铁丝网架铺设二层膜,改建成为一个实用、高效的简易双膜大棚。具体方法是:在中部水泥立桩顶下25~30 cm处原有纵向钢(丝)拉线的基础上,再沿边桩的内侧纵向拉1道铁丝,然后由两边纵向铁丝横向给每桩拉1道铁丝,在棚面下整体形成一个铁丝大网支架,以便在网架上铺设农膜(可用上年旧膜)并沿两边铁丝拉线向下展至地面,可用一长竹木棍卷膜通风。

该改建方法简单,取材方便,成本低廉,667 m2材料、人工费不到1 000元,而增温促早效果显著。白文广棚于1月23日架膜扣棚,比一般单膜棚约早1个月左右,未曾采用其他人工加温措施,而冬枣生育期显著提早,于3月5-

贺学信等:加快推广冬枣双膜大棚早熟栽培的问题探讨

6日发芽,4月10日左右开花,7月10日左右果面搭色,紧挨日光温室冬枣上市。上市销售时间比普通单膜大棚提早20 d左右,5年生树平均667 m2产值达到3.5万元,比单膜棚高1倍左右。目前,各地大面积绝大部分为单膜带立柱的普通塑膜大棚,广泛改其为双膜大棚,省工、容易、快速、高效,有利于尽快提升冬枣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3冬枣双膜大棚栽培管理的几项关键措施

3.1适时上膜,促进升温

冬枣自然休眠期需冷量为580 CU,本地常年1月中旬解除自然休眠进入强迫休眠期,根据当年气候状况可于“小寒”至“大寒”适时上膜扣棚。一般不人工加温,为促进升温,特别是提升地温 ,注意采取如下措施:①冬灌分墒松土后及早覆盖地膜;②外层棚膜必须选用透光性能好的优质新棚膜,内层膜可用旧膜,从横向铁丝上拉过展开,两张膜的接合处应用小夹夹实,有立杆时立杆周围可用塑料胶带胶严实;③棚四周围好裙膜(下边压实),外围再覆盖1 m宽地膜。

3.2搞好曲线换气

对于双膜棚,选晴朗中午14时隔段揭开一侧的外膜和另一侧的内膜,曲线换气3 h。扣棚后1周开始至“雨水”前,间隔7 d左右换气1次,共进行2次。

3.3及时揭开内膜

双层膜覆盖温度高、湿度大,但透光率低、光照强度差,容易导致茎叶徒长。一般在芽长约5 cm、5片叶后,视天气情况卷起内层膜,晴天午揭、晚盖,“清明”后全卷起。“清明”前后遇晚霜,采用沟灌和盖内膜,更是双保险。

3.4暑天遮阳、沟灌,防止日灼

双膜棚7月上、中旬高温期正上色,为防日灼,应及时沟灌和覆盖遮阳网。有枣农经验,此期盖内层膜1~2周,既可免日灼,又不遮阴。

4重视搞好有关服务工作

4.1加强党政宣传动员的推进作用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冬枣产区的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扩大推广冬枣双膜大棚栽培列为农业增产增收战略措施,组织必要的现场宣传推广会、经验交流会,形成上下各方强势推进的气氛和强大力量。

4.2搞好技术培训和实地指导

要使枣农比较熟练地掌握、运用双膜大棚栽培的建棚、管理技术,重要的是抓好技术能手的传、帮、带活动,对一些尚不明确或有争论的问题,特别是建棚的技术标准等,相关业务部门应该聘请省、市高一级的专家咨询,共同座谈总结,及时解决生产中的疑难。

4.3组织专业建棚队伍

建议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加强该事项的立项支持,通过支持一些真正诚信为群众服务的专业公司与专业合作社与农民技术能手相结合,组成一支心底正、技术精、物资真的建棚专业服务队伍,努力扩大群众的受益面,减少枣农建棚投资负担。

猜你喜欢

冬枣
陕西大荔县: “摇钱树”上挂满“金蛋蛋”
我爱家乡的冬枣
冬枣时节
冬枣深加工 延伸产业链
冬枣好吃但不要吃多
设施冬枣大有可为
好冬枣 吃起来
冬枣生物保鲜技术探究
鲜吃冬枣保肝护心
快乐采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