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2015-03-30张海斌王海花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8期
关键词:萎缩性病症胃炎

张海斌 王海花

(山西省潞安集团总医院中医科 山西 长治 046204)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消化系统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易复发、易癌变、发病时间长以及易迁延难愈的特点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特点。患者在发病的过程中起胃黏膜上皮组织和腺体萎缩进而增加粘膜肌层,同时粘膜的厚度逐渐变得脆弱。患者在此过程中胃黏膜再上皮组织发生变化、细胞增生,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癌变[1]。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中会表现出一定的非特异性。同时该种病症的发病概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年龄越大越容易患友该种病症。在中医范畴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心下痞、嘈杂、痞满、胃痛等病症领域。当前临床上并无特殊的治疗方法,现代医学通常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法,通常可以概括为对症治疗、病因治疗、不同临床症状治疗等[2]。西药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对患者的产生毒副作用。现如今,有大量的文献说明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优势。本文将我院2012年8月-2014年9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2年8月-2014年9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8例,女42例,患者年龄为20-70岁,平均年龄为(46.3±2.3)岁,患者病程为0.5-15年,平均病程为5.1年。所有患者中,慢性胃黏膜萎缩:轻度患者27 例,中度患者有76例,重度患者为14 例。临床中表现为非典型性增生的有:轻度患者70例,中度患者29例。肠化生:轻度患者28例,中度患者58例,重度患者34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予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相同。两组患者病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可以作为对比实验进行比较。

1.2 方法:根据两组患者分组情形,给予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实行中医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西药主要包括兰索拉唑30mg,甲硝唑400mg,左氧氟沙星200mg,这些药物每天服用两次。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中医治疗的药方主要包括了党参15g、麦冬8g、龙葵8g、白花蛇舌草15g、白芍12g、甘草10g、沙参l0g、丹参12g、当归10g、半枝莲9g、姜半夏9g、黄连5g、炒扁豆15g、枳壳9g。在所有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依据患者的症状加减药方予以治疗。针对肠上皮化生者,应当加用浙贝10g、莪术10g、水蛭12g、白花蛇舌草28g。而伴有胃黏膜脱垂患者应当加以使用柴胡10g、桔梗8g、炮山甲10g以及生麻8g。在临床中,伴有十二指肠以及发言的患者应当加以服用白及12g、炮山甲10g、白芷8g和生牡蛎16g。针对胆汁返流的患者应加以服用竹茹9g、郁金9g、柴胡9g;胃酸缺失者加乌梅12g、木瓜12g;嗳气者加旋覆花12g、代赭石20g。观察组患者在使用这药方的过程中应当按红枣煎服的方式进行服用。并且需要在饭前半小时服用1剂。在所有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均不得混合其他药物一起服用。同时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当忌烟酒、油腻等食物。通常情况下,患者以清淡食物为主。两组患者在服用3个月后比较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断:在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评价所有患者治疗效果。患者治疗显效的表现为: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镜检查结果表明患者急性胃炎症状获得改善,慢性炎症出现好转,患者饮食正常,并且其体重逐渐增加。经病理诊断患者的腺体萎缩、异型增生和肠化生恢复正常或者减轻两个极度以上。患者治疗有效的表现为:患者临床症状均已明显改善,经胃镜检查表明患者的粘膜病变范围明显缩小,急性炎症好转,慢性炎症有所减轻,患者饮食出现好转,腺体萎缩、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有所减轻。患者治疗无效的表现的为: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炎症未消失,患者提重无增加,经胃镜和病理检查,腺体、异型增生以及肠化生均未改善,但患者病情并未出现恶化。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操作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经过SPSS17.0的统计学处理。并且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t检验原理来对资料比进行分析,而资料比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统一的应用X2来检验,检验结果的数据P<0.05,就充分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次的研究活动中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6.7%,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仅为76.7%,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性疾病[3]。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表现为胃纳减退、暖气以及上腹饱胀等不良症状。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只能治疗表层的胃炎或者是慢性胃炎,并不能起到治疗的根本,并且西医将这种病症称为癌前病变。近年来这种病症的发病概率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中国中医学范畴中,引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脾胃受到饮食的伤害,逐渐侵入患者体内,进而出现脾胃虚弱。中医学这种病理学特征较为复杂,通常可以概括为虚实互见、寒热错杂、气血同病、湿热互结。患者患病部位在胃部,那么必与脾关系密切。每个人的脾胃是其血生化之的来源,为其机体提供基本的血液[4]。脾对运化升清和胃之受纳腐热功能具有重要的联系,通过这几部位来维持患者正常的生理功能。临床中慢性胃病病程较长,病情具有缠绵的特点。并且该种病症是在脾胃虚弱的基础上引发而来,虚多于实,病理特征贯穿于患者全身全过程。因而临床治疗该种病症的主要通过补虚以固本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并且该种病症在胃虚弱和胃阴不足的患者中较为常见。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有效消除患者胃部的炎症,促进患者胃部的健康。从这就可以看出,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一种有效途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黄昌计.中医为主治疗颈源性眩晕29 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37(10):216-217

[2] 程惠平,施荣杰,谷祥富,等.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费用和效果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3,11:303-304

[3] 鄢泽然,刘金民,王烁,等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急性发作期的中医证候类型初探[J].中国中医急症,2010,16(12):152-153

[4] 黄贵华,林寿宁.林沛湘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介绍[J].新中医,2012,37(10):16-17

猜你喜欢

萎缩性病症胃炎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青春期病症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