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安·兰德研究述评

2015-04-02孙旭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两极化述评兰德

美国安·兰德研究述评

孙旭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分析了20世纪美国作家安·兰德的创作特征,认为尽管她的小说在全世界范围内保持巨大的销量,但是其作品并没有获得评论界、尤其是传统学术圈的青睐。从囿于美国的影响范围,平缓的线性时间发展阶段,研究内容与方法的多元化三方面概括了安·兰德研究现状。

关键词:安·兰德; 述评; 两极化;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5-03-21

作者简介:王红生(1979-),男,陕西大荔人,宝鸡文理学院讲师,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

文章编号:2095-5464(2015)04-0571-05

安·兰德(Ayn Rand,1905—1982),俄裔美国犹太小说家,客观主义哲学的开创者,极具争议的右翼公共知识分子。她的小说《阿特拉斯耸耸肩》(AtlasShrugged)多年来占据美国权威出版公司“当代文库”(Modern Library)读者推荐榜榜首,被认为是影响力仅次于《圣经》的作品。她的客观主义哲学思想影响了一代人,很多年轻人视她为精神偶像。她被认为是一个勇于建立自己哲学体系、重写历史的伟大女性,也被认为是一个只看见自己想看见的、世界上最邪恶的人之一。

兰德一生的创作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建立其客观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理论文本,如《客观主义认识论导论》(IntroductiontoObjectivistEpistemology)、《致新知识分子》(FortheNewIntellectual)、《自私的德性》(TheVirtueofSelfishness:ANewConceptofEgoism),以及《资本主义:未知的理想》(Capitalism:TheUnknownIdeal)等。二是具体体现其哲学思想的四部小说文本,分别为《阿特拉斯耸耸肩》《源泉》(TheFountainhead)、《颂歌》(Anthem)及《我们活着的人》(WetheLiving)。这两个部分相辅相成,共同构筑了兰德的哲学思想体系和小说文本世界。

在世界范围内都不乏兰德的读者。以我国为例,她的主要代表作已有中文版本,而且随着兰德在中国读者群中影响力逐步上升,她的小说《阿特拉斯耸耸肩》还实现了再版。然而与读者群扩大不成比例的是目前我国兰德研究的学术性匮乏,与它的大本营美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结合以上背景,笔者从影响范围、时间发展阶段,以及具体研究内容三方面来分析美国兰德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一、 影响范围

虽然有论者将兰德与萨特相提并论,但是与萨特在世界范围内遍地开花的研究现状不同,兰德的影响力和研究范围主要囿于美国。以英国的兰德研究为例,尼古拉斯·戴克斯(Nicholas Dykes)在《安·兰德在英国》(AynRandinEngland)一文中写到:

“可能会让美国的兰德崇拜者失望的是,她的作品在英国相对来说只有很小的影响力。美国的高中生可能都知道兰德,且大部分会读她的作品,而在英国基本上没人听说过她。在哲学上,美国的教授们可能不喜欢,或者谴责兰德,但最起码他们知道她的哲学思想,而同样之情况在他们的英国同行中却不可能。可以这样说,1991年,当国会读书馆发现《阿特拉斯耸耸肩》为20世纪美国影响力仅次于《圣经》的作品时,2003年BBC发布的100本最受读者喜爱的小说名单中根本没有兰德的名字。”[1]

即便在她的大本营美国,兰德研究的现状也并不容乐观。有论者认为,兰德是美国文化中的一个特殊现象,跨越了流行文化和严肃学术圈之间的界限。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兰德离跨越这一界限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学术界对兰德的冷眼具体表现有二:关注少,评价低。美美· 瑞赛尔· 埃拉德斯坦(Mimi Reisel Eladstein)(下文简称MiMi)是美国最早也是最有成就的研究兰德的学者。1973年,她要为所在的大学开设一门女性小说作家的课程,需要查阅一些兰德的研究资料,但是她发现当时无论是现代语言学会(MLA)、期刊文学读者指南(Reader’s Guide to Periodical literature)还是书评索引(The Book Review Index),在这些刊物上都很少有关于兰德的学术性文章。另一位研究兰德的学者约翰·科迪(John Cody)在文章中写到:“距离她的第一本小说(《我们活着的人》)出版37年、她最新最畅销的小说(《阿特拉斯耸耸肩》)16年之后,兰德几乎是一个文学上的被放逐者,不被学术性的期刊、读书和学位论文所重视。”[2]30-35另外,即使有学者肯屈尊评论往往也是恶评滚滚。巴恩斯(Hazel E. Barnes)和诺齐克(Robert Nozick)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前者认为客观主义哲学“在轻蔑的意义上自私的限制了自我的视野”[3]173;后者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对兰德式的论证进行了证伪。

