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5-03-30山凤英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8期
关键词:综合征心理症状

山凤英

(宁波市海曙区西门望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 宁波 315010)

前言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是在围绝经期出现的一组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症候群,临床上常见,主要以月经紊乱、烦热出汗、失眠为临床表现,明显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1]。研究显示[2],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该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该疾病的护理提供一定临床经验。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本社区服务中心就诊的100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所有患者均符合更年期综合征的相关诊断标准[3],并排除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对照组年龄45~56岁,平均(45.6±5.3)岁;病程2~6 月,平均(3.3±0.9)月;观察组年龄44~58 岁,平均(45.9±5.8)岁;病程1~7月,平均(3.6±0.8)年。组间在年龄及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大体一致(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谷维素、维生素等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1)健康教育:详细耐心给患者讲解更年期综合发生的病因、治疗措施及预后等相关疾病知识,使患者建立正确疾病认知,消除顾虑,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心理干预:通过家庭访视、摄入性交谈、电话随访等多种形式主动与患者交流,动态了解疾病情况及心理状态,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疏导,减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并与患者家属交流,告知注意事项,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

1.3 疗效评价及观察指标:3个月后,根据改良Kuperman评[4]进行疗效评价,其中评分≤21分为轻度,22~42分为中度,≥43分为重度。显著改善:护理干预后,临床症状程度改善2级;好转:护理干预后改善程度1级;无效:护理干预后症状程度无改善;恶化:护理干预后症状程度进一步恶化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改善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并比较两组烦热出汗、失眠、情绪烦躁、心神不宁等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1.4 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比较分析,以P<0.05为标准,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82.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主要症状改善时间: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烦热出汗、失眠、情绪烦躁、心神不宁等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缩短,比较都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3 讨论

更年期是女性的一个必经生理阶段,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而且涉及婚姻、家庭等多个方面,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及生活质量[5]。研究表明[6],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除了与体内性激素分泌减少有关,还与生活压力、婚姻、精神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由于对疾病的认知缺陷、疾病本身症状的困扰,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疾病治疗,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该疾病的治疗疗效[7]。本研究中,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心理护理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缩短,结果表明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相关的临床症状。分析原因,通过健康教育、家庭访视、电话随访等多种心理干预形式,一方面能够促进患者正确认知的建立,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另一方面通过实时掌握患者心理状态,能够进行针对性疏导,并通过建立良好社会支持减轻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从而打破负面情绪与疾病不断加重的恶性循环,提高治疗疗效。

表1 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2 主要症状改时间比较(±s,d)

表2 主要症状改时间比较(±s,d)

组别 例数 烦热出汗 失眠 情绪烦躁 心神不宁对照组50 21.5±5.2 18.2±4.7 17.4±5.2 20.1±5.5观察组 50 13.0±4.2 14.6±4.9 12.2±4.6 15.2±5.2 t 8.99 3.75 5.30 4.58 P 0.00 0.00 0.00 0.00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主要症状改善时间,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1] 关素珍,蒋赟.坤泰胶囊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性激素及血脂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20):218-221

[2] 刘恩令,周玉秀.雌二醇屈螺酮片激素替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9):5566-5567

[3] 白云.更年期综合征[J].实用妇幼卫生,2003,14(4):8-10

[4]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36-2537

[5] 尹金磊,赵长普,关素珍等.补肾调脾方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糖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4):282-286

[6] 周易.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活动分析及护理干预[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1):382-383

[7] 沈斌,王立新.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症状及睡眠状况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6):672-674

猜你喜欢

综合征心理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Chandler综合征1例
考前综合征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心理感受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