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通量血液透析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2015-03-30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8期
关键词:高通量心脑血管肾病

杨 珊

(重庆市万州区中西结合医院 重庆 40400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较易出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持续上升。该病患者终末期的主要治疗方式的血液透析,高、低通量血液透析是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两种血液透析方式,其中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有效清除大分子,且并发症较少。为研究高通血量血液透析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均经临床确诊,均排除低血压、心力衰竭、严重出血患者。按照透析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在52-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3±2.9)岁;对照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在55-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2±3.1)岁。所有患者维持性透析时间均为每周9-12小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透析时间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控制:低脂、低盐、低磷等;胰岛素注射或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对症支持治疗:铁制剂、促红细胞生成素。观察组患者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透析仪器主要参数为超滤系数:50ml/(h·mm Hg),透析仪器表面积1.5m2,每周透析两次,每次4-6h,透析脱水量(3000-6000ml),透析碳酸氢盐流量(500ml/min),血流量(250-300ml/min)。对照组患者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透析仪器参数为表面积1.3m2,参数除超滤系数外与观察组参数一致,超滤系数为9.8ml/(h·mm Hg)。

1.3 观察项目:(1)随访1-3年,观察两组患者1年、3年存活情况;(2)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将此次调查统计的结果数据录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s)表示计量数据,判断得出P<0.05具有显著差异,该统计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存活情况比较:随访1-3年,观察组1年、3年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2.2 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6.67%,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表1 两组存活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饮食方式和习惯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糖尿病呈现直线上升的发病趋势。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治疗方法得到了不断改善,使得患者的生存时间大大增加,从而也提高了肾脏以及其它系列并发症的发生率。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出现全身性微血管病变的重要表现。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渐进性肾功能损害、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等,终末期甚至会产生严重肾功能衰竭,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目前,临床上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的治疗方式是透析治疗,一般的血液透析方法能够将水以及小分子物质清除,但对大分析物质的清除率较低,因而无法控制大分子毒性物质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而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能够在清除小分子毒性物质的同时将大分子毒性物质一并清除,可减少患者体内毒性物质的堆积,因而两种透析方式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存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2]。如钙磷代谢紊乱极易引起肾性骨病,可加重患者血管钙化,大大增加了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几率。本文通过设置对照组,发现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生存率,研究结果与相关学者研究结果一致[3]。

本文通过对60例进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研究,发现观察组(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1年、三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低通量血液透析),且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6.67%,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高通量血液透析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患者存活率,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 凌毅生,陈兰,刘俊兰,等.老年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两种血管通路的比较[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4):8364-8366

[2] 杨小华,韩晓骏,严冲.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2):06

[3] 刘亚丽,糖尿病肾病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患者预后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3,15(26):47-48

猜你喜欢

高通量心脑血管肾病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Ka频段高通量卫星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探讨
“重女轻男”的肾病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中国通信卫星开启高通量时代