可是,与学院派对兰德冷眼相加相对的却是非学院派对兰德的热衷。这种热衷主要体现为两个具体的事实:一是兰德的作品始终在世界范围内保持巨大销量;二是兰德的追随者们自发建立团体机构对其哲学思想进行大力宣传。

MiMi下面的这段话对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接受现象是一个很好的注解:“两派的批评家关注的是完全相反的问题。他们都抱怨数字,但却是不同种类的数字。当追随者们痛惜写兰德的文章是多么少时,批评者们却在抱怨读她的人怎么那么多。对批评者来说,关于兰德的作品过多了,如果说文学界没有给予她足够的重视,那么普通的读者大众对她作品却太过重视。”[4]

兰德的追随者将自己称为“客观主义者”,从兰德的第一个门徒纳撒尼尔·布兰登(Nathaniel Branden)到后来成为兰德遗产继承人的裴可夫(Lenard Peikoff),兰德的追随者为数众多。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兰德的客观主义哲学思想,并将其称之为“客观主义运动”。

如果说以纳撒尼尔为首的“集团”是客观主义运动的萌芽,“布兰登学院”(Nathaniel Branden Institute)的建立是客观主义运动的真正开始,那么1982年安·兰德去世后,裴可夫成立的安·兰德学院(Ayn Rand Institute,ARI)便是这一运动的延续。他们有自己的杂志如《客观主义时事通讯》(TheObjectivistNewsletter),后来更名为《客观主义者》(TheObjectivist)。目前仍旧发行且很有影响力的当属《安·兰德研究》(TheJournalofAynRandStudies),发表的文章多以跨学科的角度从传记、文学、哲学等视角对兰德的作品和哲学思想进行解读。

客观而论, 以裴可夫为代表的客观主义者对促进兰德及其客观主义哲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功不可没。 但是客观主义者们有一个大忌, 他们崇拜兰德, 忠实于兰德的哲学思想, 以至于不能容忍任何批评的声音。 然而, 正统的客观主义者应该认识到, 在他们一边倒的赞扬声中, 兰德已经被神化, 而客观主义哲学也被解释成为僵死的教条。 只有建立一个开放的体系, 允许不同批评声音加入进来, 兰德及其客观主义哲学才能充满生命力。

近年来,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严肃的学术杂志中慢慢有了兰德的身影,同时还出现了对兰德进行专门研究的博士论文。也有学者开始严肃对待兰德的哲学思想与小说,有论者认为:“无论同意与否,她的哲学体系有意思、有洞见,完善,可信,且很有逻辑。有人可能不赞同这种哲学思想,但它值得被认真对待。”[5]有些 知名学者的评论尽管贬大于褒,但他们中肯、掷地有声的批评,并不是对兰德思想的全盘否定。如诺齐克在《论兰德式论证》的一开始就说:“我也认为兰德的论证是合适的、可能的道德基础,以此为基础的放任资本主义在道德上是合理的。”[6]315这些知名学者的加入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传统学术界对兰德的研究不再是铁板一块。

但是,不可忽视的事实是,这种渐热状态是相对的,是针对早期兰德研究中学术研究匮乏这一现状而言。根据笔者目前搜集资料的亲身体验,在兰德研究中约翰·科迪早些年的评论在当下兰德研究中仍旧实用,相比较同时代的其他作家和哲学家,兰德离走进学院派的象牙塔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二、 发展阶段

兰德一生从未获得过任何奖项的青睐,所以也从未赢得如诺贝尔文学奖作者那样急剧升温的批评效应。纵观兰德批评的时间发展曲线,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沉寂期(1932—1943)

