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项机制打造公安队伍

2015-04-02吕骏张清

机构与行政 2014年10期
关键词:公安机关公安民警

吕骏+张清

近年来,山东省公安机关积极顺应形势发展和任务需要,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这一核心理念,着力健全完善思想建设、干部管理、教育训练三项机制,有力促进了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健康发展。

一、坚持政治建警,不断完善潜移默化式的思想建设机制

一是注重思想教育。坚持每年一个主题,先后开展了主题教育实践、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等活动。全省已开展讨论活动9500余次,民警撰写心得体会7.7万余篇。在全省开展了劳动换位体验,组织广大民警深入企业、农村、工地等与群众共同劳动,目前,全省已开展换位体验4.5万人次。二是加强理念引领。开展了争创“齐鲁先锋警队”、争当“齐鲁先锋警员”活动,截至目前,共推出先锋警队127个,先锋警员161名。三是坚持文化熏陶。推出“公安大讲堂”高端讲座,邀请了余秋雨、于丹、金一南等多位专家学者前来授课。大力推行“三室一廊一院”文化建设,开展了“书漂流”、“报伫读”活动,让好书在警队中“流”起来,让“书意”在民警中传开去,不断提升广大民警的文化素养。四是强化典型示范。建立了全省公安机关先进典型培养管理资源库,开展了“我最喜爱的十佳人民警察”和“山东最美警察”评选活动,并将这两项评选活动固化为常态机制。近两年,全省相继推出了泰山消防中队、青岛网警、德州交警、沈开未、张敏、陆斌、李向利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重大典型。

二、坚持科学创新,不断完善激发活力式的干部管理机制

一是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创新干部选用机制,探索实行差额遴选的办法,按照“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要求,在厅机关实行“阳光操作”,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票决,共选拔正处长23名、调研员42名、副处长55名、副调研员89名和科级干部339人次,使大批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在现役部队制定出台了“双考”选拔任用团职领导干部等6个指导性文件,全面实施了“双考”选拔任用团职干部。在消防、警卫部队实施了“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工程”,进一步优化了干部结构,激发了队伍活力。二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全面实施“123齐鲁公安人才战略”,从基层一线挖掘1000名精通警种业务的标兵型人才,从社会部门吸引200名技术熟练的骨干型人才,从科研院所聘请30名国内行业领先的专家型人才,为公安事业永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目前,已选拔了100名刑事科学技术和30名信息化标兵型人才,为全省公安机关招录狙击、排爆、工化等特殊专业人才128名。三是创新警力无增长改善机制。积极走结构性挖潜的路子,推广在非执法、非涉密岗位配备文职人员和“老民警进社区”等做法,实现警力内涵式增长。

三、坚持贴近实战,不断完善系统规范式的教育训练机制

一是大力推进训练形式多样化。推行岗位个性化训练,将全省公安民警进一步细分为5个层次111个岗位,分岗位开展素质能力培训。推行在线学习训练,建成了包含学习、训练、考试等功能板块的山东公安教育训练网络平台。实行“学分制”管理,将民警取得学分情况与职务晋升、表彰奖励挂钩,激发广大民警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行“边值边训”训练模式,将训练的场所搬到执法、办案的实战第一线,实现了练与战的紧密结合。推行警衔晋升训练分警种专业组训模式,提升了训练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大力推进训练内容实战化。制定了《全省公安机关依法开展武器警械专项训练活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公安机关部署开展武器警械集中训练工作。分批组织全省各市领导干部到清华、北大进行培训,不断提升领导干部应对复杂局势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开展信息化应用、应对媒体能力等专题培训。组织全省广大民警积极参加司法考试培训,不断提升法律素养,目前已有2018名民警取得国家司法资格。研究制定《鲁新警务框架协议》,强化鲁桂滇青四省区合作交流框架协议的贯彻落实。在全省分20个警种开展了业务技能比武竞赛,先后有3万余名民警参加,涌现出了一大批岗位标兵和业务能手。三是大力推进训练保障系统化。分别制定出台了市、县两级训练基地正规化建设指导意见和相关标准,并坚持以考促建,连续3年对各市级民警训练基地进行综合评估。大力加强教官选拔、培养、培训和教官权益维护、待遇改善、身心健康保护工作,全省公安机关专兼职教官已达4500余人。积极编写训练教材,共编写训练教材438种,其中省厅组织编写的《公安机关警务实战指挥教程》和《公安机关警务实战技能教程》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机关优秀培训教材。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全省公安机关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8个,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2个。训练经费投入持续增长,仅2007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就投入民警训练经费4亿元,为民警训练工作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坚实保障。

猜你喜欢

公安机关公安民警
民警轩哥说案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衡阳市公安机关党员风采剪影
公安机关处置家庭暴力案件的实证研究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对已经移送公安机关案件的当事人做出罚款的行为是否涉嫌渎职犯罪?
公安机关刑事案件侦查中的假说、推理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