兰德的文学道路以一部名为《红小卒》(RedPaw)的电影剧本开启,这部剧本最终被制片方搁浅,多年以后才被拍摄成电影。兰德随后出版的带有自传色彩的两部小说《我们活着的人》和《颂歌》也没有获得成功,评论界更鲜有问津。真正为兰德开启评论界大门的,是兰德的另外一个剧本《一月十六日夜》(NightofJanuary16th)。这个剧本正式出版发行是在1936年,但早在1934年就开始在好莱坞、纽约各地巡演,并获得了很大成功。在兰德1934年写给友人的信中,就附有《洛杉矶时报》(LosAngelesTimes)和《好莱坞市民新闻》(HollywoodCitizenNews)对此剧的评论。用兰德自己的话说:“剧作获得的评价有好有坏;它没有成为红极一时的作品,但是被视为一个‘成功’。”[7]

2. 转折期(1943—1957)

1943年5月7日《源泉》出版,5天之后《纽约时报》(TheNewYorkTimes)发表了第一篇评论。 这篇文章对《源泉》充满了讥讽,认为兰德创造的小说世界充满“动物的欲望,淫荡,以及扭曲的阴谋,以至于萨特侯爵,凯撒和阿道夫·希特勒会在这样的世界里感觉宾至如归。”[8]随后《芝加哥每日论坛》(TheChicagoDailyTribune)等也发表了评论,但都认为《源泉》只是一部有关建筑的著作,而没有认识到兰德在本书中真正要谈及的主题——个人主义对集体主义的对抗,且大都对这本书持否定态度。直至5月16日《纽约时报》上才出现第一篇表示肯定的文章,这篇文章首先认识到了兰德想要表达的个人主义主题,且对整部小说给予了肯定,作者认为“好的理念小说在任何时代都很缺乏。这是美国女作家所写的唯一能引起我思考的理念小说。”[8]152随后很多报纸也就个人主义这一主题对《源泉》进行了评论,总体来说贬大于褒。但是,《源泉》的销量却在争议声中水涨船高,成为销售榜的冠军。《源泉》的高销量和报刊上几乎众口一词对它的批判,让美国的兰德研究终于出现了转折。

3. 上升期(1957—1982)

1957年《阿特拉斯耸耸肩》出版,遭遇了比《源泉》更多负面评论的轰炸。《纽约时报》同样是第一时间发难:“与兰德小姐大声宣称的她热爱生活一样,这本书显然出自对生活的无限恨意。”[8]282《芝加哥论坛报》(TheChicagoTribune)的评论是“这是一部小说?还是一个噩梦?”类似的负面评论不绝于耳,其中包括《纽约客》(TheNewYorker)和《大西洋月刊》(TheAtlanticMonthly)这些很有影响力的杂志。虽然伊萨贝拉·帕特森主持的《纽约先驱论坛报》(TheNewYorkHeraldTribune),以及《纽约每日镜报》(TheNewYorkDailyMirror)分别发文,前者将《阿特拉斯耸耸肩》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相比较,后者认为兰德将成为留名史册的哲学家和小说家。但寥寥少数的赞美都被淹没在负面评论的汪洋里。虽然讥评如潮,但是与《源泉》相同的是,《阿特拉斯耸耸肩》赢得了市场。这部长达一千多页的巨著并没有击退读者的好奇心,销售量一路飙升。随后几年兰德又出版了几部非虚构类作品为其哲学建构了理论基础。这一阶段的兰德,其客观主义哲学和伦理思想已经形成完备的体系,周围聚拢了一大批青年人学习、发扬她的哲学思想。她自己也以演讲、电视访谈,以及时评等方式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直到1982年辞世。

4. 平稳发展期(1982—)

像每一位离世的作家一样,1982年兰德去世后各大报纸都著文回忆这个充满争议的女人的一生。生命的消逝并没有让兰德在公众视野中消失。她的作品被翻译成各种文字,继续在世界范围内保持巨大销量;她的追随者将自己称为“客观主义者”,他们建立如“安·兰德学院”等机构自发宣传她的哲学思想,规模比她生前更大;虽然对她的评论仍旧是谴责多于认同,但却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了研究她的队伍;而且在对她的一片谴责声和“客观主义者”对她的一片叫好声中,终于出现了第三种不同的声音。 1982年之后的兰德研究,缓慢中有发展,平稳中有进步。

三、 研究内容

兰德本身的创作横跨哲学与小说两个领域,因此兰德研究在内容与方法上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传记研究、小说研究、哲学研究、伦理思想研究是兰德研究的四大主体内容。

1. 传记研究

传记是了解兰德生平和思想发展过程的重要资料,目前关于她的传记林林总总不下十几种。大体可以分为如下两类:一类是客观主义者所作的传记,另一类是非客观主义者所作的具有学术参考价值的传记。

客观主义者所作的传记又可以细分为“正统的客观主义者”和“新客观主义者”两种。前者的特点是对兰德的创作和思想只作陈述阐发,不做判断评价,尤其是贬义的评价。如最早由兰德的学生与朋友布兰登夫妇执笔的《安·兰德是谁?》(WhoIsAynRand?)和迈克尔·帕克斯顿(Michael Paxton)的《安·兰德:一种生活》(AynRand:ASenseofLife)。尽管据后者拍成的影片还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传记片提名,但是追随者们笔下的兰德总脱不了被美化、神化及膜拜的嫌疑,因而丧失了其客观性。

自称为“新客观主义者”(正统的客观主义者称其为背叛者)们所作的传记的特点是野史比较丰富,对兰德生活中不为人知的隐秘秽闻有所披露。与兰德决裂后的布兰登夫妇分别出版了《我与安·兰德在一起的日子》(MyYearswithAynRand) ,以及《安·兰德的激情》(ThePassionofAynRand)两本书,充分满足了读者窥探的好奇心。尤其是纳撒尼尔的《我与安·兰德在一起的日子》一书详细介绍了他和兰德从师生到情人,以及最后反目成仇的过程。但是布兰登这本传记的焦点主要是他自己,处处在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辩解。相对于布兰登名为兰德传记,实则是为自己立传的做法,芭芭拉·布兰登(Barbara Branden)的立场更为客观,材料更为翔实。由于作者与兰德关系的特殊性,虽然此传记中也夹杂了作传者的私人情感,但作者的叙述还是相对客观的,认为兰德是一位有着深层缺陷的伟大女性。在本书的导言中,作者写道:

无论是崇拜者还是谴责者,他们对安·兰德做了同样的事:他们没有将她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否认了她的人性。我通过她的故事所展现的,是她身上比神性或者罪恶更加迷人和有价值的一面。她是一个普通的人类。生活过,爱我,战斗过,既有成功也有失败[9]。

非客观主义者由于他们不是兰德的追随者,因而他们撰写的传记能够以客观的态度对兰德的创作和思想进行认识,且在研究内容上注重对兰德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分析,强调在学术框架范围内对兰德及其思想进行认识。詹妮弗·伯恩斯(Jennifer Burns)的《市场之神:安·兰德与美国右翼》(GoddessoftheMarket:AynRandandtheAmericanRight)和安妮·C·海勒(Anne C. Heller)的《安·兰德和她创造的世界》(AynRandandTheWorldSheMade)是这类传记的代表。前者脱胎于作者的博士论文,分析了兰德对美国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发展过程所产生的影响,客观评论了兰德及其哲学对后世的影响。后者是一部时间编年史,全书从兰德1905年出生开始到1982年去世结束,为读者呈现了兰德一生的全貌和创作,以及思想发展的各个阶段,尤其是对兰德早年俄国生活的详细介绍,填补了兰德研究中早期生活的空白。

2. 小说研究

(1) 对其小说内容与哲学思想关系的批评。批评者认为兰德的小说是理念化的,是其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的传声筒。斯蒂文·考克斯(Stephen Cox)通过分析兰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指出:“受她的道德美学理论的束缚,兰德拒绝让她的人物发展成为更为丰满的人物,人物的丰富心理发展似乎是兰德根据道德美学理论随意设置的。”[10]19-29

(2) 对其乌托邦、科幻主题的研究。有批评者把兰德的《颂歌》《我们活的人》与其他反乌托邦的作品进行比较,如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1984》《动物农场》,以及扎米亚京(Yevgeny Zamyatin)的《我们》,通过对比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进而分析其体现的作者不同的创作思想。

(3) 对其美学观念与人物形象的批评。有批评者认为,“兰德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主观地认为作品中的人物是‘应该有’的人物,即理想化的人物。但是亚里士多德自始至终并没有论及人物的理性化。”[10]20而兰德根据这一美学思想塑造的人物,多是外形英俊,非富即贵,且具有正常人没有的顽强意志和忍耐力,是如天神般英勇无惧的人物。批评者认为“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与兰德小说中理性且叛逆的英雄主人公形象不谋而合”[2]31,其小说中所谓的“理想型”人物是尼采式的超人。

3. 哲学研究

(1) 对其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批评。兰德认为“存在即同一”,本质先于存在,人可以依靠理性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巴恩斯据此认为兰德关于人的观点仍保留着那种“老橡树树籽式”的理论, “那种认为存在着完全客观的观点并且每个人都是可以到达这种观点的假设,只不过是人们充满希望的方法而已。”[3]142

(2) 政治哲学思想批评。兰德是自由至上主义者,她的政治理想基本上属于放任自由资本主义。她的这一思想与诺齐克的政治思想有所契合,在《国家、政府与乌托邦》中,诺齐克好几处提到兰德的思想。诺齐克很支持兰德的客观主义产生了类似自由意志主义的政治理念,但他不认为她的哲学理论能有效正当化这些理念。

(3) 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将兰德的哲学思想放入大的哲学传统中去认识。在《安·兰德:俄国的激进份子》(AynRand:TheRussianRadical)一书中,克里斯· 马修· 夏巴拉(Chris Matthew Sciabarra)指出俄国哲学家尼古拉·洛斯基(Nikolay Lossky)对兰德早期哲学思想的影响,试图证明兰德哲学的辩证特征。但是,作者这种拔高客观主义哲学影响的努力,立刻遭到了其他批评者的反驳,他们认为“客观主义哲学的影响不在学术的象牙塔里,而是在那些认同《源泉》和《阿特拉斯耸耸肩》价值的非知识分子中间”[11]。

4. 伦理思想研究

伦理思想是兰德整个客观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目前评论界对兰德伦理思想研究的关注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其总体特征的批判,二是突出的表现为以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对其女性伦理思想的批判。

对兰德伦理思想总体特征的批判主要有三个方面:①质疑其逻辑基础。如诺齐克在《论兰德式论证》一文中认为,兰德强调只有活的存在才具有价值的观点在逻辑上不成立。因为“生命是最大的(或一种)价值是有待证明的。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证明过。”[6]324②对其“无冲突论”的批判。兰德认为理性的利己主义者之间没有冲突,但是很多评论家对兰德的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兰德小姐认为理性的人之间不存在利益上的冲突——这种观点让她的利己主义思想让我们可以接受——既是一种公然的错误,也是一种无意义的说法,在任何情况下都对她于事无补。”[12]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是不可避免的,世界不可能是“一个道德和谐的大同世界”(诺齐克语)。③对其利己主义一元价值观的批判。兰德的伦理思想对利己主义的强调是建立在对利他主义完全对立的基础之上的,但是评论者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既不可能是完全利他的也不可能是完全利己的,用巴恩斯的话说,“一个人是能够关心和重视愉悦别人的东西而同时又不放弃自己的利益的。而兰德在使用‘利他主义’时,仿佛它始终并且仅仅意味着以个人利益为代价来使他人获取好处。”[3]146

女性主义者们对兰德女性伦理思想的批评是目前兰德研究中最热也是最具体系的批评。兰德是不是一个女性主义者是女性主义对其批评的首要任务。有批评者认为兰德是一位女性主义者。芭芭拉在《安·兰德:不情愿的女性主义者》(AynRand:TheReluctantFeminist)一文中认为,兰德自己的一生就是女性主义的宣言。她认为,作为一名女性,兰德颂扬传统意义上有男性特征的理性,在男性占主导的哲学学科领域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并取得成功,并且为我们在西方文学史中塑造了一大批坚强的女性形象[13]。在《安·兰德:不可能的联盟》(AynRand:AnUnlikelyAlliance)一文中,MiMi也基本上持同样的观点,她强调虽然兰德的小说中对女性和女性气质的态度有进攻性,但实质上却是体现了兰德独特的女性观。而反对者则认为兰德是一位反女性主义者。苏珊·布朗米勒(SusanBrownmil)以《安·兰德:自己性别的背叛者》(AynRand:ATraitortoHerOwnSex)为题,对《源泉》中洛克和多米尼克之间充满暴力色彩和强奸嫌疑的“浪漫之爱”进行了解析,进而得出结论,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在作品中对女性如此充满恶意,兰德背叛了自己的性别。不同于以上两种认识,纳撒尼尔在《安·兰德是一位女性主义者吗?》(WasAynRandaFeminist?)一文中这样认为:能看见女性最好的方面,把女性看作一个英雄形象的女性主义者会在兰德的作品中获得支持和确信。那些把女性定义为牺牲者,把男性定义为女性压迫者的女性主义者,会将兰德当作她们的敌人[14]223。

综上所述,批评者从传记、小说、哲学及伦理学等方面,挖掘了兰德及其作品的丰富意蕴。尽管有些批评有过度解读与附会之嫌,但对理解兰德的思想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视角,体现出目前兰德研究在内容上的多极化特征。

四、 结语

纵观目前兰德的研究现状,虽然存在若干不足,如研究和影响范围还是以美国为主,学术型的研究著作比较缺乏,研究内容多侧重于其政治哲学思想,忽略其小说成就及美学思想。总体而言,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对兰德作品和思想的认识,对其进行学术性的研究和探讨势在必行。兰德的哲学思想和小说创作,以及国外的研究现状证明其值得我国学界进行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Dykes N. Ayn Rand in England[J]. The Journal of Ayn Rand Studies, 2004,5(2):365-400.

[2] Cody J. Ayn Rand's Promethean Heroes[J]. Reason, 1973,5(7):30-35.

[3] 巴恩斯. 冷却的太阳:一种存在主义伦理学[M]. 万俊人,苏贤贵,朱国钧,等,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

[4] Gladstein M R. Ayn Rand Literary Criticism[J]. The Journal of Ayn Rand Studies, 2003,4(2):373-394.

[5] Skoble J A . A Primer on Ayn Rand[J]. The Journal of Ayn Rand Studies, 2000,2(1):131-135.

[6] 诺齐克. 苏格拉底的困惑[M]. 郭建玲,程郁华,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7] 安·兰德. 一月十六日夜[M]. 郑齐,译. 重庆:重庆出版社, 2013:10.

[8] Heller C A. Ayn Rand and the World She Made[M]. New York: Anchor Books, 2009.

[9] Branden B. The Passion of Ayn Rand[M]. New York: Anchor Books, 1986: PXIII.

[10] Cox S. Ayn Rand: Theory versus Creative Life[J]. The Journal of Libertarian Studies, 1986(1).

[11] Robert S. Ayn Rand: The Russian Radical by Chris Matthew Sciabarra; Anthem: Expanded 50th Anniversary Edition by Ayn Rand; Leonard Peikoff[J]. Utopian Studies, 1997,8(1):225-227.

[12] Taylor E S. Is Ayn Rand Really Selfish… or only Confused[J]. Journal of Thought, 1969, 4(1):12-29.

[13] Brandon B. Ayn Rand: The Reluctant Feminist[M]∥Feminist Interpretations of Ayn Rand. Pennsylvani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7:25-45.

[14] Brandon N. Was Ayn Rand a Feminist[M]∥Feminist Interpretations of Ayn Rand. Pennsylvani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7:223-230.

【责任编辑王立坤】

A Review of American Studies on Ayn Rand

SunXu

(Liberal Arts Colleg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

Abstract:The creative features of Ayr Rand, the American writer of the 20th century are analyzed. It considers that although her novels keep the large unit sales all over the world, Ayn Rand is ignored by critics, especially by traditional academic circles. From wild view of criticism about her, it has the following main features: the limited impact in US.; the gentle development of time; the diverse critical contents and methods.

Key words:Ayn Rand; review; polarization; diversification

———————————

猜你喜欢

两极化述评兰德
网络作家正在“两极化”
如何处理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
现代朱子哲学研究述评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国内科技投入研究现状简评
一类广义平均曲率Liénard方程周期解存在性与唯一性(英文)
中国智库:何时能圆“兰德梦”
2015年1~11月,随车起重运输车两极化发展日趋明显
利益缔结与统分结合: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统分两极化向统分结合的理性与回归性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